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琼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作者:陈家利
我出租屋的厕所又堵了……
这似乎是压垮余敬豪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香港搬到伦敦七个月后,她自杀了。 27年在月租900英镑(约合人民币7527元)的出租屋里的生活戛然而止。
几天后,工作同事注意到何女士没有来上班,而她在香港的弟弟何先生接到了电话。
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何耀恒立即联系了妹妹的室友。
坏消息传来,何耀恒大吃一惊。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姐姐之前发给他的“求救信号”。
请每天只吃一顿饭。
2022年4月,取得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签证后,何一琪只身前往伦敦。
当时,她在英国生活了五年后就能够申请永久居留,并对自己的新生活感到兴奋。
现实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伦敦西南部的里士满的租金非常高。每月900 英镑的租金甚至买不到一间带独立浴室的主卧室。
她在一家促进妇女教育的慈善机构找到了工作,只付很少的房租,生活预算也很有限。
远在香港的亲友绝对不会想到何一琪在伦敦的尴尬经历。毕竟,她在父母眼中始终是“别人的孩子”。
何一琼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履历。
2017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日内瓦攻读硕士学位,回到日本后,他在香港红十字会担任了两年的国际救援人员。现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她已经成为半个“伦敦人”了。
然而,只有何耀恒知道,妹妹在伦敦的生活并不幸福。
“她于2022 年9 月7 日告诉我,自7 月以来,她一直担心自己的收入无法支持她在英国的生活,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我们谈过。”
“合租的厕所又脏又乱,她受不了,不想离开自己的房间。”
“她说她怀念以前的生活,现在的情况让她焦虑、失眠、脱发、工作时生病……”
何耀恒想起姐姐对她的小小抱怨,一切都充满了“绝望”。
最让何耀恒伤心的是,姐姐去世后,他在姐姐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账单,上面详细列出了她每天的伙食费。
为了省钱,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当何一琼濒临崩溃时,他想到了自救,并在自杀后的第四天预约了心理咨询师。
可惜你没能活过这四天.
何亦琼资料照。
随后,何耀恒给妹妹写了这样一封信:
“致我的妹妹:
对于您所经历的压力和痛苦,我们深表歉意。直到你死后我才发现这件事,但我希望我能阻止这场悲剧,但为时已晚。我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按照您的意愿去照顾我们的父母。
我希望你现在在天堂,在一个更好的地方,没有痛苦,没有压力,没有比较,只是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 ”
验尸官Heo I-cheon对此事件表示深切同情。他说:“我知道年轻人来到伦敦这样的城市独自生活是多么困难。我很遗憾她在英国期间明显不开心。不幸的是,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如此。”伦敦人面临的问题是低工资导致难以支付房租和食物。 ”
· 英国《镜报》 活动报道。
BNO到底是什么?
一个有着美好未来的女孩被拖入了现实。而带她去伦敦的英国海外护照可能就是噩梦的开始。
BNO的法律渊源可以追溯到1984年12月19日的中英外交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居民将取得中国国籍,其原有的“英国依亲公民护照”将自动失效。
谅解备忘录签署后,英国立即修订《国籍法》,为香港居民定制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又称BNO护照。申请程序于1987年7月1日开始。
该护照只能用作旅行证件,并不授予英国居留权或公民身份。
北京航空大学法学副教授田飞龙说:“当时,中国同意BNO护照的存在只是为了保护英国的‘面子’和香港居民的‘灵子’。”航天暨国家港澳研究会理事长向记者介绍了BNO 《环球人物》的情况。这是英国在一定条件下向香港居民发放的身份证,取代原来的“英国家属”。 “领土公民护照”,以适应新宪制秩序和香港回归带来的居住身份变化。
除了BNO之外,英国政府还在继续做出各种小动作。
1990年,英国政府违背这一承诺,制定并实施了更为激进的“居住权”计划,单方面授予22.5万名香港同胞英国公民身份。
那时,是纯粹的精英。
田飞龙表示,BNO是英国给予香港居民的“大众护照”,而“居住权”则是“精英护照”。
三十年后,英国政府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根据备忘录,BNO 护照的申请最初于1997 年7 月1 日截止。 1997年7月1日或之后出生的香港人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而不是BNO护照。
然而2019年,随着“香港风波”愈演愈烈,英国出台新规“增加BNO护照数量”。
根据2021年1月31日起的新规定,BNO护照持有者不仅可以申请签证进入英国,还可以携带直系亲属,包括1997年7月1日之后出生的孩子。您还可以做吧。这些孩子可以申请签证进入英国。居住5年后,申请永久居留。
田飞龙表示:“英国此举针对的是香港国安法,旨在为所谓‘忠于英国’的香港居民提供看似合法的入籍途径。”
正是得益于这些新规定,何亦琪才得以登上前往伦敦的“快车”。
英国政府违反谅解备忘录,严重干涉香港事务,中国政府不能袖手旁观。
中国政府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不再承认BNO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中国政府的政策出台后,BNO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成为合法的‘废纸’,”田飞龙说。
·全国政协副**、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表示,中国政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宣布要求BNO持有者参与的新政策建议。该计划旨在帮助您平衡英国公民身份与香港居住权,因此请选择两者之一。 ”
“移民诈骗套餐”
但也有很多人为之着迷。
英国内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已有超过13万香港人通过BNO新政入籍英国,其中69%拥有学士及以上学历,90%以上为职业或职业;经理级及以上。
这些人和何一琼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教育背景和能力,但他们对英国充满了幻想。
刚落地,他们就惊呆了。
田飞龙先生表示,这些申请参加新BNO序列的香港人将要付出五年的生存成本和风险,而他们的实体身份并不一定能让他们在到期后获得公民身份。没有任何尊严或特殊保护的难民。”这种入籍程序显然是“欺骗性的”。
《南华早报》报告发现,截至2021年8月,即新政生效六个月后,只有18.5%的香港移民到英国找到全职工作。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和光明的职业,从事体力劳动。
2022年3月,美国CNBC新闻网报道称,英国内政部的一项研究发现,香港BNO持有者移民英国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大多数人“资历过高”,暂时被报道显示患者只能进行低水平的活动。 - 拥有熟练的工作或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福利。
· 针对英国政府宣扬的BNO护照新政策,香港市民Penny在网上评论:“这绝对是针对移民的金融骗局!”
何亦琪自杀后,从事营销和公关工作的刘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写道,她于2021年12月与男友搬到了伦敦。她看到她周围住着很多香港人。 “何益奇面临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他移民后,入不敷出,无法承担高昂的生活费用。
被压力压垮的不止何一琼一个。
2022年5月,港英华侨总会发布了一项针对香港人的调查。结果,658名受访者中,近90%持有BNO签证,其中18.9%有明显抑郁症状,25.8%有明显焦虑症状,23.8%有明显焦虑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
事实上,BNO的吸引力已经大幅下降。
田飞龙表示,根据香港入境事务管理局的相关统计数据和香港智库的报告,新增BNO申请数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吸引力和可持续性屡遭质疑。那
与此同时,一些放弃困境的新兴BNO团体开始“回归”香港。
田飞龙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和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形成,长期来看,新BNO的吸引力预计会下降。
人们希望何一琼的悲剧不要再次重演。
导演: 卢红
制片人:张建奎
主编:徐成进
编辑、审稿:苏锐凌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