4月18日,劳动经济学院一行莅临调研中国国际人才合作(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际人才合作(北京))。劳动经济学院党委副**孙乐、院长助理姜华、中国国际人才合作(北京)副总经理崔岩、总经理助理王安琪,学院人力资源管理部党支部**毛宇飞,中国国际人才合作(北京)校企与考试发展部主任韩怡然、高级经理赵子懿等参加座谈。
崔燕对劳动经济学院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校企合作现状。她表示,中智(北京)作为人力资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一直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融合,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她还提到,面对人力资源行业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应注重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的协调,校企合作项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业认知和职业意识,以互利共赢的视角探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孙乐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学院与中智北京校企合作,以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围绕学院“三型一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班,打造“中智班”2.0,融入AI智能、数字智能等实践教学内容。同时,也希望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在党建、合作科研、校外导师制等方面拓展合作。
王安琪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企业概况,回顾了双方合作历程并总结了成功经验,对未来合作提出了新思路。韩怡然介绍了中智(北京)打造的“智慧职业”校企合作项目,通过“走出课堂、走进实践、走进社会”三步走模式,推动产学研融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自信心。姜华认为,未来可以尝试将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模式融入到合作项目中,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验职场,提升职业意识。同时,校企双方应在科研项目、虚拟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探索产学研融合。
随后,双方就“中国智力班”2.0的内容、形式、可行性及长远规划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毛宇飞建议将“中国智力班”2.0打造成小而精致的特色课程,采取小规模教学,增加学生选拔和过程性考核,提升课程质量和培养效果。
此次走访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交流,探讨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了校企互利共赢的更多路径和可能,为学院人才培养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图片来源:劳动经济学院
编辑排版:张思宇
校对:王瑞琪、韩雨晴
作品持续征集
欢迎投稿
第一图设计:劳动经济学院团委新闻组
尾图设计:张佳乐、李欣
2024 年劳动经济学双周论坛第 206 期:FDI 与超级明星溢出效应的研究
2024年3月27日下午,由劳动人事学院主办、劳动经济系、中国就业研究所承办的“劳动经济学双周论坛”第206次讲座在求是楼347会议室顺利举行。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商学院Joep Konings教授就“FDI与超级明星溢出效应:来自企业间交易的证据”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分享。本次论坛由劳动人事学院赵立秋教授主持,罗楚良教授、邹先强讲师、林琳讲师、雷子腾讲师、王学宁讲师、陈泽阳讲师以及校内外其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文根据企业之间的交易数据发现,向“超级明星”企业(大型国内企业、出口商和跨国公司)供货可以在中期内提高 8% 的生产率。安慰剂测试和与小公司建立关系的新识别策略支持对“超级明星溢出效应”的因果解释。与技术转让模型的模拟结果一致,本文发现技术密集型超级明星企业的加价幅度较低,治疗效应较大。本文还发现,新买家的增加在超级明星企业的网络中尤为明显,这是一种“约会机构”效应。这表明,无论超级明星企业的跨国地位如何,其供应链在提高生产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讲座和讨论环节,师生们就超级明星企业和企业交易网络的定义、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分布特征的相似性、企业的产权问题以及相应的实证估计结果的解释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师生们对Joep Konings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研讨会是劳动人事学院中欧文明论坛工作坊新学期的学术活动之一,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摄影:张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