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考不难还因为其历年真题每年重复度很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把真题研究透了能够较大程度提高考试通过率。通过我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发现自考的真题利用价值较高,很多重点知识点都是反复出现,可能去年是以多选题考查,今年考的是简答题,但考核的知识点都是同一知识点。真题利用好了,通过考试也就不那么难了,复*起来也有方向。
和专升本相比,自考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考试次数的限制,可以一直参加考试,直到所有课程全部通过就可以领取,不像专升本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自考相对来说也是不难的,只要你用心准备,花个2-3年时间认真复*备考,大多可以拿到本科院校的毕业证。
自考真的难吗?如果你真正用心去准备,其实自考不难。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考几乎没有超纲的知识点,考题都来源于指定教材,大多数能找到原文出处;二是自考的历年真题重复度很高,把真题认真研究透了能够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三是自考无次数限制,可以一直参加考试,直到所有课程通过考核即可领取。当然,虽然说自考不难,但要想要顺利通过自考其实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尤其是对于社会在职考生可能要同时兼顾工作、家庭和学业三方面,必须要做出较大努力和付出才行。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你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自考,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为未来发展赢得更多机会。
我是爱聊教育话题的高校老师,期待与大家共同交流。
自考历年考试难度揭秘!通过率这么低是真的吗?
自考历年考试难度大揭秘!
历年自考难度介绍
经常会有很多同学道听途说的自考通过率过低而判断自考难度很高,但事实是,每年都有大部分考生顺利申请到自考毕业证。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学*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也就是自考的同学们追求的60分及格。
这里要注意,自考本不是排名竞争的考试,并且福建考生已通过的成绩长期保留,对于自考生来说,不仅试错机会多,而且并不受到所谓通关率的影响,因此想要报考的同学们千万不要被一些放大的无用的数据骗了,只要你想参与自考报名,做好自己的复*工作一定是可以上岸的。
影响自考试卷难度因素
01
考试大纲内容
自学考试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了课程自学和考试的内容、范围及有关要求,使考试标准具体化,同时一般附有考试试题题型。
02
知识点要求的不同
自考大纲将知识点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掌握层次
1.识记一般是比较细碎的知识点,而且是本章节相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一般多以选择填空小题出现,所以需要精准记忆
2.理解性知识点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属于块状知识,也比较适合出简答题。一般每个知识点会有若干标题,然后对标题进行拓展解释,记忆这部分内容,对标题准确记忆,正文内容理解即可
3.应用属于概括性知识点,在考试中多以论述的形式出现,答案可能不在书上某一个地方,而是需要各个部分前后综合,这个就考察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系统把握。
传说中的10%通过率是真的吗?
通过率可以反应考试的难易程度,但10-30%自考通过率并不真实,原因很简单:
参加过自考的同学都知道,一个考场30个人,去掉10个没来的,再去掉6-7个睡大觉的,剩下10几个同学有一半没有复*来碰运气的,真正考试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因此在这种考试环境下,是不是觉得我们只要肯花时间努力一下,上岸真的不难呢?
听听自考前辈怎么说:其实“自考考试真一点都不难!”
自考新生们总问一个问题:自考难不难?大部分自考生们都会回答:难!
我心想,难就对了!因为难,所以含金量高;因为难,所以社会认可度更高。
自考难吗?确实有点难…但是,这个“难”不在考试,在“平时”。在此,小编总结了自考中最“难”的3点:
刚接触自考那会儿,什么都不懂。自考报名需要什么条件?自考有哪些专业和院校?自考要考哪些内容?一无所知。秉承着“有事找度娘”的信念,在网上暴风检索。结果就得到了一堆广告:(如果现在有自考考试问题——欢迎请在本文下方留言)
自考不同于小初高,它没有班、没有任课老师、没有面授辅导、没有课后作业。总归一句话,自考靠自觉,拿证靠坚持。自学对于学生党还好,但对于上班族就比较头疼了,每天上完班还需要复*。
有人说:我听朋友说自考很难,考不过,我也不敢考了。有的人表面上喊着自考难,实际上连一本书都没看完。要说自考学*难,无非就是时间难安排。有心人平均每天学*1~2个小时足矣。平时没有时间,周末学*也可以。但如果你一分钟都不想用来学*,那还是不用自考了。
学*难≠考试难。看书,做题。把近五年的真题试卷都做了一遍。考试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一道10分大题是原题。这种要求如果还说考试难的话,那选择自考是来开玩笑的吗?
解决方法:学*没有捷径,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任何事情,都是贵在坚持。不坚持,就拿不到学历;不坚持,就达不到目标。想要拿到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文凭,就必然要付出努力。
别人本科生“三年高考,四年读本”才拿到的本科文凭;不操心、不学*、不花钱,就想在1年的时间内,拿到同样国家认可的文凭?是来开玩笑的吧?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就行:
别人都快研究生毕业了,你还没考到本科;
别人都买房成家了,你还是负债的单身狗;
别人都事业有成了,你还在为五斗米折腰;
想想未来跟孩子说:你看别人家小明学*成绩那么好,你怎么成绩这么差?!
而孩子反驳说:因为别人家的妈妈(爸爸)都是本科硕士生,我的妈妈(爸爸)没有学历。
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自考生提前放弃复*,准备直接考试。然而,自考作为含金量最高的国家成人教育模式,我们用心想一想就知道,它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就能通过的。
自考生中,已参加工作者居多。很多考生可能觉得自己学*能力不足或者认为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逐渐衰退,无法通过考试,尤其是一些较难科目的考核。
虽然有难度,但是我们不应该逃避,我们应该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每当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不断重复对自己念叨有信心的词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高效学*方法叫做25分钟工作法。
具体内容是列出想要执行的任务,然后将时钟设为25分钟,专注于学*,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的5分钟休息。
要提醒的是设定时间和休息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不是固定25分钟与5分钟,这个可以根据你的学**惯来自由确定。
首先25分钟工作法简单,易学易用,是最适合时间管理初学者的工作方法。
其次可以提升自己的效率和专注力,通过对25分钟工作法的记录以及分析,可以更加精确的感知时间。
从而帮助自己再次制定计划时,更加准确地规划自己的时间,从而确保每日的计划可完成。
1.量化自己的学*目标
2.根据大纲泛读教材,找准考试重点
3.依次熟悉题型
4.分析标准答案
5.做历年真题,了解分值
学*的过程中可以给予自己一些“糖果奖励”比如:
01.认真学完某一章节,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
02.坚持一周每晚学*2个小时,奖励自己下馆子搓一顿
03.4月份考试科目全过,奖励自己一部iPhone
用户评论
想问一下,自考本科真的很难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自考本科需要自己看书自学,压力是不是很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在考虑报考自考本科,但担心自己的学*能力够不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做过自考本科考试的,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只要认真备考,自考本科应该还是 achievable 的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个朋友是通过自考本科的,他说难度确实不大,主要在于坚持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自考本科考试范围很广,需要背多少书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一般,还想考自考本科,这比较合适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人都选择自考本科了,它的含金量怎么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自考本科的证书认可度还是挺高的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自考本科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问自考本科需要多久才能毕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只要时间安排好,应该可以兼顾工作和学*,考自考本科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参加自考本科考试,但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准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有很多自考辅导班吗?听说效果挺不错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每个科目的考试难度都不一样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看一些论坛里有人说自考很累,是真的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一下,过自考本科考试之后,我能去上岸工作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里人都建议我考自考本科,我该怎么考虑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