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通知》要求,2020年秋季学期采取错峰返校方式开学。
1.各年级返校时间
2017年班返校日期:9月4日(周五);
2018级返班日期:9月5日(星期六);
2019年班返校日期:9月6日(周日);
二、学生返校健康监测要求
1.返校学生须保证个人健康,患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的学生不得返校。
2.学生返校前须如实报告个人近30天旅行轨迹和健康状况,以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
3.低风险地区学生持健康证“绿码”返校。
4.如您或您的共同居住家庭成员曾经是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须凭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证“绿码”方可返校。
5.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缓返校。确需返校的学生,须凭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向学校报到,并按上级要求进行14天医学隔离和2次核酸检测。
6.对境外返校学生,除按照当地规定严格隔离、进行核酸检测外,学校将增加7天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3. 返校准备
1、拟返校学生应按照返校学生健康监测要求,认真做好自身健康状况监测,返校前应如实填写《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学生健康状况及出行轨迹调查表》(返校出行轨迹部分可在到校后填写),并将电子版表格先发给辅导员。
2. 学生应于返校前至少5天打印(或白纸复印)、填写、签字、拍照并发送给辅导员。
3.学生返校前须将“辽思通健康码”“通讯大数据出行卡”和“电子校园卡”截图并发送给辅导员。
4.防疫期间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返校前需自备一定数量的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个人防疫用品,建议学生自备餐具等生活用品。
5、学生须按照学校规定时间返校报到、注册,不得擅自提前或延后返校,特殊情况须向学院辅导员报告。
4. 回程准备
1.返校途中,须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洗手液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聚集,与同行乘客保持距离。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
3.返校途中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鼻涕、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如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应积极配合乘务员等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向学校报告相关情况。
五、返校报名地点及流程
1. 报名地点
学校在南校区门、北校区门、后山公寓门、西山湖校区门设立了学生登记处,入住16号宿舍的学生在北校区门登记,通过国际交流中心专用通道返回16号宿舍。
2. 注册流程
1、排队登记时保持安全距离,依次进入“登记及检测区”,在“测温区”测量体温,询问身体健康状况。体温异常者在登记点紧急隔离区就诊,体温正常者进入下一阶段就诊。
2.验证“辽思通健康码”和“通讯大数据出行卡”。
3、验证学生校园卡或“电子校园卡”进入学校。
4. 前往宿舍办理入住手续。
(注:如无特殊情况,外来车辆及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六、返校后要求
1.返校学生应于返校当天将填写完整的《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登记表》和《2020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健康状况及旅行轨迹调查表》(纸质版)交至辅导员。
2. 学生返校后,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实行进出校园审批制,未经批准,学生不得进出校园。
3.返校学生继续实行每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须认真填写《辽宁师范大学学生每日体温检测表》《辽宁师范大学学生每日行程记录表》,如实报告早晚体温检测结果、密切接触者等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
4.学生返校后,校园内不得组织人员聚集的大型活动,尽量实行最小单位群体管理,原则上所有活动均在班级内进行。
5、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不得在宿舍区聚集、串门,宿舍要经常通风、打扫,保持卫生间清洁卫生。
6.返校学生要分时就餐、洗澡,排队就餐、洗澡时保持安全距离。
7.返校学生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应立即致电学校疫情防控值班室报告,学校将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学生应同时报告辅导员。
8.返校学生如遇到相关心理问题或困扰,可直接发邮件或与辅导员协调,预约学校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老师进行咨询。电子邮箱地址:
曲靖师范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获批成立,承担多项重要工作
曲靖师范学院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是在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基础上组建的。中心将承担全省中小学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工作,负责省中小学大师工作室建设的政策落实、标准研究、评价改革等工作,负责省大师工作室的师资培训与研究、资源建设、教育帮扶等相关工作;开展省教育厅交办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服务工作;构建校地共建机制,辐射带动区域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承担省教育厅交办的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致力于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培养,推进师范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是“云南省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云南省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拥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农村教育研究”创新团队、教育专家工作站等资源,学前教育专业为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由学校多学院、多专业协调组建,整合了涉及文科、理科、艺术科、体育科的师资队伍,设有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培训中心,有效整合了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此外,曲靖师范学院还与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合作,共建曲靖市教师发展中心、滇东北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训。
学校坚持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探索形成了“五个协同”(校地协同、全校协同、师生协同、岗前岗后协同、线上线下协同)的教师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校地协同”、“岗前岗后协同”双向互动的培养模式,把学校教育发展和一线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纳入国家战略。据统计,曲靖师范学院通过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和“曲靖市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担了15万余名岗后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