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能助力自己考研,谁知这家辅导机构收完钱就频频失联,承诺的课程和服务都没能兑现,高一朋初试无果,反倒陷入了与考研机构拉扯、维权的泥淖中。
“保分班,啥也没有”“保过班,不保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高一朋有相同遭遇的46名考生聚在一起,他们都是“985考研”等几个考研辅导网店的报名考生。这几家网店背后都有王某某、禹某的身影,他们以“内部资源”“保分包过”等宣传吸引考生,通过平台外交易等方式,让考生难以退费。
据教育部统计,从2022年到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457万,474万,438万,庞大的考研人数催生了考研辅导等产业,但缺乏监管、无序竞争使考研培训行业乱象丛生,不少考生深受其害,却维权无门。
“没有任何辅导机构可以代生前期的基础学*,考研没有捷径。”从事考研辅导十多年的严叶谈到,目前考研辅导行业鱼龙混杂、无序竞争,不培训又不配合退款的机构成了行业顽疾。严叶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关注这个领域,也希望同行们尽量多做一些对考生、对整个行业有益的事情,推动整个行业更加良性发展。
“985考研”网店宣传页截图,目前该店铺仍在正常运行。 受访者供图
不保分还不退款的“保分班”
“内部资源、私密人脉,合同保障、确保高分,院系限额,欲报从速。”一家电商平台上,高一朋当初报名的那家“985考研”的网店,如此宣传“初试保分协议班”等产品,并表示“院系各有5至8个名额不等”。其“冲刺押题班”还宣称:“考前校内划重点,命中率基本可以维持95%以上。”
“保分”“限额”“私密人脉”,这些字眼无一不刺激着高一朋焦灼的神经,更关键的是,这家辅导机构负责人称刚好与高一朋报考的那所大学“有关系”。
“我专业课底子薄,当时想找个靠谱的辅导机构带我学*,而且选择保分班也算在自己心里上了个保险——反正考不上还能退费。”他说。
在网店页面客服员引导介绍下,高一朋与机构人员王某某联系上,并按照对方要求在电商平台外向其提供的支付宝账户转账。14800元的初试保分协议班费用转过去后,支付界面显示收款人却是另一个人——禹某。
2023年12月4日,高一朋报名“限额”保分班成功,“对接”老师王某某的态度却慢慢冷淡下来,甚至频频失联。高一朋零零总总收到的复*资料包括:纸质版的专业课书籍4本、数学资料3本,以及包含72节专业课视频的百度网盘链接。其中,纸质版资料书籍印有“大连某某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制定辅导用书”的字样。直到2024年3月底,报名前所承诺的课程安排、签约合同也迟迟未能兑现。
眼看着考研时间一天天逼近,高一朋的生活充满了焦虑。他申请换院校课程以及更负责的对接老师,但发现该机构负责对接所有院校课程的都是王某某……
“机构没有提供给我承诺的服务,我有权要求退课退款。”高一朋说。
进入4月,对接老师王某某大部分时间仍处于失联状态。直到4月19日,在高一朋表示要去投诉和报警时,王某某才进行回复。
对于换课和退课退费的请求,王某某只表示后续按照“第一次购买的院校课程”,为高一朋安排所报考大学的课程学*。
“我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正面回应,他总是回避关键问题。”高一朋说。
在社交平台上,高一朋遇到了有着同样遭遇的陈书。
陈书就读于一所一本理工类院校,在年级排十几名,成绩并不差。“我报的是复试基础班和复试签约保过班,双重保险,也图个心理安慰。”
陈书所报名的“南京考研专业课教育”网店,对接人也是王某某。
陈书收到的基础班资料共包含4本纸质资料,以及21节视频课程。视频课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光电检测和传感器部分的理论课程,英语听说测试,以及实验类课程。
“复试协议班,我没有收到过任何资料。”陈书说。
复试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他获取“复试内部信息”的机构老师王某某,在复试前的三四天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当时考研的同学都在说今年的复试分数线很高,我特别着急,又没有过来人帮忙分析,当时真的很崩溃。”
陈书收到的4本纸质版辅导培训资料。 受访者供图
陈书最终无缘复试,因没有收到机构提供的任何帮助,申请退款却遭拒绝。陈书告诉王某某,“如果再不回复消息,会当作诈骗报警处理”。
“课程、资料都发了,还算诈骗?退费都是后期统一处理的,我们正在对接已经过线的同学。要么你先去报(警)试试,你看算不算(诈骗)。”王某某回复。
陈书很愤怒。
“我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考上,去讹辅导机构的钱。”陈书说,如果对方按照承诺提供服务了,即便自己没有进入复试,也不会浪费精力去维权。
遭遇“退费难”的不只有高一朋和陈书。截至发稿前,记者经不完全统计,向王某某、禹某转账、报名参加“保分班”等类似课程的考生共有46名,涉及山东、江苏、湖南、四川等14个省份。
涉嫌虚假宣传的考研网店
“禹某和王某某在同一电商平台上注册了好几家考研辅导店铺。”高一朋说。
记者了解到,多名考生都是通过该电商平台上“考研班教育”“985考研”“211考研”“本校考研中心”这四家网店报名考研辅导,其背后对接人均为王某某和禹某。
查询上述四家网店的公司名称,分别对应盱眙研无忧文化用品店、盱眙财子研文化用品店、盱眙研招网文化用品店、盱眙必尚岸文化用品店,登记证照均位于江苏盱眙县。
其中,三家店铺登记证照分别对应不同的个体工商户,而“考研班教育”店铺对应登记证照是盱眙研无忧文化用品店个体工商户,法定代表人禹某。
“天眼查”内容显示,盱眙研无忧文化用品店,成立于2023年9月。2024年3月,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过程中,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及经营者住所无法与个体工商户取得联系,被盱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与此同时,在天眼查对禹某、王某某的名字同时进行搜索时可发现,二人同在南京研橙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禹某。禹某占股比例60%,王某某占股40%。2024年8月,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公司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将该公司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除此之外,上述电商平台四家店铺登记证照下方也明确说明,商家平台对店铺商家也有监管责任,要求经营者需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平台也将定期核查。目前,上述四家网店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10月6日,记者以考生身份向“985考研”店铺咨询全程班业务。客服人员建议记者留下平台外的私人联系方式,由“学长”进行详细解读,“他给你介绍的话会更清楚一些”,并表示“课程的部分内容由校内直接拿出,由上岸的学长负责答疑授课。”
高一朋与王某某的聊天截图。 受访者供图
随后,名为“大工考研班”的账号通过微信联系到记者,称今年由学姐按照本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易丢分点去开了10个专项课程,每个专项通过不同的例题去总结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在考场上面能够精准地抢分,真正做到得分为王。
至于报名付款,对方表示“网店上是原价报名,但期间是有课程报名的优惠活动,在我这边直接报名全程班的话是优惠200,同时直接赠送初试的资料”。在提及平台外交易、私下转账如何保障售后问题,工作人员回应,“在我这边优惠报名的话是有专门的收款码的”“有收款码平台”,未对售后问题直接进行回应。
看见王某某、禹某的网店还能继续“招生”,让这46名考生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
为了全力备考,多数考生选择不去追究。“不是向无良机构妥协,而是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一名考生在维权群中表示。
高一朋选择继续维权,已将相关网店及负责人诉讼至法院。“这些无良机构不拿考生当回事,我看不惯,维权这条路我要走下去。”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维权和备考,成为高一朋生活中的两条主线。
“店铺涉嫌虚假宣传,而且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看到机构所承诺的签约合同。按照相关规定,机构不仅要退还全款,还要给考生退一赔三。”高一朋的诉求很明确。
9月25日,记者询问禹某“保分”“内部资源”“私密人脉”等宣传内容是否真实,对方表示“协议分数,如果不达,按规定直接退款”,再无更多其他表述。
《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与此同时,高一朋事后经与所报考的大学联系求证,获悉该校没有推出任何的“保分”产品,也未授权任何校内教师和社会辅导机构开展校外培训。
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认为,涉事考研机构通过网店使用“内部资料、私密人脉,院系老师提供课程内容”等话语进行宣传,涉嫌虚假宣传。如果这些所谓的“内部资料”和“院系老师提供课程内容”并不真实存在,或者其效果被夸大,那么这种行为就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涉嫌虚假宣传。
遭遇退费难的考生
有考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起诉该机构,却在微信沟通中遭到了王某某的嘲讽。
“多大点人,还学会威胁了,好的不学。”王某某对一位维权的考生说,“(诉讼)主体都搞错了,你去提交(材料),我看看能怎样”。“什么都不知道,告这告那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的)钱交给这家店了吗?转账记录是吗?”“(自己)瞎搞,还特别自信。”
高一朋表示,禹某、王某某二人所涉及的上述四家机构中,“考研班教育”是给考生上课的机构,另外三家是打广告引流的店铺。三家店铺引导考生关闭平台内交易,通过微信、QQ等方式沟通,让考生通过支付宝等方式交付学费。
“如此一来,双方没有电商平台直接交易证据,且没有任何合同,起诉维权大概率会失败。”高一朋说,这也是禹某和王某某一直嘲讽考生“找错主体”的原因。
陈书保留的网店“复试签约保过班”宣传海报。受访者供图
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认为,考生下单后,机构引导退单、站外交易,通过支付宝、微信转账,可能涉嫌逃避平台监管和税收违法行为。此外,机构之前承诺会邮寄合同给考生,但实际上并未履行。这些行为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和不履行合同,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考生想要维权,周兆成表示考生首先需要收集所有与机构交易相关的证据,包括电商平台订单信息、支付宝或微信转账记录、与机构的聊天记录、课程资料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机构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其次,考生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机构存在虚假宣传、引导退单和站外交易等行为,要求平台介入并给予相应处理。
此外,考生还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举报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如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合同欺诈等。这些部门将会对机构进行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近年来,因“报过培训班”“退费难”所引发的纠纷不在少数。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法院曾于9月5日公布一则类似案例。案例中,谢某与某教育培训机构于2022年9月11日签订《学员协议(笔面班)》,协议中约定,如谢某未通过2023年某县教师编笔试,某教育培训机构承诺全额返还培训费。该合同签订后,谢某依约向某教育培训机构支付了培训费用8999元并正常参加培训。后谢某因未通过2023年某县教师编笔试,要求某教育培训机构全额返还培训费用。经多次催要未果,谢某起诉退费最终获法院支持。
法官表示,近年来,“”的培训广告屡见不鲜。所谓“保过”就是在培训合同中约定“不过退费”的条款,但实践中培训班的报名者没通过考试要求退费时往往困难重重,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尽量寻找连锁、知名的商家,充分了解经营者的市场信誉,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支付费用;另一方面,消费者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注意保留好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以便后期发生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官提醒到。
“考研没有捷径可走”
“‘保分’‘保过’这种说法的确非常地吸引人,但做出这个选择,多数还是想投机取巧、绕过规则进行非公平竞争。”从事考研辅导十余年的业内人士严叶表示,规则边缘的诉求,很可能会被利用、被欺骗。
严叶说,没有任何辅导机构可以代替大家在备考前期大量的基础学*。既然是来考研的,就要去尊重知识本身,用最实在的方式学最扎实的知识。不管是对考研院校的信息搜集,还是学*,都没有捷径可走。
“总的来说,就是要对知识有敬畏之心,也要尊重别人的经验,网上流传的同行版本已经可以满足大家合理范围内的需求。”严叶表示。
严叶介绍,市面上部分机构所推出的“保分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做资源的”“做培训的”和“纯粹博概率的”。
“保过班”“保录取”,业内把这种机构称为“做资源的”——他们通过非正常手段拿到一些院校的名额,特别是给考生在复试和调剂期间提供保录取服务。加上复试调剂阶段,考生需要快速做决策,信息又很庞杂,这个时候他们会很容易被骗。
“这种做资源的,本身的生意模式就是违背法律的,所以相对应地一定会产生风险溢价,一年只有十几个学员,但是单价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严叶告诉记者,这本身是一个灰色产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不会和学员签合同,行业内也缺乏相应的规则标准对其进行约束。考生维权艰难,加之考研的学*任务紧张,因此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花钱买教训”,不再过多追究。
但在行业内,一些打出“保分”口号的机构也会提供正常的课程培训产品,业内将这种机构称为“做培训”的。机构会根据学员的自身条件,为其选择能力范围内的目标院校,进行正常的辅导培训。比如学员有能力考211,那就选择一个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211院校,保证通过率。
与此同时,这些机构会在教研上做一些努力,不断积累培训经验的积累。可能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高一点,但如果的确能够满足考生的需求,也没有必要去彻底否定这类机构。
第三种是纯粹博概率、不用心培训又不配合退款的机构。“这也是目前行业内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严叶说,考生和家长在选择辅导机构时要擦亮双眼,不要被机构所谓的‘灰色地带’‘潜规则’灌输焦虑情绪,包括‘歧视本科’‘复试黑幕’‘漏题透题’等,国家的研究生招考总体上是越来越公平的,但是有很多的机构会通过渲染潜规则的存在,而去迎合大家对“考试存在潜规则”的刻板印象,制造恐慌。
“真的手眼通天,还不怕法律的人,其实真的已经很少了,绝大多数都是混子和骗子。”严叶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关注一下这个领域,特别是无序竞争的一些情况。也希望同行们尽量克制,尽量多做一些对考生、对整个行业有益的事情,推动整个行业更加良性地发展。”
高一朋的维权案件已进入诉讼程序,收到了法院的开庭传票。受访者供图
高一朋的维权,已经进入诉讼程序。
原定于9月25日开庭审理的“络买卖合同纠纷”案,因涉及信息庞杂,山东省海阳市法院的法官已将高一朋申请的“速裁程序”更改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开庭时间后续另行通知。
高一朋说,不管最终判决是什么结果,自己一定会踏踏实实地复*,全力以赴备战今年的研究生初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高一朋、陈书、严叶均为化名)
记者 秦冰 李英强
编辑 甘浩
校对 卢茜
私密人脉确保高分?考研培训别指望歪门邪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对考研培训乱象进行,引起舆论场上的关注。据报道,近年来,庞大的考研人数催生了考研辅导等产业,但缺乏监管、无序竞争使考研培训行业乱象丛生,不少考生深受其害,却维权无门。有些培训班用极具吸引力的广告来诱导考生报名,“内部资源、私密人脉,合同保障、确保高分,院系限额,欲报从速”之类的宣传语,也出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但其培训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不少学生交了钱,最后却感觉是被忽悠了。
一些培训机构打着“保分”的旗号,在实际操作中却不遵守承诺——既不“保分”,也不退款。受骗的考生,有的想找商家退款,却找不到当时报名的机构了;还有的考生,一度十分相信这些“保过班”,却没真正得到有效的帮助,甚至连商家承诺的复*资料都没有。以上种种情况,只是相关乱象的缩影。一些考生虽然权益受到损害,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积极维权。有考生表示:“不是向无良机构妥协,而是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这种看似“消极”的维权态度,也确实出于现实无奈。在某些商家眼中,这成了他们可以继续坑骗考生、逍遥法外的“理由”。
对此,相关监管显然不该缺位。一般来说,线下培训机构与考生签订“保过承诺”之类的合同后,就算后期出现纠纷,考生维权的难度也比较低,因为有实体门店,一些机构也不敢公然欺骗考生。但是,这次被曝光的考研培训机构,大多都在线上做生意,一旦涉嫌虚假宣传,很容易“卷铺盖走人”,考生很难展开维权活动。一些电商平台,对上线的机构门店缺乏有效的资质审查与管理能力。虽然电商平台会要求经营者需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但现实中,如果商家在经营活动中涉嫌违法违规操作,平台很难做到及时查处。因此,平台对这类现象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态度很可能滋生更加严重的不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该落实工作要求,对网络平台上的考研培训机构进行严格把关与管理。
其实,凡是打着“保过”旗号的考研培训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违法风险。我国广告法早有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等内容。至于媒体曝光的某些机构宣称有“内部人”帮忙的内容,更是触及了法律的底线。对此,广告法也有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与此同时,考生们也需要擦亮双眼,不要被一些商家的夸张广告与营销话术干扰。考研之路不易,完成升学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上岸”梦想,更不可能靠不劳而获。一些机构所谓的“保过”乃至“天价保过”的培训,本质上就是利用个别人想走捷径的心理,总想着报个培训班来获得心理安慰,其实是掉进了商家的陷阱。
说到底,考生与其盲信培训机构所谓的“内部资源”和“诀窍”,不如自己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考,用实力来参与考场上的竞争。这既是对自己的学业前途负责任的做法,也是对考研公平性的尊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四家考研培训机构涉虚假宣传,江苏盱眙县市场监管局介入
讯(记者李英强 秦冰)10月8日刊发了《不保分还不退款的“保分班”,坑惨了考研学子》一文,曝光了涉事的四家考研辅导网店及实体注册公司。16日,记者从盱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已受理学生的举报并收集相关证据。根据初查,注册登记地址在该县的这四家网店涉嫌虚假宣传,如果情节严重,将移送机关追究经营者刑事责任。
张灵、高一朋等46名考研生通过电商平台的四家网店分别报名参加考研培训,辅导机构收钱后频频失联、承诺的课程和服务没能兑现,双方退费金额起纠纷。
来自山东的考研生张灵介绍,今年3月她通过电商平台在“985考研”网店报名考研辅导,商家承诺后期开设有答疑课。依照客服要求,她向个人杨某威账号缴费1450元。事后她收到三本考研资料,以及一些考研辅导网课。承诺7月份开设的答疑课也没能兑现,她屡次从答疑课群里追问开课时间还被踢出群。
张灵要求培训机构退还考研培训课程费,对方只答应退还200元。
上述四家网店电商平台宣传网页内容显示,“内部资源、私密人脉,合同保障、确保高分,院系限额,欲报从速。”“985考研”网店还宣传有“初试保分协议班”等产品,“冲刺押题班”还宣称:“考前校内划重点,命中率基本可以维持95%以上。”
店铺宣传截图。 受访者供图
电商平台“考研班教育”“985考研”“211考研”“本校考研中心”网店显示,实体店注册登记地址位于江苏盱眙县,由盱眙县行政审批局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四家网店登记证照显示,分别对应盱眙研无忧文化用品店、盱眙财子研文化用品店、盱眙研招网文化用品店、盱眙必尚岸文化用品店。
《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张灵说,10月12日盱眙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已与其取得联系,了解报名过程、缴费渠道和金额等相关情况,并要走了相关证据。
盱眙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与张灵的交流记录显示,目前该局正收集上述网店和对应文化用品店的盗版教材,以及涉欺诈的证据,若情节严重将移送机关,追究经营者责任。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依照《立案追诉标准(二)》第75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此前消息,记者不完全统计,通过上述四家网店报名并转账参加“保分班”等类似课程考生有46名,涉及山东、江苏、湖南、四川等14个省份。分别缴费金额从200元至14800元不等。
16日,记者将此前收集到的多名考研学生缴费记录和金额证据,已转交盱眙县市场监管局。该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该局正与机关研判,上述经营者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高一朋、张灵系化名)
用户评论
想备考研了,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找辅导机构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研辅导机构那么多,都不知道哪家好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评的考研辅导机构有哪些?推荐一下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有些专业很吃香,考研竞争特别大,辅导机构帮忙会不会有用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说选考研辅导机构要看本身的学*情况和需求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人分享一下自己考研用过哪家辅导机构的体验呀?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有线上线下结合的考研辅导机构,这样会不会更方便一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研辅导机构收费普遍比较高吗?预算有限的我有点担心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研备考需要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辅导机构可以帮助提高学*效率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了解一下不同考研辅导机构的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考研辅导机构口碑好、效果比较好?可以推荐给我一些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考研辅导机构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研辅导机构的课后服务怎么样,后期还有帮助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适合不同学*风格的考研辅导机构可以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考研辅导机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找几家口碑比较好的考研辅导机构进行对比了解一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考研氛围越来越浓,确实很多人都选择去考研辅导机构提升竞争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说考研辅导机构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学*压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