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美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是第一个对美的本质提出问题并试图回答的人。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年间关于美的本质的思想为整整一代美学家铺平了道路。尽管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的对话只是思维过程,并无结论,但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许多美学家的思想。
在讨论美的本质问题之前,柏拉图首先指出了区分美的对象和美本身的前提。换句话说,“什么是美?”和“什么是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指什么样的物体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后者指的是美的本质是什么。
在柏拉图放弃其美学本质主义之前,他首先批判性地分析了历史上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美学观念。他用苏格拉底的话与希庇亚斯争论。
希庇亚斯和苏格拉底争论了很长时间,但最终他们未能就美的本质得出具体的结论。苏格拉底叹了口气,说他终于意识到一件事:美是很难定义的。总之,在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中出现了一些误解。
第一个问题,美的现象不等于本质,部分不等于整体。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美?这是柏拉图所说的,它并没有添加任何东西。无论是一个女人,一壶水,一匹马,法律知识,知识,还是一个机构,只要加上了它,就是美的,而这种普遍的东西就是美的。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美?或者说,美的源泉从何而来?
许多哲学家和美学家在回答有关美的本质的问题时常常陷入第一个问题的陷阱。例如,说美在于美感,就陷入了美的现象不等于美的本质的循环。美和美是不一样的,就像物体和你对它们的感觉是不同的一样。爱和爱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善与美之间有关系,善就是善,美与善有关系,但并不是善本身。美不是事物的一部分、属性或效果。因为美是事物的整体、它们的统一以及它们本身。某物。
那么,柏拉图对美的本质有什么看法吗?事实上,柏拉图在第《大希庇阿斯篇》章、第《会饮篇》章和第《理想国》章中对美的本质的讨论,以及爱的本质,只是讨论美的本质的前奏。美在其他关于美、文学和艺术的章节中。柏拉图明确指出,美的本质是世界论。
首先,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总有其根源,在理性世界中也有相应的原因。真、善、美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同样,在理想的世界里,也有真理想、善理想、美理想。美的理想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客观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外。物质不是实际的具体物体,而是其本来的意义。换句话说,美的原则是一切美的第一属性和第一起源。
其次,美是有层次的,并不是所有的美都是一样的。柏拉图把美分为身体美、形式美、灵魂美、行动美、知识美、规章制度美。绝对的美是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最高美。这就是神。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最美丽的,其次是信徒和基督徒。上帝是一切美丽的源头,美丽的事物常常分享上帝的荣耀。事实上,基督教美源自柏拉图美学。
第三,美是特殊中的普遍性、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变化中的恒定性。美的根源是统一的、普遍的、一致的、不变的。这就是美的原则。
【本文来自人民出版社,编号《斐德若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