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5-05-20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消息称,相比以往,2024年河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5分)项目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考生加分分值由10 分调减为5分。

根据河南省2021年9月发布的《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进一步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1.2024年起,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2.从2024年起,“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考生”加分分值调减为5分;从2027年起,取消此类考生加分项目。2021年至2023年,此类考生的加分分值不变,为10分。

而福建、贵州、内蒙古、湖南等省份也在今年高考中,按阶段逐步优化调整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加分政策。

2020年10月,《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2021年3月,贵州省宣布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自2022年高考起正式施行。其中,将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加分区域调整为三类,其中一类区域包括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该区域2022年至2023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原则,即申报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的考生高中阶段须在同一县(市、区、特区)具有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连续三年实际就读,加5分;2024年起,该区域取消该加分项。

二类区域包括贵阳市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遵义市赤水市、播州区、仁怀市、绥阳县、桐梓县、*水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都匀市,黔西南州兴义市,贵安新区,毕节市、铜仁市所辖非民族自治县,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022年至2023年加10分,2024年至2025年的加5分,2026年起取消该项目加分。

三类区域包括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所辖除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外的其他县(市),民族自治县,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022年至2023年加15分;2024年至2025年加10分;2026年起加5分。

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俄罗斯族等五个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根据“保留并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精准确定加分区域、群体和条件,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等原则作出调整。

内蒙古关于以上五个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改革分三步走:2021年至2023年,现有考生加10分投档政策不变;2024年至2025年,由原来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5分投档;2026年起,将自治区103个旗县(市、区)划分为A、B两类,A类地区五个少数民族考生如满足高中阶段在同一旗县(市、区)内具有完整户籍、学籍、实际就读均满三年的“三统一”要求,保留加5分投档政策,B类地区考生不再加分。

A、B两类地区是根据国家确定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实施范围,综合考量内蒙古全区各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教育发展水平划定的。其中,A类地区包括19个边境旗(市)、33个牧业旗(市)和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中,剔除重复地区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盟市所在地和计划单列市,共36个旗(市);B类地区为其他67个旗县(市、区)。

此外,《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办法》指出,2023年、2024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5分,2025年高考起加1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2023年、2024年,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面向湖南省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2023年、2024年,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面向湖南省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2023年、2024年,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以及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加3分,面向湖南省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2023年、2024年,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3分,面向湖南省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2025年高考起取消加分。

2022年8月,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0场,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张谋当时曾介绍了近年来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情况。

他当时表示,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在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和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当前,推动这项政策的调整改革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因此,这一轮改革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也就是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那些需要帮扶的学生。

张谋当时介绍称,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的教育资源已经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第二种情况,有的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第三种情况,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第四种情况,有的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即便还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区,加分分值也大幅减少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变化

截至2025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在中国仍然存在,但近年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主要变化及现状:

1. 政策调整背景 – 促进教育公平:随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进行了优化,避免加分过度导致不公平竞争。 – 区域差异缩小: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部分省份逐步缩小了加分范围或降低了加分分值。

2. 主要变化 – 加分分值逐步降低:一些省份将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分值从原来的20分逐步降低至5-10分。 – 加分范围缩小: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仅对特定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提供加分,而非所有少数民族考生。 – 取消部分群体加分:一些省份对已在教育资源较好的城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取消了加分政策。

3. 现行政策 – 加分对象:主要针对边疆、山区、牧区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 加分分值:一般为5-20分,具体分值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适用范围:加分通常适用于报考本省高校或特定院校,部分省份对报考外省高校的少数民族考生不提供加分。

4. 注意事项 – 申请流程:考生需在高考报名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本、民族证明等),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加分。 – 诚信要求: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加分的考生,将取消其高考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5. 未来趋势 – 逐步优化: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加分范围或分值可能继续缩小。 – 精准施策:未来政策可能更加精准,针对真正需要支持的少数民族考生提供帮助。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在2025年仍然存在,但经历了多次调整,加分分值和范围逐步缩小。考生需关注本省的具体政策,确保符合条件并按时提交申请。如需更详细的政策解读或具体省份的加分信息,可以进一步探讨!

河南发布今年高考5大变化,其中少数民族加分取消

新京报讯 据河南发布官微消息,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不到30天,相比往年,今年河南省高招有几大变化,一起来了解详情>>>

变化1.加分政策有变

2024年以下4类考生可获得高考加分

加20分: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加1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加5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侨眷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相比以往,少数民族加分(5分)项目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考生加分分值由10 分调减为5分。(根据我省2021年9月发布的《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又河南省进一步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1.2024年起,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2.从2024年起,“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考生”加分分值调减为5分;从2027年起,取消此类考生加分项目。2021年至2023年,此类考生的加分分值不变,为10分。”)

变化2.艺术类本科A段、B段合并

今年,我省高招艺术类专业批次分为: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和艺术专科批。其中,艺术本科提前批为使用校考成绩的院校、专业和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也就是说,考生必须要有校考合格证才能报考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为使用省统考成绩的本科院校及专业;艺术专科批为使用省统考成绩的艺术类专科院校及专业。洛阳市教育考试中心二级主任科员高冰南说,这就意味着,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不要过度依赖往年录取分数线。

去年,我省艺术本科提前批实行顺序志愿,设2个志愿,1个“学校+专业(或专业类)”为1个志愿;其余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每个批次设12个志愿。今年,艺术本科提前批设置1个院校志愿和4个专业志愿,不再设专业组。艺术本科批和专科批依旧实行平行志愿,但各设置35个志愿。“有关批次的志愿数量增加,不仅满足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多样性选择,也降低了考生滑档的概率”。高冰南说,建议考生完整填写相应批次设置的所有平行志愿,以增加自己被投档和录取的机会。

变化3.军队院校招生设35个志愿

2024年,本科提前批的军队院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设35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志愿。以往,本科提前批军队院校招生为顺序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变化4.体育类志愿数量增加

2024年,体育类专业各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每批设置的志愿数量,由去年的12个增加至35个,不设专业调剂志愿。

变化5.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取消

2024年特殊类型招生志愿,由原来的“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3类,变为“高校专项计划和高水平运动2类,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取消。

根据教育部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编辑 赵熹

用户评论

无寒

我觉得这个加分政策挺好的,这样能鼓励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努力学*,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而且考大学竞争那么激烈,多一点优势还是非常重要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支持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许多学生来自偏远地区或经济条件相对弱势,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确实可以让他们更有机会上好大学,实现人生价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我身边就有朋友是少数民族,他们为了考试真的很不容易,学*条件也远远不如我们。我觉得这种加分制度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平权一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虽然我理解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但这个加分政策是不是会显得有些过分呢?难道不觉得其他考生权益受到损害了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这种加分政策其实很两面性的,一方面确实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其他优秀学生的挫折感,毕竟所有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学*能力和竞争意识,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我觉得这个加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毕竟社会机会不平等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也需要结合其他政策来完善整个教育体系,而不是仅仅依靠这种加分策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熏染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是执行过程可能会带来很多争议,比如如何界定“少数民族”身份,如何确保公平性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想说的是,高考竞争压力已经很大了,再叠加这种加分政策,只怕会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更加焦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这篇文章写的蛮好的,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分析这个争议性话题,我以前对此不是很了解,现在看完受益匪浅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少数民族学生的确需要更多的支持,但这种政策是否会让社会产生“利益输送”的观念?这需要好好思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应该以精准扶持为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等情况制定差异化方案,真正提高学生学*能力和竞争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我觉得这个加分政策是合理的,毕竟社会各个群体的发展需要得到保障,不能让少数民族永远处于劣势!支持教育公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我个人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以及特色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分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觉得高考制度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需要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加分政策就是为了弥补他们在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上的劣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

  •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新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多省份优化调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部分教育资源均衡省份已取消 在2024年高考中,河南、福建、贵州、内蒙古、湖南等多个省份按计划优化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据微信公众号“河南发布”5月9日消息,2024年河南高考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2024—高考录取2024一览表

    高考录取2024—高考录取2024一览表

    持续更新丨2024高考各省份录取分数线今起陆续揭晓 6月23日起,2024年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教育部提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指导

    津津乐教丨高考志愿填报特别策划(一)平行志愿到底怎么填? 来源:【华声在线】 视频加载中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京 很多高考生都知道填高考志愿是按平行志愿投档,但还是不太能理解到底什么是平行志愿。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讲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一般在几月几号出、高考录取一般在几月几号出成绩

    高考录取一般在几月几号出、高考录取一般在几月几号出成绩

    广东2025年春季高考招生录取正式开始,考生3月29日起可查询结果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我省2025年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于3月27日开始。截至目前,“3+证书”本科批次已完成投档录取,共录取1823人;“3+证书”专科批次共投出11.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没有成绩单编号怎么查四六级 没有成绩单编号怎么查四六级成绩

    没有成绩单编号怎么查四六级 没有成绩单编号怎么查四六级成绩

    【成绩查询入口】成绩查询入口1http://cet.neea.edu.cn/cet/queryc.html成绩查询入口2http://cet.neea.edu.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分数线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2023年大学

    高考录取分数线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2023年大学

    2023年各高校录取投档线,助你志愿填报一臂之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期陆续公布高考成绩,紧张的高考志愿填报也将开始。 如何参考往年信息指导填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目标高校? 如何找到与成绩匹配的心仪高校? GDI智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安徽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安徽

    完整版!31省份2023年高考分数线汇总来了6月2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3年高考成绩及各批次各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至26日下午,31个省份高考分数线全部出炉。新疆分数线>>文科本科一批次:458分;本科二批次:354分。理科本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500-550分可以上的大学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500-550分可以上的大学

    2024高考各省份录取分数线今起陆续揭晓 从今天开始,多地开始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线。截至目前,上海、宁夏、云南、内蒙古已公布,详情: 上海: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03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03分(上海市高考本科成绩满分为660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分数线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大学排名26省市平均分

    高考录取分数线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大学排名26省市平均分

    官宣!这些省份公布了202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2024年全国各地多个省市高考陆续放榜,截止当前,2024年高考分数线公布的省份分别有: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手动整理如有误差请以各省份公布为主) 分数线公布后,这些省份随后也会公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
  • 高考录取咨询,高考录取咨询机构

    高考录取咨询,高考录取咨询机构

    高考录取咨询热线开通 7月6日,省招考中心开通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为0351-4862600,接听时间为录取期间的上午8:30-12:00,下午3:00-6:00。 举报电话为0351-4862917,接听时间为工作日的上午8:30-1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