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门经常需要处理招聘率、离职率、加班工资计算等数据。在日常工作中,计算单个数据并没有那么麻烦,但是当几十、几百条数据积累起来时,肯定很容易混淆并出现计算错误。
这次我们整理了64个各位小编常用的人员计算公式。您可以将HR添加到收藏夹,以便随时使用,也可以打印出来,粘贴到电脑旁边,以便随时查看~
01
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采用率:
合格考生人数 考生总数 100%
2. 平均每月人数:
(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3、月周转率:
各月退休人员总数 月平均在职人员人数 100%
4. 每月员工招聘率:
各月新员工总数 月平均员工数 100%
5. 每月员工保留率:
月末员工人数 月初员工人数 100%
6、每月员工流动率:
全月离职员工总数 月初员工人数 100%
7. 每月员工加入/退出率:
当月新入职员工总数 当月离职员工总数 100%
02
出勤率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席率:
工作日数 每月安排工作日 100%
2、加班强度比:
每月加班时间 每月总工作时间 100%
3、员工出勤率:
当日员工人数当日公司员工总数100%
4、员工缺勤率:
当日缺勤人数当日员工总数100%
03
常用的工资计算
人员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
月工资 21.75 天 一个月工作天数
2、月薪计件工资:
单价x 每月生产件数
3、定期加班工资:
月工资 21.75 天 8 小时 1.5 倍 正常加班时间
4、节假日加班工资:
月工资 21.75 天 8 小时 2 次 节假日加班
5、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月工资 21.75 天 8 小时 3 次 法定节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例:
直接生产员工工资总额 公司工资总额 100%
7. 非生产性员工的工资比例:
非生产性职工工资总额 公司工资总额 100%
8、人工成本率:
一定期间人员费用总额 同期销售收入总额 100%
9. 劳动力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百分比:
一定期间人员费用总额 同期成本费用总额 100%
10、人均人工成本:
一定期间的总人员成本 同期同级别员工人数
11.人员成本利润率:
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企业同期人员费用总额100%
04
训练统计分析公式
1、培训参与率:
实际培训人数 计划培训人数 100%
05
HR常用基本公式汇总
1、新员工比例:
全职员工人数/员工总数
2、后勤人员比例:
退休人员人数/职工总数
3、周转率(周转率/周转率):
退休人员人数/职工总数
4. 周转率:
退休人员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5、成交率:
退休人员人数/(期初人数+新进人员人数)100%
6. 变化率:
新员工数/员工总数
7、人工成本比例:
(每人人员费用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额
8.招聘达成率:
(报名人数+等待报名人数)/(预定新增人数+暂时新增人数)
9、人员配备控制率:
月员工数/员工人数
10. 周转率:
(加入率+流失率)/2
11. 员工入职率:
注册人数/期初人数
12、员工当月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日工资=固定月工资/21.75天
13、当月应付工资:
日工资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实际工作日调整率
14、当月工作日数:
当月自然天数-当月休息天数
15.当月有效营业日:
一个月的工作日天数- 全额无薪休假
16、当月实际工作日调整率:
21.75 个工作日/月:
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
销售收入/总人数
06
成本效益评估
1. 总成本效用:
聘用人数/招聘总费用
2. 招聘费用的效用:
申请人数/招聘费用
3、选择的成本效益:
入选人数/评选期间费用
4、人力资源招聘的效果:
正式聘用员工人数/招聘期间费用
5、招聘效益成本比:
每个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07
数量评估
1.招聘比例:
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率:
聘用人数/拟聘用人数*100%
3、适用比例:
应聘人数/拟录用人数*100%
4.工资计算:
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日(不含周六、周日)
5、加班费率:
总加班时数/总出勤时数
6、直接员工与间接员工比例:
直接员工/间接员工
08
设施内工作时间的计算
1. 每年营业天数:
365天- 104天(节假日) -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 每季度工作日:
250 天 4 个季节=62.5 天/季度
3. 每月工作日:
250 天 12 个月=20.83 天/月
4、工作时间的计算:
将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工作日数乘以每天8 小时。
5、日工资:
每月工资收入 每月工资天数
6、小时工资:
每月工资收入(每月工资天数x 8小时)。
7. 每月发薪日:
(365 天- 104 天) 12 个月=21.75 天
09
社保计算公式
根据最新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时福利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本养老金:
(上年本州职工平均月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月工资指数化)2缴费年限1%=上一年本州职工平均月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月工资) ) 平均缴费指数) 2 缴费年限 1%
1)我的指数平均月收入:
上年本州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2)平均支付指数:
那么,如果你按照1000来缴纳去年的工资,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是2000,那么计算年平均时,当年的指数就是0.5。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存入金额 缴费月数
注:缴费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人民的平均预期寿命确定。
月数约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 12。
3、个人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139
版权声明:本文由今日头条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