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公司最新销量榜单陆续公布。
可以看到,新能源已经成为主力,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主流国产品牌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势力的市场表现都越来越稳定。
*图片来源:汽车行业焦点
但挑战在于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因此重点在于如何推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加速销量扩张,获取尽可能多的“甜头”。 ”
八月份势头最猛的是零跑,此前该公司一直相对安静。
成为第三家月销量突破3万辆的新势力,同比增长113.5%。
比亚迪和理想也很“嚣张”,稳居各自阵营前茅,销量分别超过37万辆和近5万辆。
但对于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新能源的具体品类,市场销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助力秦L、宋PLUS等旗舰车型更新换代,月销量突破37万辆。吉利、奇瑞合并销量濒临悬崖各大跑车公司销量稳定。
不过,从销量结构来看,相比去年的纯电动销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今年纯电动销量占比有所下降,而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却保持了不错的增速。可以看到确实如此。这意味着配备油箱、无后顾之忧的新能源汽车更受欢迎。
在之前关于Involution的讨论中,有人怀疑“一开始就开始价格竞争的比亚迪是在亏本赚钱”,但看看上半年的财报,这是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比亚迪自行车平均利润达到7500元,与丰田几乎持平。
凭借系统动力和产业链优势,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更高的壁垒。
但比亚迪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高端卡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方程豹在价格下降后性能有所提升,但与坦克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增长后,势头开始放缓,8月份销量不超过1万台。
而作为销量主力的腾势D9未来将面临不小的压力。这是因为比亚迪也发布了一款主打30万级的全新MPV,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竞争。
另一方面,在中高端市场,以理想、文杰为代表的长续航动力总成大放异彩,定位趋势存在明显差异。
理想汽车销量持续突破5万辆大关,其中L6自然成为焦点,但这也拉低了新车的平均售价,已经大幅降低了公司净利润。第二季度。
文杰销量虽然低于理想,但其销量已进入第二季度,文杰M9月均销量已达15000台以上,赛勒斯销量也大幅增长。第二季度超过16亿,基本与理想持平。
后续计划方面,理想继续影响纯电动市场,计划明年推出纯电动SUV。在MEGA没有达到预期之后,李想也表示: 解决造型设计。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进军高端纯电动市场。
参考蔚来月销超2万辆的往绩,如果理想能达到月销7万辆左右,就可以直接与BBA进行谈判,这也将是高端市场格局的历史性逆转。将。
文杰的情况也类似,主要目的是扩大市场,四世布局逐渐清晰,近期新车上市节奏也比较集中。 Avita和Lantu技术、Output、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是这些新车的核心卖点。
趋同现象较为明显,中高端商品市场整体份额有限。此前,余承东也表示,“我们无意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短期内20万人。”关键是如何明确公司定位,实现差异化。
放眼中低价市场,Leapmoon不仅再现了理想中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延伸范围,还在造型上进行了模仿,避免了很多试错的风险。
如果你提供了用户想要的东西,并且让他们相对容易地到达那里,销量自然会增加,你的市场控制也会非常精确。老胡认为,未来Leappo潜力巨大,通过与Stellantis的合作,很有可能成为海外市场的第二个“奇瑞”。
双方均计划在欧洲建设工厂,可以通过加速本地生产直接解决关税等因素的制约,美国和欧洲市场将出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的增长。率也高于纯电动汽车。
相比之下,哪吒更多的是“反面教材”车型,价格和配方与乐跑类似,但月销量也只有万台出头,并没有太大起色。
所以,如果理想要成功,冰箱、彩电、大沙发+延伸范围只是一方面,更深层次还包括产品定义、品牌形象营销和设计,但哪吒似乎还没学过。
一些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品牌甚至显得不太稳定,只有蔚来月销量超过2万辆,蔚来和小鹏也在探索自己的定位。
前者未来提升销量的武器是将Ledao定位为更加亲民的品牌,但小鹏则押注于MONA M03的复兴,毕竟新兴势力中头把交椅的是小鹏。
表现最好的二代公司是吉氪,月销量超过18000辆,这也可以看作是今明两年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成功的代表。目前,姬氪正进入新车密集投放期,但单纯依靠纯电动能否打开更多细分市场的大门仍存在不确定性。
智集和Avita尚未突破10,000台大关。 今年相对有前途的是Vanguard 07,主要是远程11 及其后续产品Avita。 12年,还将推出增程版本。
更令人惊讶的是,主要得益于降价和各项优惠政策,吉夫连续三个月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最终月销突破万台。选择日内瓦发布您的产品,率先与华为合作,并获得麦格纳等领先供应商的支持。
Jihoo可以说是生来就含着一把“金钥匙”,让他比Abita还要英勇。经过多年的下滑,今年会成为黑马吗?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公司,小米并不缺乏订单。目前的主要挑战是解决增加产能和提高交付效率的问题,使月销量不超过1万台。这一切都取决于蔚来和极氪未来是否会成为更大的威胁。
我们都知道纯电动是未来,混合动力只是一个过渡期,但市场销售选择表明,电动驱动的速度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近期,大众、奥迪、通用等国外品牌也纷纷重点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旨在抢占当前的市场先机。对于纯电什么时候会带来彻底的爆发,老胡表示,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全固态电池将会量产,从根本上解决使用的顾虑,增加消费者的信心。等到那时。
参考:
各品牌销售数据
编辑:泽田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