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提出的碳中和政策本来是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没想到却让越南陷入了困境。越南目前无法建设自己的燃煤电厂,只能从中国购买电力。 2023年夏天,越南北部电力供应紧张,导致许多工厂停电,工人被迫留在外面等待电话。这不仅仅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越南政府不得不从中国购买18亿千瓦时的电力,才勉强维持当地的制造业运营。要知道那里有很多像三星、富士康这样的大工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事实上,越南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今年前7个月煤炭产量就超过2000万吨。然而,由于碳中和法规的限制,这种煤炭在越南不能轻易用于发电。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碳中和具体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规则主要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它们的碳排放量占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因此,虽然我国正在提倡低碳生活,但一些发达国家却没有那么感兴趣。
除燃煤发电外,越南也可以进行水力发电,但占总电力不足五分之一,且水流不稳定,无法满足工业用电需求。由于气候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也不可行,而天然气和石油发电的成本又太高,越南无法承受。核电听起来像是一个解决方案,但越南缺乏相关技术和人力资源,而且还存在安全问题。
燃煤发电是越南快速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一旦超过碳排放限额,越南就必须到国际市场购买额外的排放信用,而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其结果是,原本利润率较低的OEM行业,例如服装加工,利润将变得更低。
最终,碳中和将使越南面临两难境地。他们要么支付更多费用购买碳信用额,增加生产成本,要么接受电力短缺,这将影响他们的经济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解决,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对越南失去信心并错失工业化机会。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碳中和约束。尽管中国火力发电比重仍然较高,但正在积极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在全球市场上拥有一定地位。但这种发展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尤其是像越南这样技术积累或市场规模不足的国家。
讽刺的是,一些提出碳中和政策的西方国家也开始感受到压力,一些国家暂停或放弃了原来的减排目标。德国表示不愿意牺牲工业能力来保护环境,英国则认为其公民不应承受过度的经济负担。显然,如果碳中和政策实施得太激进,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本身也会带来很多困难。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