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癌症检测,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PET/CT。 PET/CT被评为上世纪医学十大发明之一。这是一种将PET设备和CT设备一体化设计的新型医疗检测设备,它具有PET和CT各自的优点,可以同时实现疾病的定性诊断和局部诊断,并解决了CT和PET各自的缺点。
但是,如果您不知道上段中的关键词PET和CT,您看完后仍然会感到困惑。现在我们来谈谈什么是PET和CT,以及它们“结合”有什么好处。
首先什么是CT?CT是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缩写,中文正式名称是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人体各组织对X射线透过率和吸收率的差异,利用这种高灵敏度CT设备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人体系统拍摄被检查区域的横截面和三维图像,以确认体内是否存在任何细小的病变。
简单地说,CT可以分析形态并检测解剖学上的异常病变。
什么是PET?PET的正式名称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中文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检查是将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引入病灶部位,以了解病灶的功能和代谢状态,准确诊断疾病。
然而,PET在识别解剖结构方面不如CT。
PET/CT是将PET和CT集成到一台仪器中,形成更完整的成像系统。在用PET/CT检查患者时,PET/CT机快速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 PET/CT 补充了这两种图像的优势,使医生能够了解身体的代谢信息并了解病变的解剖位置,从而可以比以往更全面、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
就癌症而言,PET/CT提供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肿瘤是否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并确定原发肿瘤部位和转移灶。提供治疗指导。还可以评估肿瘤治疗以及参考和治疗后效果。
许多患者在接受PET/CT扫描后得到明确的诊断,并改变了治疗计划。 PET/CT可以准确评估疗效并避免无效治疗,增加患者治疗时间并节省医疗费用。
如果您有以下任何症状,我们建议您进行PET/CT 扫描以筛查早期癌症。
1.发烧,原因不明
如果您出现发烧症状,并且定期检查未找到原因,则应考虑癌症的可能性。有些发烧的患者患有癌症,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可能是淋巴瘤的征兆。患者可以接受PET/CT 扫描来查找发烧原因。 PET/CT 可帮助26-75% 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找到病因,灵敏度高达85-100%。
2.体重减轻,没有明确原因
短时间内体重快速减轻通常是癌症的第一个征兆,最常见于乳腺癌和肺癌,但也见于肝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因此,如果你没有增加运动或体力劳动或节食减肥,但体重却不明原因下降了10%,就应该去医院进行癌症筛查。在排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后,应进行PET/CT成像以排除恶性肿瘤。
3。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的增加表明可能存在肿瘤病变,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以定位肿瘤。如果肿瘤标志物比正常值升高几倍到几十倍,或者复查时甚至更高,则应怀疑癌症。此时,患者应进行全身检查,如超声、CT或PET/CT以寻找病变,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PET/CT。例如,以下人群不适合做PET/CT:
1. 婴幼儿
在进行PET/CT 扫描之前,受试者必须与技术人员一起就位。在30分钟的扫描过程中,被检测者必须闭上眼睛,保持放松和安静,不能说话或移动。由于婴幼儿缺乏自控能力,这项测试很难进行。
2.咳嗽剧烈的人
轻微的咳嗽不会影响PETCT检查的结果,但如果咳嗽剧烈且持续,肺部和整个腹部就会颤抖,使图像变得模糊。
3。
PET/CT 扫描会产生辐射,因此孕妇应避免进行PET/CT 扫描,作为预防措施,以免伤害胎儿。
4.血糖水平高的人
高血糖浓度会影响PET/CT 扫描期间注射的氟脱氧葡萄糖的分布和摄取。血糖水平升高会减少肿瘤和脑组织对氟脱氧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计算值并使测试结果不准确。这就是为什么您在进行PET/CT 之前需要禁食6 小时。高血糖人群应将血糖水平控制在11.1mmol/L以下。如果患者正在服用胰岛素,则应延迟注射氟脱氧葡萄糖。
5.有幽闭恐惧症的人
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在封闭的空间中感到焦虑,有一种不自觉的逃跑冲动,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手颤、出汗、肌肉痉挛和昏厥。一般不适合PET/CT。进行PET/CT扫描时,需要提前注射一定量的肌松剂、镇静剂、麻醉剂等,以保证PET/CT扫描顺利进行并保持图像质量。 #GoawayTumorjun##清风计划#
参考:
1.《什么时候需要用PET/CT筛查癌症?》,羊城晚报,2017年1月20日。
2.《PET/CT:癌症早期诊断有“利器”》,2017 年5 月6 日。
3.朱毅,张彦军《~(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应用研究》,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
4. 潘中云等,《PET/CT诊断学》,2011。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