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后的第一个教师节,9月7日,南开大学举行2022-2023学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年会典礼在八里台校区主楼小礼堂隆重举行。
学校党委**杨庆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陈雨露主持会议。 校党委常务副**杨克新,副校长李静、陈军,校党委副**梁琪、牛文利,校党委常委李军、李向阳出席会议表彰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梁奇宣读了《南开大学关于表彰2022-2023学年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学校决定授予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12个团队和被教育部授予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的智能科技教师团队“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2-2023 学年的教学和教育”。 ; 上学年度获得荣誉称号或奖励的教师、全国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全国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授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与会校领导为获奖团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教学、育人岗位上为南开大学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颁奖仪式结束后,六位获奖代表分别作了报告发言。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张维刚教授作为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发言。 他介绍,团队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多年来系统构建和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多项创新教学成果。 成果,并分享了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经验。 他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抓住机遇,闯出新路,努力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和教育成果。
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队伍”代表、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景泰代表2022-2023学年“教学育人先进集体”发言。 他回顾了团队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培育教学成果过程中取得的诸多成果。 他指出,教学成果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实用性、可复制性,对学校教学改革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意义。 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巩固南开大学新世纪的发展。 新的战略支点。
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奖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一波在致辞中表示,从“讲好一节课”到“讲好一节课”是他在日常教学中不懈的追求。 当教师的“用心教学”与学生的“用心启蒙”产生共鸣时,思政课一定会达到“沟通心灵、启迪心灵、滋养心灵、激发斗志”的教育效果。 今后,他将继续讲授“大思维”“政治课”,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修身养性、滋润人心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2年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获得者、计算机学院院长袁晓杰表示,能够代表女教师发言,感到特别荣幸。 她分享了教书育人的一些经验,并指出教学的最高追求应该是“三一体化”,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一体化; 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 导师是学生提升品格、科学研究创新的引导者。 今后,她将继续为成为一名具备“四个素质”的好老师而努力。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指导老师、物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静在致辞中指出,除了传授给学生物理相关知识和技术,拓展学生对自然的理解之外,理科、物理教师也必须肩负起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人才的责任。 她强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未来,她将继续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成为一名具备“四个素质”的好教师,为加快南开大学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不懈努力。
南开大学2022年优秀班主任模范代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一等奖指导老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师王丁表示,他与南开大学形成了团结的团队。 “背景清晰、引导认真、特色鲜明。” “班风昂扬、刻苦努力、追求卓越”作为班主任方式,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引导。 他将继续与同学们一道,继续传承“崇高”的红色基因,传承周恩来精神,做一名奋发爱国的南开人。
杨庆山在致辞中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对今年新加盟的教职员工表示欢迎。 他指出,学校对过去一年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体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目的是表彰他们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精神。 校园文化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做出贡献,争当南开大学“四个素质”和“大学先生”的好教师。
杨庆山对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做一名爱党、爱国、志存高远的好教师。 我们要弘扬南开重教育、强国兴国的传统,始终保持爱国奋斗、立功立业的理想信念,立志继承南开的教育传统,潜心报国育人,发挥为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声音。 二是要做一个为人师表、为世人榜样的好老师。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言行之中。 要知红线、守底线、讲高线,自觉维护教师群体崇高形象。 三是做一名正直、创新、负责的好教师。 要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当好“四个引领者”,通过行动、提高、锤炼提高教育水平,努力培养更多无愧民族复兴伟大责任的优秀人才。
“今天学校表彰的所有优秀集体和个人,都是一代代南开教师以‘大胸怀、新公益精神’践行‘育人报国’责任与使命的生动写照。” 陈雨露主持人指出,本次大会充分肯定了南开教师为学校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同时,还提出坚持爱国传统,锻造师德,谱写育人新篇章。 明确的要求和期望。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要从细节入手,切实做好沟通、学习、落实工作。 全体南开教师要真正把学、工、为人统一起来,肩负起“苦修教坛、以我强国”的时代重任,争当以德立身的榜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当好学生成长的引领者,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渤海之滨,在白河之水,我们的南开精神巍峨……”牢记为国育才的初心,勇敢承担筑梦育人的使命,表彰大会在全体老师齐唱南开校歌中落下帷幕。
获奖者名单
2022-2023学年
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个获奖团队:
龚克领衔的“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组
周其林课题组《公共职能平衡、创新引领与个性发展——化学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霞领衔的项目组“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驱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孙宏文领衔的“环境融合创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组
张伟刚领衔的“教与学融合、协同育人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组
“师生:‘思政大课’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王新生课题组
方永春领衔的“以需求为导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建与实践全国首个智能专业‘学、教、研、行’人才培养体系”项目组
王新生领衔的“用新思想育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组
朱守飞领衔的项目组“基于新物质构建大型仪器平台及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葛墨林领衔的项目组“依托国际一流问题研究建设数理学科培养领军人才30年研究与实践”
张国权领衔的“优秀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物理学为例”项目组
李维安领衔的《从无到有、走向卓越:我国公司治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发展》项目组
荣获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方永春领衔的智能科技教师团队
单击展开列表
2022-2023学年
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获得荣誉称号或奖励的教师:
袁小杰荣获2022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佟家栋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别奖提名奖;
李跃林、贾春福、孙宁荣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
朱守飞荣获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
王晓晨等10名教师荣获南开大学优秀班级模范辅导员称号。
在全国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
刘一波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课组一等奖;
高培培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基础课副高组二等奖。
全国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李军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5项;
崔巍、张胜指导的学生在2022年高等教育学会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
陈路生带领学生团队荣获第八届(2023)全国大学生密码学数学挑战赛一等奖;
陈宗强、陈静带领的学生团队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
李文华、王晓杰、邓志超等9名教师指导学生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荣获6项一等奖;
王淑芳、魏贤勤、阮伟斌指导学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一等奖2项;
王丁指导学生代表队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
张静、刘佳、王菊尚指导的学生在第四届国文诵读、作文、口语比赛中荣获4项一等奖;
王静学生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
徐大震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导师奖;
赵欣、郑悦阳指导学生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单击展开列表
南开大学
往期回顾: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
成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乐山市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和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学校决定从5月28日起分阶段、分批、错开时间、高峰期开始学生有序返校工作。
这
返校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将由各部门通知给每个学生。已获通知返校的学生,请按要求做好相关安排和准备。学生返校后,校园将继续关闭。未被通知返校的学生暂时不得返校。
特此通知
成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5月 20, 2020
[提示]。
尊敬的同学们、家长们,学校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学校牢固树立“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筑牢高校健康安全底线,安全有序地开展安全校园建设和返校工作
01
●学生和家长开车返校,我们将在学校西门设立登记处,欢迎您回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高校校园封闭管理,校园外人员、车辆不得进入校园。请放心,我们将在校园内提供班车服务,以方便学生返回公寓。
02
●为尽量减少学生返校途中与公众的密切接触,保障学生在家到校“最后一公里”的健康安全,学校将在返校规定时间内安排车辆在乐山高铁站为学生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
[生命与健康战略]。
01
●准备口罩、洗手液、一次性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条件的学生可自备体温计、体温枪等防护用品。
02
●自备便当饭盒、筷子、勺子等餐具。
03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校,注意安全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尽量减少与公共物体接触,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04
●返校途中,避免待在拥挤、通风不良的地方。
05
●记录您乘坐的车辆的频率、车牌号、座位号等信息,并与班主任保持信息畅通。
06
●做好宿舍日常消毒通风,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天打扫卫生,及时倒垃圾,妥善存放消毒物品。
07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的礼仪。
期待重逢
有序返校
安全返回
欢迎回家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