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西安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网络工程专业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

佚名 2024-06-10

5月9日上午,现场检查专家组会议在鹄驿校区图书馆召开,西安石油大学党政领导赛云秀、李天泰、陈俊斌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辅助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相关领导,勘探技术与工程、网络工程专业教师参加会议。

西安石油大学党委**赛云秀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来访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勘探技术与工程、网络工程专业办学历史,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勘探技术与工程、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他要求专家对学校勘探技术与工程、网络工程专业的持续建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诊断、权威指导。希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资源勘查工程技术_勘查工程技术就业方向_勘查技术与工程

联合组长谢志强教授表示,他们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委托,开展联合现场检查活动。现场检查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主要目的是核实自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自评估报告中未体现的相关情况。专家组将尊重和遵循标准,全面评估专业从培养目标到课堂教学是否贯彻OBE理念,考察自评估报告内容是否符合专业认证标准和合规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他代表专家组感谢学校领导对认证工作的重视,希望得到学校的配合。他还表示,在检查过程中,专家组一定严格遵守标准,严守纪律。

勘查工程技术就业方向_勘查技术与工程_资源勘查工程技术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谭成乾、计算机学院专业负责人李润洲分别就各自专业自评估情况作了补充汇报。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就相关问题及专业认证自评估报告内容等询问了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

会后,专家组视察了铁人纪念馆、工程训练中心、陕西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审阅了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材料、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教学管理文件;与校友、用人单位进行了线上访谈、线下座谈,对勘探技术与工程、网络工程专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通讯员:西安石油大学 沈燕)

华阳新景公司:大学生采掘队长用知识在井下干出事业

煤炭是华阳发展的压舱石,从公司成立至今,一代又一代矿工为煤炭事业奉献着心血和智慧。如今,煤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毕业生选择了华阳,扎根在华阳,在这里度过了青春岁月。今天,我们走进新井公司,在这里结识了几位大学生采矿队队长。

李泽鹏——

“用知识在地下开创事业”

困难是年轻人成长的“维生素”,挑战是年轻人提升技能的“氨基酸”,新井公司综采一队副队长李泽鹏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中成长起来的。

参加工作七年来,他在两个综掘队、两个综采队工作过,从每个工种的实际操作入手,与现场工人深入交流,每天的收获都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渐渐地,他掌握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新井公司15025工作面首次使用新型支架时,生产溜板出现跑偏问题,严重影响煤炭产量。李泽鹏阅读相关论文,建议采用调整工作面倾角、单向顶滑、倒置支架推千斤顶等方法控制生产溜板跑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们成功控制了生产溜板跑偏,使生产溜板与转运机的重合度处于正常状态,按时完成了当月生产计划。

新井公司鲁南九矿9114综采工作面位于采空区下部,层距仅2米多,支护难度大,还遭遇大型陷落柱结构,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顶板状况。他专门查阅矿业科技期刊,努力跟踪现场,采取注胶加固顶板、提前过架等措施,尝试走斜支线逐步进入采空区,确保安全掘进。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_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是几本_太原理工大学阳泉

“我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地下打造了自己的事业,但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身边有太多的榜样,我们公司通风区、采煤区的总工程师们虽然很年轻,但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对待技术的态度严谨,即使在高强度的工作下,还能挤出时间发表论文,提高职称。”他无比谦虚。

每一次考验都是能力的考验,每一次挑战都是实力的考验。新时代有志青年不应在温室里成长,只有历经风雨、历经磨难,才能强健筋骨、成长才华;只有扎根煤海、奉献自我,才能向上成长、自我完善。

白旭东——

“他们的幸福与我有关”

白旭东在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读书的四年里,无数次听到学长在几大煤矿的竞争中坚定地选择了新井公司;无数次回家的路上,路过新井公司,他心里总会泛起憧憬;但真正让他决定加入新井公司的,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就是现在的妻子,来到阳泉为他打工。

好的爱情是让彼此都变得更好的奇妙催化剂,给彼此带来希望、温暖和力量。“我一定不能让她失望,一定要给她好的生活,让她开心。这份工作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让我感到安心。”正是这份责任,支撑着他度过了初下矿井的日子,在潮湿黑暗的井下、巨大的炮声、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熄灭了各种不适和想要放弃的念头,顺利通过了“艰苦考验”。

在学历、能力提升、作风务实的加持下,白旭东当上了队长。来到二掘队两年半的时间里,70余名职工及家属的幸福都与他有关。他精心琢磨,形成工作经验。他能根据隧道腰线正确引导隧道走向、坡度,确保标准推进准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他虚心向有经验的工人请教,集思广益出主意,解决堵手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带领大家多赚钱;他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紧盯“人、机、物、法、环”,严防违章,细心保护职工安全;他坚守工作面,把好每一个工程关,抓住每一个关键环节,为后续掘进队做好隧道准备。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_太原理工大学阳泉_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是几本

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行进在地下几千米的路程,也许感受不到诗意和远方,也许会暂时被迷茫和浮躁的情绪所困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发懂得责任和付出,越发想要支持家人和同事。我们要坚信,坚强的肩膀是压力铸就的,硬实力是拼搏铸就的。今天承受的艰辛、责任、劳累,终将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赵丽君——

“努力让煤矿开采工作更加体面”

“我是第三代矿工,从小就听爷爷和父亲讲煤矿工作,他们吃苦耐劳、锲而不舍、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和感动了我。长大后,我也当了一名矿工!”新井公司综掘一队队长赵利军谈起自己大学时选择矿业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公司服务的初衷。

加入新井公司后,这位“90后”在井下看到大量智能设备,工作面机械化、标准化程度相当高,5G网络也逐步实现井下全覆盖,这与爷爷、爸爸描述的煤矿很不一样。多年来,他把书本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多学、多看、多想、多干,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以“时刻担心”的工作状态,扎根现场,及时纠正失误,确保生产紧密衔接、有序推进。

磨炼是给年轻人最好的“成长礼物”,实践是给年轻人最好的“苗田”。他做过岗位培训、见习技术员、专职技术员、班组长。一路走来,他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有活干大家一起干,有责任大家一起担,有困难大家一起共克时艰。

“煤矿哺育我成长,作为新时代矿工,我要努力跑好‘接力赛’,让煤矿工作更加体面。”赵利军满怀雄心。“粉尘防治的受益者是全体矿工,我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努力寻找净化井下环境、减少粉尘危害、保障矿工身心健康的途径和对策。建设智能化工作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实现高产高效。我将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行业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

“黑色金子”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光和热,但比“黑色金子”更耀眼的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煤矿工人精神,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坚实的后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