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省大学排名,安徽省大学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南京大学:全国第6名
2. 东南大学:全国第13名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第36名
4. 南京理工大学:全国第37名
5. 苏州大学:全国第43名
6. 南京农业大学:全国第49名
7. 南京师范大学:全国第52名
8. 中国矿业大学:全国第54名
9. 江南大学:全国第55名
10. 河海大学:全国第 65名
11. 江苏大学:全国第80名
12. 扬州大学:全国第82名
13. 南京邮电大学:全国第85名
14. 南京工业大学:全国第89名
15. 南京农业大学:全国第93名
为什么江苏被称之为“苏大强”?不仅经济强,大学实力也强。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江苏省的大学,确确实实称得上强校。全国39所985大学,江苏省就有2所。全国120多所211大学,江苏省就有11所。、而全国百强大学,江苏省一共有15所。
而且,排行榜显示,江苏省不仅211大学实力强,一部分非211大学的实力同样非常强悍。比如,江苏大学这所大学,很多同学觉得肯定是211大学。因为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江苏大学的排名是全国第80名,进入了全国80强大学。一般情况下,位于这个期间的大学都是211大学。但江苏大学虽然是一所省字头大学,办学地址并不在江苏南京,而是在江苏镇江,属于是一所双非大学。以一所双非大学之名,成为了全国大学80强,让一部分985大学和211大学都感到汗颜,这就是江苏大学的实力和底气。
在这15所全国百强大学中,江苏省还有6所大学进入了全国大学50强,其中包括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两所985大学,也包括南航南里苏大这样的211大学。因此,江苏省大学的实力阵容,真的很整齐。报考江苏省的大学,选择真的很多。高考填志愿,你会选择江苏省的大学吗?
江苏高校格局2025:江苏高校排名以及优势
一、金字塔梯队:从顶尖到特色的立体矩阵 2025年校友会与软科等多维度排名显示,江苏高等教育已形成「两极四翼」的发展格局。南京大学(全国第7)、东南大学(全国第21)作为985双雄,构成第一梯队的「学术核」,前者以文理基础学科见长,后者在工科领域持续领跑,两校在泰晤士世界排名中分别位列65强与301-350区间,成为江苏高教的国际名片。
第二梯队由8所211高校与新晋双一流组成:南京理工(兵器科学)、南航(航空航天)延续行业特色,苏州大学(材料科学ESI前1‰)凭借地域优势崛起,南京医科(全国医科第4)、南农(农业科学全球前50)则在细分领域形成垄断。
值得注意的是,河海大学水利工程连续五年软科世界第一,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扬州大学兽医学的ESI排名均进入全球前1%,构成特色学科「护城河」。
第三梯队呈现「百花齐放」:南京邮电(信息学科)、南工大(化工)、南林(林业工程)等行业强校依托产业转型突破,南通大学神经科学、常州大学石化工程等学科实现ESI前1%的突破,地方高校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特色突围」。
二、错位发展:13市的高教生态拼图
南京作为「高教心脏」,集聚53所本科高校,其中12所进入全国百强。河西走廊的河海、南航、南理工构成「工科三角」,仙林大学城的南大仙林校区与南师大形成文理互补,江北新区的南工大、南信大(气象学科全球第6)则承载着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数据显示,南京高校横向科研经费占全省42%,校地共建的12个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超3000家。
苏南三市走出差异化路径:
苏州以「大院大所」战略破局,西交利物浦(中外合作第2)、昆山杜克(全球健康研究)与苏州大学形成「国际+本土」双轮驱动,纳米材料、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经费突破20亿元;无锡依托江南大学食品工程,打造全国首个「未来食品谷」;常州工学院紧扣「新能源之都」定位,光伏产业学院订单班覆盖70%学生,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超85%。
苏中苏北则以「特色牌」追赶:扬州大学农牧学科支撑里下河农业区发展,徐州医科大学学全国前三,连云港江苏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发填补苏北空白,宿迁学院「电商产业学院」助力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这种「南京极化—苏南协同—苏北特色」的布局,使江苏成为全国唯一所有设区市拥有本科高校的省份。
三、职教突围:
产教融合的江苏样本 在高职与职业本科领域,江苏构建了「双高计划」矩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第3)的智能制造、江苏经贸(全国第3)的现代商贸、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全国职业本科第13)的轨道交通,形成「专科—本科—硕士」贯通培养体系。
2025年数据显示,全省高职院校与8700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半年就业率98.2%,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89%。
民办教育同样亮眼: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全国民办第13)的车辆工程、南京传媒学院的影视制作,依托母体资源实现「特色民办」突破,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公办本科。
四、未来定位:
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跃迁 当前江苏正以「双一流」动态调整为契机,推动「分类发展」: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冲刺世界一流,行业特色高校聚焦学科尖峰,地方院校强化产教融合。
泰晤士2025年排名显示,江苏14所高校进入世界千强,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全省A类学科达58个,覆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
省教育厅规划显示,到2027年将建成10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推动50所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这种「学术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闭环,正在让江苏高教从「人才输出地」转向「创新策源地」。
OK,关于江苏省大学排名,安徽省大学排名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想了解下今年各个大学的招生政策,这两届排名有没有参考意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徽这边比较看重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有没有考虑地域因素影响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苏省那边的名校挺多的啊,哪个大学最适合经济类专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报考工程学的,对安徽省的大学了解比较少,可以问问哪些学校比较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项比较注重什么领域的研究成果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苏和安徽这边有什么不同特色高校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排名中,各个学科的分数权重是怎么计算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学*美术,有没有好大学推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看重学校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服务设施怎么样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申请毕业研究项目的学子来说,哪个省的大学优势更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年的大学排名有什么变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江苏和安徽这边在热门专业的招生情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是根据学生评价来的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哪个省的大学更容易进入中国顶尖的名校排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考虑未来发展前景,哪个省的高校更值得选择 ?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两省之间在教育体制方面有什么差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是哪一家权威机构发布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江苏和安徽高校最新的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介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