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制造,想来学习个印度制造,印度永远生活在梦中

小条 2024-10-15

近年来,印度一直忙于打造瑞士手表等强大的品牌形象。印度正在向中国学习。因为中国有一个金字招牌,上面写着“中国制造”。世界上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制造”。这就是为什么莫迪先生在2014年刚就任总理时,就呼吁“印度制造”,呼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并在制造业方面与印度竞争。

说实话,印度制造总是被人们谈论,而且比中国制造更出名。笑话很多!要么桥梁垮塌,要么火车脱轨,要么飞机失事,要么外资撤离。一家美国公司在印度开了一家工厂,但员工每天都迟到早退,导致工作效率很差,最后老板说“不行”,只好关厂搬迁。我没有。

e5033053bb6d45fd9be1f1783661584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04741&x-signature=U9Y849fiq%2BCyaKDxzyHjjfTtG%2BA%3D 印度IT产业发达,拥有14亿人口,每年有1200万人进入就业市场,据说正在创造亚洲的经济奇迹。然而,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更高的生产力迈进,印度仍然是一个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主要加工国和生产国。看到中国制造业的成功,莫迪总理提出了“印度制造2025”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

印度的经济计划有两个方面:吸引投资,同时为当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护。近年来,不少国外手机企业纷纷飞赴印度,小米、VIVO、OPPO、三星、苹果等都来印度设厂。为了建工厂,工厂建成后必须缴纳大量且过高的税费,最终还要对外国公司实施制裁。印度营商环境很差,经济信心低下,外资政策不断变化,国际资本集团加速撤离印度,世界银行将印度列为最困难国家之一的国家。我们开展业务多年的国家。

9a357503629545f481b5d6805cb9280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04741&x-signature=azWybqWeOa5yKkBmqmK2uEwzfSA%3D 近年来,一些国际资本和企业就印度经济信用问题提起国际仲裁诉讼,其中包括德国电信、荷兰裕达丰集团、俄罗斯电力等国际知名企业。运营公司和日本日产公司都对印度提起了诉讼。印度有诉讼。最后,特克斯拉、富士康、三星、福特、迪士尼等国际大企业纷纷将大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仅2023年就有近3000家外国企业离开印度,要么退出,要么直接宣布关闭。他们在印度的工厂。因此,“印度制造”永远只是一个海市蜃楼。

印度还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足。在一个全球女性劳动力最低的国家,它不允许女性工作,却为她们提供免费的美容服务和瑜伽课程,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奇怪的事情。印度要成为世界工厂还需要20年的时间,但全球趋势非常广阔。届时,世界将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印度可能会进一步落后。

今年第三季度印度公共债务总额为1.5万亿美元,同期印度外汇储备为7048亿美元,令印度经济陷入困境。见面。印度的GDP增长率约为7%,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美元债务的巨大黑洞之上的,美联储和华尔街等大资本可以利用美元货币周期轻松收回这一黑洞。 2023年,华尔街将印度评级下调至负面。印度市场吸引全球资本的能力正在加速,但到2000年的24年里可能会出现下滑。

e21c91ec95504f2987cbf5592f16445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604741&x-signature=F5KAMyrqOjBu2uJ4J9jBAt3z6kg%3D 印度股市异常高位,过去三年上涨了40%,许多分析师预测,只要美联储启动新的收割模式,市值现在将达到5万亿美元。印度的高外债和低外部存款将使至少2万亿美元的印度资本从市场上消失。最初,莫迪总理认为站在美国一边,接纳金砖四国,就能从两家公司中获益,但印度却意外地被国际资本抛弃。摩根、高盛和汇丰银行都在中国,因为全球资本积极拥抱中国资产比继续持有高风险的美国和印度股市更好。他表示,投资者应该积极做多资产并增持中国资产。中国股市。

如果美联储加息,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印度撤资潮愈演愈烈,印度股市和债市将遭受重创,卢比汇率将大幅贬值。 10月8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接近历史低点,为84卢比兑1美元。 2024年上半年,超过5000亿美元的外资退出印度股市。与此同时,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

美国指责印度采取不公平贸易做法,并多次威胁要取消印度最惠国待遇,迫使印度向美国做出让步,包括降低农产品关税。还有一点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向印度IT企业施压,限制印度科技人才赴美工作。因此,美国不仅打击了印度的IT外包产业,也影响了印度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最后一点是,印度不参与地缘政治。美国一方面试图说服印度加入其印太战略,让印度成为遏制中国的棋子,但另一方面又不满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想占印度便宜。针对印度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因此,印度能否在大国博弈中实现经济腾飞,就看其有没有大脑、有智慧。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