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学硕、全日制停招!研究生重大变革,来了

小条 2024-10-10

c6f9911cc2cf4228873480b2f950968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hjyfAS1VuCqiSbd%2FNwRfomIpKcU%3D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造就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保障高创新人才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个领域的需求日益迫切。研究生院教育变得更加重要。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件和政策,大学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也纷纷做出重大举措,显得越来越重要。更引人注目!

硕士项目和全日制项目招生相继暂停,副硕士项目教务体系扩容成为扩招主力军,标准化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副硕士不再提供宿舍,研究生学费翻倍。研究生院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改革正在加速。

暂停招收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缩小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重点培养专业硕士生

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未来高级研究人才以博士课程教育为主,硕士课程教育以应用型人才即专门硕士课程为主。

学术型硕士学位作为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在各大高校的直博体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下,处于一个有些尴尬的地位。许多大学的硕士学位生能力开始下降,学术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断被硕士学位教育所取代,预计未来比例会越来越小。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包括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正式宣布取消部分专业的硕士学位招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

f5cccb9a5a6a4cb6b14c20adbc5c1b6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28Z4wHUMUtHRZ6bRz0ev4PTtgp4%3D

全日制招生暂停;非全日制学生或将成为攻读专科、硕士学位的主力军

我们正在逐渐脱离硕士培养模式,有的是全日制研究生。

2021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商学院公告《研究生招生公告(2022年度)》“2022年会计学硕士专业调整,不再举行全日制统招普通考生招聘,分数线预计将显着减少。”

3fcdd1b374a4418f996ee70c893ab04b~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peb4E5lxpXW8e0ihVaKKBfbOG%2F8%3D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商学院

除了北京科技大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近年来也对研究生招生方式做出了类似的改变,部分专业硕士项目将暂停全日制招生规定。我们只招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学生。

c167656eba9643558795e7ed55ad11a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F3YyFrd9DkQZOMJh5093Ow1RH18%3D

一些大学暂停全日制招生,同时进一步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新增应用心理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至《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a581eb244c64156ac2511a9d91dd1d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zjkBosHllIgxDFspc1InzDcbvpY%3D

资料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不难发现,许多大学正在逐渐从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招生计划中撤回全日制学生,并开始优先考虑非全日制学生。或许未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将成为硕士培养的“中流砥柱”。

硕士项目“延长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

作为研究生院教育的重要制度,修业年限关系到研究生院教育的总体规划。专业硕士学位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未来研究生教育的主流,“量的积累将带来质的飞跃”。专业硕士学位的“延长时间”将是重要的一步。在控制质量方面。的人才。

2021年8月,河北师范大学宣布,自2022年起,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7个专业(领域)修业年限调整为三年。年。

软科(ID: zuihaodaxue)编译《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大学发行。全国多所大学设有三年制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其中,东南大学、西北科技大学的专业硕士课程均为三年制,暨南大学、中南大学的专业硕士课程为三年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许多大学,专业硕士课程的修业年限有的专业为两年,有的专业为三年。

dd322ec5fcec491e90809584a93deac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IaJD01GcMesiv9VW7ZYb3TXdaIY%3D

转介和免试比例增加,标准化考试难度增加。

近年来,转介和免检比例不断增加的消息时常引起关注。去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1年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仅招收全日制研究生,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已宣布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这是2022年推荐入学的学生。

拥有多所研究生院校的上海市已放行保送生,并正在努力提高本科生保送、免试比例,建立早发现、早培养人才的制度。资源。引入“个别指导制度”,精准选拔本科生,学习“好苗子”,对博士生进行长期全面培养和硕士、博士生继续学习。

毫无疑问,大学和地方政府政策对推荐免试学生发出的“优待”信号,将对研究生申请者造成重大打击。

据透露,2014年至2021年,深圳大学的招生人数增长了11倍。 2021年,深圳大学新增18个跨境联合硕士学位项目,引发推荐免试考生的热烈反响。深圳大学2021年推荐招收的硕士生包括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122名学生。

bc6347f22b06496f8ebb95012fb9488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xrbBrCyXIF94It%2F9d9xIgo9GpKQ%3D

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获得推荐和豁免的地方越来越多,但不同类型候选人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虽然硕士学位课程有许多豁免条件,这些课程将导致未来的学术研究,但旨在提高学术能力和求职的专业学位偏向于参加标准化考试的候选人。

主要大学通常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该校2021年和2022年硕士招生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发现难以满足与其硕士项目学生规模相称的学生住宿要求。小册子。不再提供全日制硕士学位。

据不完全统计,排名靠前的大学中,至少有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提供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并没有明确提供宿舍。 (或部分专业硕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必须面临寻找住宿的实际问题。与学校宿舍相比,校外的租金要贵得多。

a5d73d7f08cd48a893b210e1a82160cb~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QJLdWzzsJuG%2Bdlx6VJlFhojIhb0%3D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10万人,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其中博士研究生超过11万人。研究生院的入学人数逐年增加,日本已发展成为研究生院教育的超级大国。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更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严格控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利于我国逐步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近年来,研究生毕业难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论文分流、撤稿、暗访是研究生毕业的三大难。

5a1a556ae1de4b5f82e79f485eb1fab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39076&x-signature=SA%2BMc7Rx4pyVl3xE7OIYQrAhlVw%3D

此外,为了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教育部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严格控制研究生论文的审查。

毋庸讳言,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日本对多元化、高素质、高水平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新设计”是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输出”的重要一步。已成为重要工具。从长远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研究生强国迈向研究生强国。对大学适应性和背景的评估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贡献、满足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初衷。

面对不断变化的“现状”,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在读研究生,只有积极适应变化,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