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CPI?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类市场篮子价格水平变化得出的指数。
在CPI计算中,日本的食品、烟酒占比最大,约为30%,其次是住房(租赁),占22%,娱乐、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占14%。住房在美国CPI 中所占比例最大,为39%
2010年至2021年,我国CPI年均上涨2.5%左右,数据显示我国通胀温和。
2.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他们的感知通胀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
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CPI统计数据结构中不包含投资品价格。也就是说,房价等价格并不纳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CPI中很多统计项目都是原材料价格,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对CPI影响较小。
CPI是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2%的CPI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5%的CPI被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3.PPI是什么意思?
PPI(Producer Price Index)是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缩写,它是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获得的产品和原材料,特别是石油和钢铁等产品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来计算的。可以使用的索引。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对PPI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PPI和CPI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意味着它们的长期趋势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PPI作为生产环节价格水平的指标,其变化通过产业链传导至消费者,其变化趋势与CPI大致相同。因此,PPI通常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标。换句话说,PPI 通常比CPI 更早地显示价格变化。
从历史上看,PPI一直低于10%百分位、高于90%百分位,这通常是货币政策即将干预经济的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