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软科2021中国排名(软科中国高校排名)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软科为了更客观立体的反映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在中国大学排名学科水平模块中,提出了学科精度这一评价维度。学科精度,即学校拥有的优势学科数量占学校全部在建学科点的比例,是高校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
基于,软科单独制作了学科精度排名,帮助读者了解高校的优势学科占比情况。在这个“学科为王”的时代,谁才是真正的“高精尖”大学呢?
排名方法
学科精度是的35个评价维度之一,归属于学科水平模块。排名对象是被纳入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且有学术型硕士点的高校(不含艺术类高校)。
学科精度维度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如下:
指标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
排名结果
2021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中,北京大学以29.6的学科精度得分继续领跑全国,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浙江大学位居第3。排名4-10位的高校分别是中国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科精度排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高精尖”大学的排列格局。
按高校类型看,Top100中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占据了绝对大头,两者各有29所入围,合计入围院校数量达到了58所。这颠覆了不少人对综合类大学的认知,原本以为综合类大学是“大而全”,实际上很多高水平的综合类大学是“博而精”。
按首轮“双一流”建设层次看,Top100中“双非”院校仅有19所,绝大部分都是“双一流”高校。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双一流”高校的确是实力强悍、实至名归。
按地域分布看,“北上广苏”是“高精尖”大学的主要根据地,这也反映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布局的基本盘没有发生变化。Top100中,北上广苏合计有53所高校入围,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北京有24所,江苏有15所,上海有10所,广东有7所。
“高精尖”院校大盘点
随着“学科为王”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进行单独的学科精度排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高校盲目扩并和增设学科,同时也能够鼓励各层次院校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增强高校对顶尖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关注度。那么,今年有哪些“高精尖”大学表现出色呢?
综合类高校稳居头魁
入围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Top 100的高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实力。而Top 10里的高校更是顶尖中的顶尖。
从今年的排名来看,综合类大学依旧稳居头魁,排名1-5位的均为综合类院校,Top 10中综合类院校占据了8席,彰显了顶级高校“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国大学素来以法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享誉大江南北,在今年的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中位列第4,较去年提升1名,取得了十分不俗的名次。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4个学科获得A类评价,其中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9个学科获评A+。今年9月初,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了强化学科重点建设的主旨主线,再次强调将在提升理论原创性、学科国际性、学术引领性等方面下功夫。可以预见,在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和未来第五轮学科评估,定将取得不俗的成绩。
南京大学(来源:学校官微)
南京大学今年表现同样亮眼,学科精度全国第7,较去年上升1名。能在Top 10的激烈竞争中力争上游,实属不易,展示出了南京大学深厚的学科底蕴。南大作为百年学府,坐落于六朝古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收获21个A类学科评价。其中天文学、地质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个学科获评A+,中国史、物理学等11个学科获评A,理论经济学、法学等7个学科获评A-。
近年来,南京大学立足高水平学科生态体系和基础研究优势,将双一流建设同国家战略需求对接,持续深化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研新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南大方案”。当下,学校正朝着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宏伟目标前进。
行业特色类院校多点开花
综合类院校凭借深厚的底蕴,在学科建设上纵横捭阖;行业特色类院校同样凭借术业有专攻,在学科精度上做到了顶尖。在今年学科精度排名中,就有行业特色类高校表现出色,不仅多点开花,有的高校甚至力压众多综合类高校而身居Top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今年的学科精度排名中位列第6,展现出了不俗实力。作为一所医药类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虽然学科规模有限,但长期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3个入选学科全部获得A+的成绩(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在保持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同时,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动对接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沿领域,提高中医药源头创新和交叉转化能力。在今年8月公布的2021年度自科基金集中受理项目评审结果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共获资助项目147项,总直接经费6773.7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刷新以往成绩,继续在中医药行业保持领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源:学校官微)
财经类院校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学科精度排名25位,位列所有财经类院校的首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历来以“多金”著称,学科门类虽算不上多,却拥有不少的一流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和法学4个学科跻身A类。
9月19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建校70周年的庆祝大会。在会上,校长夏再次强调,贸大将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最新态势,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学术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在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低碳与能源经济、全球价值链等新兴交叉学科上展现新作为。期待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语言类高校里的佼佼者,在今年学科精度排名中位列43名。
建校七十多年来,上外致力于在外国语言文学等相关领域深耕和开拓,真正实现了把优势学科做大、做强,是全国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评A+。如今,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上外正致力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来源:学校官微)
政法类院校中,西南政法大学今年表现十分亮眼,学科精度排名45位,较去年提升了23名,在政法类院校中排名第一,也是所有“双非”高校中排名最高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法学学科共同入围A级学科,成为重庆市唯一入围A级的学科。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的进步有目共睹。2017年,西南政法大学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经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如今,西南政法大学正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部分“双非”高校表现突出
在今年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Top 100中,部分“双非”高校表现突出。19所上榜“双非”院校里,除了上文提到的西南政法大学,来自广东的深圳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表现也十分亮眼。
深圳大学(来源:学校官网)
深圳大学是今年19所上榜“双非”院校中唯一一所综合类高校,学科精度排名位列70位。综合类的“双非”高校能够在学科精度取得这样的成绩,甚至领先不少“双一流”高校,值得称赞。这也得益于深圳大学近年来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
2021年4月,在深圳大学“十四五”规划论证会上,“以打造学科高峰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主线”成为深圳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从改革之子到创新尖兵,未来的“深大速度”仍然值得期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来源:学校官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学科精度排名68位,较去年提升了25名,是所有连续两年上榜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Top 100高校中,名次提升最多的学校。作为一所语言类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学科门类并不占优势,但鲜明的国际化特色,让学校成为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基地。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获评A,显示出了不俗的实力。目前,学校拥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
学科为王 精益求精
随着“双一流”建设愈发注重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高校若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学科布局上有所取舍。是突出学科自身特色,注重内涵建设?还是广撒网式布局学科,扩大学校影响力和人才培养规模?学科精度是一个绝佳的参考维度,帮助学校拿捏两边的力度,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学科为王”的时代,高校追求“高精尖”,在学科精度上力争精益求精,已成为大势所趋。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学科精度这个概念会被更多人所熟知和使用,为判断高校的学科水准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12个工科世界第一,网友:全是不吃香的|软科2021学科排名
子豪 梦晨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出炉。
△图源:软科
此次排名,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5大领域,共54个学科,上榜高校共1800余所,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大学仍然领先,上榜高校数326所,囊括了30个学科冠军,学科上榜总次数达4782次,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中国内地位列世界第二,共有272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2470次。
与去年(253所、2220次)相比,两项数据均有显著提升,分别增加7.5%和11.3%。
其中,中国内地世界排名第一的学科,比去年又增加2个,共计12个。
可以明显看到,12个冠军学科均为工程学科,延续了往年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工程和能源科学与工程,在今年的排名中上升至学科世界第一。
西安电子科大通信工程,在今年的榜单中赶超清华,拿下世界第一,清华大学该学科的排名居世界第二;
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今年排在了北京交通大学之前。
从内地高校上榜学科数的角度看,中山大学上榜总共49个学科,与去年比增加4个,超过北大排名第一。
清华大学在前10名学科数中增加1个达到14个,保持第一。
△来源:软科
从增长情况来看,南方科技大学与去年相比多了8个学科上榜,增长数量较多的一共有12所。
“双非”学校中深圳大学排名最靠前,有24个学科上榜,排名第27。
从学科的角度,中国高校的工科在世界范围内实力强劲。
总共22个学科中除了有12个排名第一,另外10个学科也都进入前十。
其中,航空航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仪器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这6个学科更是实现“霸榜”。
而美国霸榜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电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科中,中国高校有两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十,分别是中科大的化学,排名第7;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排名第9。
北大在数学上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41。清华在物理学上国内排名第一,国际排名26。
理科基础学科上世界排名前3的学校基本没有变化,只有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新晋第2名,将去年第3的东京大学挤了下去。
医学和生命科学中,5所学校的农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进入世界前十。
社会科学中,中山大学的旅游休闲管理、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学进入世界前十。
这样一个学科榜单,是怎么排出来的呢?
首先,此次排名的对象,是在2015至2019年间发表一定学科论文数的大学。
不同学科的发文阈值、指标权重系数,都有所不同。
比如,物理学和临床医学的发文阈值最高,要求达到300,而矿业工程、公共管理等学科则是25。
具体来说,各项指标及其定义和权重系数,分别是:
重要期刊论文数(Q1):统计过去5年(2015-2019,下同)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且位于Q1分区(期刊影响因子前25%)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数。权重系数范围是100~200。
论文标准化影响力(CNCI):过去5年,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同出版年、同学科、同文献类型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比值的平均值。权重系数为50或100。
国际合作论文比例(IC):过去5年,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中,有国外机构地址的论文比例。权重系数为10或20。
顶尖期刊论文数(Top):过去5年在相应学科顶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权重系数为0或100。
教师或权威奖项数(Award):教师1981年以来,获得本学科最权威的国际奖项的折合数。年代最近,权重越大,2011~2019年权重为最大,为100%,每次推十年,权重递减25%。
各大学的学科得分计算方法是:
先计算该大学每项指标的得分:大学在一项指标上的数值,除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开根号后再乘以100;
然后,将各指标得分除以100,乘以相应权重后进行累加,最终得到该校总分。
这份榜单中的12个冠军学科,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很多网友为文科专业感到遗憾:
(12个学科里)没有一个文史哲。
不过,就“文史哲”来说,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小的差异,也很难进行比较吧……
还有网友发现,这12所高校中,竟然没有“千生一院士”的中科大。
此外,也有人指出:这12个学科,都不咋吃香……
对于排名世界第一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知乎用户@与过去的诀别,就直言:
如果这个世界第一,拿到的待遇,不能比学校的其他专业高出一个档次。那这个世界第一就毫无意义。我不选科研实力世界第一的学科,我想学最赚钱的,哪怕世界排名倒数。
那么,你的专业上榜了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参考链接:[1]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rankings/gras/2021/RS0101[2]https://mp.weixin.qq.com/s/QQl_2_GHI9XjIJCjMrk1rQ[3]https://mp.weixin.qq.com/s/EQiou-CmZhqpykJYIy8zIA[4]知乎授权回答@与过去的诀别: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491304/answer/1909266876
— 完 —
用户评论
看到这个排名了,感觉很多学校确实实力都很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年都要关注一下这个排名,看看自己心仪的学校表现怎么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排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但不能一概而论啊,还是要看个人兴趣和适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软科排名还是比较权威的,对很多院校都有评价标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未来中国高校能够更加进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排名都只是参考依据,最重要还是自己努力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今年哪些学校排名提升了?快告诉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十分乐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有些大学和去年相比变化挺大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对想报考高校的学生很有帮助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关注一些热门专业在软科排行榜上的表现怎么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些排名能够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ランキング是参考依据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今年哪个大学的排名最高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很有教育意义,能够让人了解中国的高校发展状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软科排名对于了解国内高校实力有一定的作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很多学生都很关注这个排名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看重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除了这个排名,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评价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