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什么专业)

小条 2024-09-20

按照常识,法律是立法者颁布的“黑白分明”的规则(命令)。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些“黑白分明”的法律在特殊情况下是否违法?

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爆料事件”。二战期间的一天,一名德国士兵探亲回国,偷偷向妻子诉说了自己对家乡希特勒和纳粹党领导人的不满。他的妻子随后向当地纳粹领导人报告了此事。他因战争被判处死刑并被送往前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随着纳粹政权的倒台,他的妻子因向他举报而被带上法庭。在法庭上,妻子辩称,根据当时有效的法律,她丈夫有关希特勒和纳粹党的言论构成犯罪。因此,她的举报是合法的,她应该是无辜的。但法官裁定,被告所实施的法律违反了人道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不公正的法律”,无法成立辩护依据。

不良法律是合法的,还是不良法律是非法的?

我个人认为,法律首先必须符合自然伦理和人性,违背自然人性的法律不能代表社会正义,是非法的。

事实上,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时道德上允许但法律上允许,有时道德上允许但法律上不允许。这是由于法律与道德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的差异造成的。只要有矛盾,并不意味着它是坏法,应该无效。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法治,又要注重德治。我们既要注重法律的规范作用,即用法律增强道德的客观性、合理性,又要注重道德的启蒙作用,即用道德增强法律的德性。还要注重角色,认识到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同时,在立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人民的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各项立法体现人民意志、体现人民意志。支持人民接受。并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贯穿立法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倡同时制定、同时修改、同时废止、解释,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适当性和有效性。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