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嘉善是著名的西塘古镇所在地,但你可能不知道嘉善还有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府城渭塘。
魏祖位于杭嘉湖平原,距宁波150公里。今天我来此参观,想追寻一下这个古县的历史。
大约在16000年前,现在的杭嘉湖平原还是一片浅海和泥沼,但后来钱塘江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不断堆积,逐渐变成了陆地,大海变成了桑园。场地。 1981年4月,渭塘县太极村都尾出土了陶片、石凿、兽骨等文物,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鲜鱼人就在此定居,并在此繁衍生息。住在河边。他们主要从事渔猎,后来逐渐转向种植水稻和畜牧业。
取自互联网
多年后,到了宋代,魏、吴二姓迁居此地,村子逐渐被称为魏塘、吴塘。元代时期,集市发展为城镇,渭塘工商业蓬勃发展,政府设立专门的税务、酒务机构。明宣德五年(1430年3月28日)置嘉善县,县治设在渭塘。它真正成为一个乡村小镇。以县政府为中心,街道横纵相连,有5巷4街,居住着400户人家。 “因人多船多,争交通”,该地区成为土纱集散地,一直持续到清代中叶。民歌“松江布买不够,维簪纱收不完”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渭塘古时以文化教育闻名,而非商业。因为画家和学校都诞生在这里。
此人名叫吴镇,被誉为“诗书画三大家”,并被算作元代四大画家之一。他18、19岁学画,49岁成名。 他晚年创作的画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他的画作被后人津津乐道,收藏于北京、上海、台北等海外博物馆。
自拍
吴镇先生是渭塘唯一留下历史人物纪念碑的人。乌镇纪念馆是湿塘唯一纪念历史人物的场所。走在纪念馆周围,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房间的陈设还是庭院的环境?我不明白。
自拍
这所学校名叫嘉善孔庙(又名学宫)。它建于1430年嘉善置县两年后,至今仍然存在。它的地址是今天的卡尚第二高中。据说“明清时期,入县孔庙者多达187人”,足见孔庙的繁荣。
取自互联网
我问乌镇纪念馆门口的老人,渭塘还有哪些古迹。他说,如果你沿着大隆超市附近的河边看,就能看到它以前的样子。
按照他的指示,我在路口左转,沿着东城江一直走,终于看到了城墙。这就是老人所说的“假墙”。也许古代东城墙的最初所在地就在这里。
自拍
再往前走,就看见河里插着一些石柱。岸边有一块小石碑,说明这是元代修建的一座桥的遗迹。这座桥被称为“吉祥桥”,横跨“花鸟池”。如今,一处住宅区遍布河对岸,华丽的气氛依然存在。
自拍
明朝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10月4日起,用五个月的时间修筑了高三尺、宽二尺、长九余里的城墙,以防御倭寇的入侵。他们修建了一条环绕城市的道路,将城市的河城街从东向西直线连接起来。据说,修建时动用了一万多人,耗资银子三万五千八百五六两。清代时,城内有20巷、38巷,东门外有东市街,西门外有西市街。
目前,渭镇已失去古城墙、城门、通城道路。我在附近逛了大约2个小时,明清时期的建筑也很少见。这很正常,但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开始关注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东西。
自拍
渭镇的历史文物大部分都丢失了,但当地人都知道,尽管我是外国人,所以我就去找了。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