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招生简章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道客巴巴

2024-11-2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道客巴巴,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技法点拨】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把握住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找准说明对象的方法,一是看题目,二是抓首括句或中心句,三是要抓住所说对象的特征。

(二)弄清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三)掌握说明的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8种:

1.举例子;2.分类别;3.列数据;4.作比较;5.下定义;6.打比方;7.画图表;8.作诠释。

(四)理清说明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都要求准确无误。

【中考典例】

(2018年陕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的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2.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

(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3.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比如,大西洋中脊的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的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试题解析】

1.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⑤段“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第⑥段“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第⑦段“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裂谷的特殊结构”等句作为答案。

2.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只不过”的本义:仅仅;语境义: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和研究的;而“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不是完全对称的,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比如,大西洋中脊的裂谷非常巨大”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就是标志性词语。“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等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西洋中脊的裂谷非常巨大……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的裂谷只有……”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回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4. C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A原文是“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注意是“再次确认”,不是“再次发现”。B原文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选项“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顺序错误。D原文是“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注意有“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而选项则没有。

【参考答案】

1.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裂谷。

2.(1)“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2)“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3.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4.C

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真题答案)

(一)植物也有语言

18.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

19. “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0. 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能发出不同的“语言”。

21. 示例: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很多场景都得到应用和推广。比如出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你通过手机打开相应的APP,再点开它的“扫一扫”功能,然后对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打开了。

【18题详解】

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一定要判断有几种说明方法,接着考虑是什么说明方法,最后按照相应说明方法的解答思路作答。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植物有语言吗?;第②段列举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说明,得出植物是有语言的结论。思路:所用说明方法+其作用。据此作答即可。

【19题详解】

考查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先明确观点“不能”;再直接理解加点词“往往”的意思(表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时常或经常发生的情况),然后结合句子分析“往往”在句子中所体现的作用(说明植物发生与环境变化有关);接着再假设删除“往往”之后的表达效果,对比实际情况,判定删除与事实不符;最后加上一句套话“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样使答案更加完整。

【20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美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看清标题,找准文章各段的中心句,注意文段起到的“起承转合”作用的关键词,通过梳理各段大意进行筛选概括。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植物有语言吗?;第②段列举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说明,得出植物是有语言的结论;第③段说明植物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④段说明不同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第⑤段说明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喜怒哀乐的感情反应。据此提取要点,组织答案即可。

【21题详解】

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者理清题干要求,两者结合联系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作答。注意语言得体,语句通顺,符合题意。文章主要说明了植物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的,题干中“植物活性翻译机”就是根据植物也有语言这个特性发明的,生活的扫码功能也可以看成是受“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启示研究出来的,所以在作答时侧重科技智能这块的内容也是很切合实际的。

(二)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20.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息技术。

21. 不能删去。“目前”表“时间限制”,如果删去就成了“在任何时候全息摄影术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 举例子。列举了我国发行的邮折上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全息立体照片的事例,具体明确地说明了全息照片具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的特点,进而说明了全息技术越来越成熟,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23. 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做答。从内容上看,《钢铁侠》及《星球大战》这两个电影,贴近生活,有吸引读者的作用;从结构上看,作者是想通过这两部电影中出现的一些高科技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息技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目前”表示当前,对时间进行了限制,如果将“目前”删去,那就表示全息摄影术在过去也已经广泛应用,这与本文所要说明的内容不符,不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可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该事例写出了“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也说明观点,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第②段“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可知A项错误。由原文第⑨段“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可知B项错误;C项正确,从文中“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这句话得出。原文第③段“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分析,D项说法错误。故选C。

(三)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13. (1)使用“沉睡”休眠的方法来对付冬寒(答“进入休眠状态,减少物质和能量消耗”或“蓄积物质和能量,减少消耗”也可);(2)形成“甲胄”——木栓层,保护它们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3)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14.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北方的梨树和松树的针叶这两个例子,准确、鲜明地说明了“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这一特点。

15. 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16. 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可以搜集到耐寒植物过冬的方法有:“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据此概括作答。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该句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据此理解作答。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这类试题,通常以加点词为中心小范围地在上下文寻找即可。“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句中“这样”指的是上文提到的“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据此作答。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总体感悟和理解。D:这篇文章是用逻辑顺序说明的,而不是时间顺序。故选D。

(四)5G,连接美好未来

14. 通过写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后使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5G网络技术,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

15. (1)不能,“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若删去则变成手术画面没有延迟,说法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涌现”指的是人或事大量的出现,写出了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大量出现新兴业态,体现了5G产业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

16. 作比较、列数字。列出了20、25等数字并将5G的网络速度与4G的网络速度进行比较,准确具体、突出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

17. (1)网络速度快;(2)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延迟;(3)信号无处不在;(4)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开头段落具有吸引读者、点明标题、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从“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来看,作者通过游客使用5G观赏樱花更方便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5G技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5题详解】

(1)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色,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这两方面来回答。从表层义看,“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从深层义看,说明了5G网络具有低延迟的特点,如果将“几乎”删去,就变成了5G网络没有延迟,与原文内容不符。故不能删去“几乎”。

(2)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回答。从表层义看,“涌现”指人或事大量出现;从深层义看,“涌现”一词写出了5G技术“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随着5G技术的兴起,会出现很多其他的新兴产业。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这句话可知,该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5G网络与4G网络进行比较;从“”这句话可知,该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通过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从“。”、“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等句子中,可以概括出5G网络具有速度快、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延迟、信号无处不在、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

(五)小满

14. 逻辑顺序。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小满时小麦的生长特点;小满时的气候特点;小满时农事的特点。

15. 说明方法:①列数字,如“今年小满交芾时刻为5月20月22时36分”。作用: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②下定义,如“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作用:更科学、史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③引用说明,如“古书称‘四月中,小者,物质于此小得盈满’”。作用: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权威性

16. 不能删,“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 (l)惊蛰 (2)清明 (3)霜降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通常使用逻辑顺序。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如文章第②段“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是引用古书的记载,是属于“引用”或“引资料”,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有趣。​再如“今年小满交芾时刻为5月20月22时36分”。是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16题详解】

本题考査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把握能力。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平实,有的生动。解答此类题目,须整体感知全文,从内容和效果方面作答。“渐次”意思是依次,意思是说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这样更符合实际,表现我国幅员辽阔,天气变化不可能是一致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中@~国教育出#&版*网]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由“蛰虫苏醒来”可知是“惊蛰”;由“种瓜点豆好时辰”结合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可知是“清明”节气;由“结冰又结霜”可知是“霜降”。

(六)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16. D

17. 大约有五种:并列、辅助、矛盾式、补充式和引申式。

18. 不能删。“大多数情况”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联系,但不排除没有联系的情况存在。如果去掉,则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9.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第㉑段举苏轼别号的来历这个例子,具体说明了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特点。(或:第㉒段列举王维和柳宗元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别号“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来取;第㉓段列举“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等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被冠的‘谥号’‘庙号’也是一种别号”。)

【16题详解】

A“女性没有”错。原文是“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黛玉答曰:“无字。”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B“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就很好地避开了这些禁忌”错,没有避开。原文是“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C“而‘字’只用于平辈间称呼”错。原文是“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17题详解】

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此题比较容易,可直接提取“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这部分的第2段首个词语“并列”,第3段首个词语“辅助”,第4段首个短语“矛盾式”,第5段首个短语“补充式”,第6段首个短语“引申式”作为答案。

【18题详解】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意思就是大部分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意味着还存在很多别的特殊的状况,不能一概而论。只是在这个条件下成立。语境义:通常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去掉则变成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了。这样就不实事求是了。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19题详解】

用户评论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哇,要学*初中水平的说明文阅读题啊?好刺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感觉最近考试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题型,希望能看一下答案参考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道客巴巴上资源真丰富,总是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说明文阅读题最怕不知道怎么去解读作者的意图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初中阶段读说明文的技巧确实很重要,以后要用到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答案出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对比一下自己的做法,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完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这类的练*题真是非常有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我比较擅长分析文章结构,但是遇到复杂题目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久爱不厌

希望解答能很详细,方便我理解不同的答题技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每天坚持阅读和做练*题,或许以后也能成为说明文小达人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感觉这种类型的知识点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希望能多练*几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初中阶段也逐渐对文章类型要求更高了,越来越难。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要做到能独立解读作者的意思,真是一个挑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比较喜欢道客巴巴这类的平台,可以找到很多学*资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下次考试的时候可一定要用上这些技巧去解答题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这个题目看起来很有难度,不过我相信只要认真阅读和理解就能做出来!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这道题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吧~我要好好练*一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

  •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道客巴巴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道客巴巴

    【技法点拨】(一)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文阅读,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把握住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找准说明对象的方法,一是看题目,二是抓首括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西安考研最新消息、西安考研时间2021具体时间

    西安考研最新消息、西安考研时间2021具体时间

    针对这些情况,12月21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2年陕西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公告称,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分类处置”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一校一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赣州中考成绩查询—赣州中考成绩查询时间

    赣州中考成绩查询—赣州中考成绩查询时间

    你的查分系统崩溃了吗?还没查到成绩的学生不要着急大家最关心的焦点问题来了:今年的南昌中考最高分↓↓724分(按未加分成绩)考试成绩公布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填志愿了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考研辅导班排名、考研辅导班排名准不准

    考研辅导班排名、考研辅导班排名准不准

    在2024年考研辅导班排名中,众凯教育占据了重要位置。众凯教育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MBA、MPA、MPAcc、MEM等管理类研究生考前辅导。众凯教育在上海、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贵州公务员考试论坛 贵州公务员论坛吧

    贵州公务员考试论坛 贵州公务员论坛吧

    4月10日,记者从贵州省公务员局获悉,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同意贵州省在贵阳市、遵义市、贵安新区的7家聘任机关筛选确定8个聘任职位,开展首次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公开招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陕西中考答案、陕西中考数学真题电子版

    陕西中考答案、陕西中考数学真题电子版

    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2021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高考艺术类专业;艺术类考生有哪些专业好就业

    高考艺术类专业;艺术类考生有哪些专业好就业

    1、艺术学理论类艺术史论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外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级文化部门、美术馆、博物馆,以及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财务管理就业方向-女生十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财务管理就业方向-女生十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企业:各类企业都需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来处理财务事务,如财务规划、预算控制、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可从事财务分析、资金管理、投资决策等工作。金融机构:、证券公司、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100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100

    注:本文不包含大类专业或实验班中招生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排名数据仅展示以“智能车辆工程”名称直接招生的大学。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比较好的一本大学是湖南大学。这些大学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
  • 英语四级答案2021—英语四级答案2021年12月第二套

    英语四级答案2021—英语四级答案2021年12月第二套

    四级真题答案何时可查分?何时可查分?四六级考试官网在此前的通知中提到:6月四六级考试成绩计划于8月底公布。具体日期目前暂未公布,大话校园也会密切关注相关动态,请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