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高考数学难吗;高考数学难吗?考生回答让人心疼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依托高考评价体系
创新试卷结构设计
2024年数学新课标卷调减了题量,同时增加了解答题的总分值,优化了多选题的赋分方式,强化了考查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功能。试卷题量减少能够增加用于思考的时间,学生不必过多地关注做题的进度和速度,可以更专注、更深入地思考,更从容地试错,使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展示素养、发挥潜力、脱颖而出,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引导数学教学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考首日,考生步入考场。
新课标卷打破以往的模式,灵活科学地确定试题的内容、顺序。机动调整题目顺序,有助于打破学生机械应试的套路,打破教学中僵化、固定的训练模式,防止猜题押题,同时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各种难度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主干知识、提升基本能力,灵活地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如新课标Ⅱ卷中,以往作为压轴题的函数大题在试卷中安排在解答题的第2题;概率与统计试题加强了能力考查力度,安排在解答题的倒数第2题。新课标Ⅰ卷将解析几何试题安排在解答题的第2题,数列内容则结合新情境,安排在最后压轴题的位置。
试卷聚焦主干知识内容和重要原理、方法,着重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数学教学本质,回归课标,重视教材,重视概念教学,夯实学生学*基础,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深度学*的空间。避免超纲学、超量学,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如新课标Ⅰ卷第6题以基本求导公式及求导法则、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为素材,考查灵活运用导数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新课标Ⅱ卷第18题以二项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工具,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推理论证能力。
突出思维能力考查
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唯一一门理科性质的统考科目,在服务人才选拔、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强国建设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高考数学重点考查学生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引导培育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
试卷贯彻改革要求,注重整体设计,很好地处理考试时间、试卷题量、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试题的思维量、计算量和阅读量。优化题量设置、合理控制试题的计算量,尽量避免繁难运算,保证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强调对思维能力的考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如新课标Ⅰ卷第12题和全国甲卷理科第5题,通过应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可以避免较为复杂的坐标计算以及联立方程求解,从而有效地减少计算量,节省考试时间。
试题突出创新导向,新课标卷根据试卷结构调整后整卷题量减少的客观情况,创新能力考查策略,设计全新的试题情境、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加强解答题部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提升压轴题的思维量,突出理性思维和数学探究,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新课标Ⅰ卷第19题以等差数列为知识背景,创新设问方式,设置数学新定义,搭建思维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维过程中领悟数学方法,自主选择路径和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标Ⅱ卷第19题分层设问,环环相扣,三个小问都可以通过基本方法大幅度简化计算过程,第二小问利用固定斜率的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性质可以很快得出结论,第三小问证明面积相等时,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直线平行。试题充分体现了“多想少算”的设计理念,引导中学教学充分重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试题强化综合性考查,强调对原理、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重视对学科理论本质属性和相互关联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引导中学通过深化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网络结构。如新课标Ⅰ卷第5题将圆柱与圆锥结合,综合考查侧面积、体积的计算,第18题在函数导数试题中考查了曲线的对称性这一几何性质;新课标Ⅱ卷第6题,综合考查幂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全国甲卷理科第9题将向量内容和常用逻辑用语结合,通过向量的垂直、平行的判定考查充要条件。
加强考教衔接,引导中学教学
2024年高考数学试卷立足课程标准,考查的内容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引导教学以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为指引,避免超纲教学,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方法的普适性,避免盲目钻研套路和机械训练。新课标卷、全国甲卷的考查内容分别按照新、旧课程标准的知识范围设定,特别是全国甲卷的文科试卷,回避了排列组合、空间向量等不在课程标准要求范围之内的内容。
高考数学通过创新试卷结构设计和题目风格,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加基础题比例、降低初始题起点,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如新课标Ⅱ卷第8题给出的函数模型简单、基本,要求学生推断两个参数平方和的最小值。本题可以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零点的分析直接得出答案,不需要求导,不需要分类讨论,通过创新设计考查学生真实的数学能力,而不是刷题和训练的技巧。
新课标Ⅰ卷第14题、新课标Ⅱ卷第14题、全国甲卷理科第16题等题目不是考查学生记住了哪些知识点,而是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使得一些套路无用、模板失效,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现在高考的新要求。
策划:李阳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程安
记者:梁艳燕、孙小鹏、叶斯茗、杨晓彤、王诗琪、李文
摄影:马强
视频:罗雪纯、叶可可、刘哲、麦毓轩
实*生:翁安杨、易昕、叶庆琳、罗佳雯、吴蒋琳子
新高考数学一卷确实难,7省市没有看见一位同学晒出数学满分的
2022年新高考7省市高考录取线已经全部公布了;今天公布的湖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物理组特殊线降低(一本线),本科线还上涨了10多分。历史组特殊线与本科线都是上涨的趋势。
从已经公布的七个省市的高考成绩来看,没有一个同学晒出高考成绩满分的,说明今年数学考满分确实比较的难。很多高分同学的成绩都是100-120分之间,高分同学确实比较少。
湖北省公布了今年的状元成绩;物理组第一名来自华师一附中的一位宇文凯同学,总分是702分,跨越了700分大关;但是数学只有144分,历史组状元的数学成绩也只有142分。往年像这样的同学,高考数学成绩基本是满分的。今年双状元的数学成绩都没有过145分,难度是肯定的了。
今年新高考七省市中,只有湖南物理组是全面下跌的,并且幅度在20分以上;也是七省市最先公布高考成绩的,当时确实把其他省份吓到了,估计特殊线和本科线要降低的;没有想到的是其他省份还涨了分数了。山东省今年特殊线与本科线也是小幅降低的,还是比较平稳的。
今年新高考数学一卷到底有多难呢?目前看今年的几套数学高考试卷,新高考一卷应该还是最难的,其次浙江数学卷也是非常难的,只是在浙江一省,关注度没有新高考的高;还有全国乙卷的数学卷的难度也是有一点的。甲卷已经出现了很多数学满分了,难度是相对有限的。
高考数学难吗;高考数学难吗?考生回答让人心疼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考数学难吗;高考数学难吗?考生回答让人心疼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用户评论
我感觉今年的高考数学题量不多,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蛮费劲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有些人把高考数学做完之后都觉得要崩溃了,希望大家都能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数学学的时间真的太长了,考试当天还要再做难点题,简直太考验耐力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很多同学都在吐槽这次数学考卷难度高,估计得好好复*一波明年再来挑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数学确实难,我感觉自己已经用尽所有的智慧了,还是发挥没有很好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些学渣来说,当然觉得高考数学很难,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过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只要坚持努力学*,不管考试难度高低都能战胜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同学说高考数学特别烧脑,我也有点害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顺利通过高考数学考试!加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很多题都考的是变式题型,不是教科书上的直白问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相信自己,努力学*,即使数学难,也能克服困难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语文还好理解,但是数学感觉像是上了个高深的魔法秘籍一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高考数学需要不仅掌握知识点,还需灵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高中时学过很多基础的数学题,但考试时遇到一些复杂题还是卡住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数学的过程是痛苦也是快乐的,我们要沉着面对考试带来的压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发挥好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的高考数学真的太复杂了,不知道我的分数会不会很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说的是高考不仅仅是数学题那么简单,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科成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家加油,一起努力克服高考数学难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