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举行了江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特聘专家聘任仪式,芮国强被聘为特聘专家。会议公布了智管江苏新实践优秀单位及成果。我校文政智库荣获智管江苏新实践优秀传播单位称号;文政智库研究员丁彩霞、副院长黄建秋等人的研究成果《引领激活产业集群“雁阵”效应》和我校太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宣等人的研究成果《将文化产业布局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均荣获智管江苏新实践优秀成果。
芮国强作了题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智库建设的经验与思考》的主旨报告,报告从“明确智库定位与研究方向、聚合各类资源与研究力量、强化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畅通成果发表与转化渠道”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校文政智库建设的经验与成效。平行论坛上,我校教授、文政智库研究员高洪福作了题为《多方协作、聚焦地方——苏州城市学院文政智库探索》的交流发言。
这次研讨会不仅是我们文正智库在全省同行面前的初步展示,也是我们向顶尖智库学习的一次好机会。未来,文正智库将进一步聚合、协同校内外研究力量,充分融入苏州实际,深入研究苏州问题,更好地服务苏州发展,努力打造一流智库。
结束
注:本文由校园新媒体矩阵联合推广
来源: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文政智库
微信编辑 | 钟燕玲
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文化繁荣发展
我校党委**芮国强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心筹建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苏州城市学院作为苏州市唯一一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肩负着扎根苏州、研究苏州、服务苏州的重要使命,有义务承担起保护工业遗产、传承工业文化的责任。我校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新形势下学校立足地方、顺应潮流、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集中力量打造苏州城市学院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在加强工业文化研究合作、工业文化资源库建设、区域产业名片打造、工业文化传播普及、工业文化资源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共同推动工业文化产业探索创新。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飞致辞。他指出,苏州是一座创新、开放、生态的城市,优良的工业文化基因是支撑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作为政府,要打好“组合拳”,引领苏州工业新形象的树立。他希望苏州城市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充分发挥苏州深厚工业文化底蕴的优势,深化科研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为社会、政府、学校进一步协同研究工业文化新课题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希望双方发挥优势、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苏州工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加快推进苏州人文与经济的研究解读,进一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同时,双方共同探索工业文化与产业发展融合互促、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新路径,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现场,苏州城市学院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我校党委副**、校长赵志宏为研究中心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战略规划所所长陈晓青作了题为《工业文化的内涵、使命与中国实践》的报告,从“什么是工业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发展的辩证关系”、“苏州工业文化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等多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工业文化的使命,并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纵深演变,探讨了工业文化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结合苏州工业的历史底蕴和优势以及苏州工业文化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提出了将苏州打造成为工业文化高地的几点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苏州市政府、苏州城市学院有关专家、领导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结束
注:本文由校园新媒体矩阵联合推广
微信编辑 | 钟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