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台山卫校招生电话号码(江门卫校中专招生要求)

北京教育考试院 2024-06-01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台山卫校招生*号码(江门卫校中专招生要求)相关的问题,今天,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山卫校招生*号码是0750-5522439。

台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的招生办联系*是:0750-5557180,学校地址:江门市台州市台城镇礼边禾朝坑。其他内容可在台山卫校关网查看。

台山市敬修职业技术学校(台山卫校)收费标准:文科:学费2900元/年,住宿费650元/年;工科:学费3400元/年,住宿费650元/年;艺术:学费5000元/年,住宿费650元/年。

台山卫校是一所专业的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该校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

该校的医学助理专业是该校的招牌专业,它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医疗保健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职业。另外,口腔医学助理专业和临床医学助理专业也非常受欢迎。

上技校的好处:

1、上技校,能成才

技校生可以通过三职生对口高考,与普高学生一样考专科、升本科、读研究生,享受同样的就业、创业待遇。更为重要的是,中职阶段的专业技术经历更有利于他们成长为高管、经理、技师、工程师等。

2、上技校,享优惠。

根据国家规定,技校、职高、学生全部免收学费,涉农专业所有学生和其他专业1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享受两年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凭“扶贫手册”享受“三免一助”政策,家庭投入很少就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上技校,见效快。

技校学生从第三年实习就开始挣工资,就能自己养活自己。正式参加工作后,按照新《劳动法》有关规定,企业与工人签订劳务合同,企业按国家规定为工人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种险种,不仅生活有保障,而且看病和将来养老等都有保障。

江门卫校中专招生要求


江门卫校中专招生要求 :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无不良嗜好。积极向上,爱学习。

江门中医药学院

江门中医药学校创建于1984年,原名江门卫校,1992年经广东省人民*批准更名为江门中医药学校,是江门地区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和“全国重点中医药学校”。

办学二十多年来,经过艰苦创业及不懈地努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专业设置,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专业、多方向、多层次的综合性职业卫生学校。

于1998年通过了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2001年通过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九个专业的专业设置认定评估,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中医药学校。

2017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批准、教育部核准设立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的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江门中医药学校开设护理、英语护理、美容护理、家政护理、助产、卫生保健、药剂、中药、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中药药膳、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康复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十七个中专学历教育专业,并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医骨伤。

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药学等本、专科学历教育。学校形成了以中药、药剂、护理为特色的专业优势,中药、中医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华立学院招生办*


华立学院招生办*是020-82900923。

从学校官网得知,华立学院招生办*是020-82900923。详细地址:广州校区:广州市增城广州华立科技园华立路11号;江门校区:江门市新会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崖南围垦区三龙围科苑路。

广州华立学院(Guangzhou Huali College),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独立学院;2021年,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广州华立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广州增城和江门银湖湾两个校区,校园占地近2000亩;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600余人。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67人、外聘教师214人,折合教师总数为87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9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2.52%。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2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5.15%;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7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2.06%。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2023年获评B+等级专业1个;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获评B级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课程教研室1个、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