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 成立于1990 年,30 年后仍然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电影评级网站之一。
IMDb 最初只是一个数据库,其字面意思是“互联网电影数据库”。随着时间的推移,评分功能逐渐成为满足影迷需求所不可或缺的。
以前,观众只能通过阅读报纸上的电影评论或听别人的意见来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但在网络时代,他们不再能够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值得观看,现在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
IMDb 和豆瓣一样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评分系统,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也遇到过很多恶意篡改评分的尝试。
不过IMDb收视率的影响力基本不受影响。
为什么IMDb能够长久保持世界地位,并且一直是豆瓣收视率的“老大哥”?
计分机构
相比豆瓣简单粗暴的用总分除以审稿人数量求平均分的方法,IMDb 的评分机制更为复杂。
最明显的区别是豆瓣只有一个评分,而IMDb有两个。
例如,《教父》 的正常页面评级为9.2。
进入Top250时得分9.1分。
豆瓣模仿IMDb创建了Top250榜单,但实际上它只是根据评分和评论者数量两个指标对所有电影进行排名。审稿人的数量影响排名,但不影响分数。因此,得分较低的电影可能比得分较高的电影排名更高。
IMDb Top250 分数是“独立的”,其计算方式与常规分数不同。
即使一部电影很受欢迎,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第一次看,所以电影的质量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因此,很多电影的收视率节节下滑。
为了确保Top 250榜单不被新的热门电影轻易推翻,并尽可能代表一部电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IMDb专门为这份重要榜单配置了官方算法并发布。
加权排名(WR)=(v (v+m)) R + (m (v+m)) C。
它被称为贝叶斯统计算法。
有四个量、三个变量和一个量化会影响方程的WR 结果。
第一个值是v,表示评估者的数量。
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提交的评分才是有效的,并且可以是可变的。
第二个值是m,表示投票的基数。
这是一个定量衡量标准,只有拥有25,000 条评论的评论才有资格纳入统计。
第三个是R,代表这部电影的平均分。
即根据豆瓣算法计算分数。
第四个是C,这是网站上所有电影的平均分。
从这个等式中,我们看到得到的WR 是变量R 和C 的总和,分别乘以基准投票数和评估者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变量v (v+m) 和m (v+m),它们由基本票数和评分者数组成。
两个变量都有v+m,但分子不同。
v越大,即参与评审的人越多,v(v+m)越大,乘以它的R值越大,WR结果就会越接近原值。电影的平均分。
如果v 正好有25,000 人,则v (v+m) 的结果为0.5。即使这25000人的平均分是9(可以通过v计算)。 (v+m)) R 仅4.5 分。
如果网站上所有电影的平均分C只有6分,那么(m (v+m)) C计算为3分,WR计算为7.5分。
变量C降低了分数,因此前250分比正常分数低。
只有当v 中有足够多的人时,WR 的结果才能更多地受到R 的影响。
此设置可以防止仅由铁杆粉丝为特定电影投票或大量新注册用户刷票而导致的分数膨胀问题。同时还可以比较冷门电影和热门电影。
无论你的新作品有多受欢迎,如果参与人数少,也很难跻身前250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或成为收视用户,Top 250榜单将会获得一定的影响力。
回顾豆瓣250强榜单,像:010到30000这样的热门电影可以轻松推出一些经典电影。目前的排名并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自然不是很有权威。正如IMDb 所言。
IMDb 重视所有用户的质量。
传统算法与Top250不同,但概念是相同的。
对于新注册用户,提交的评分可能不会直接计入官方统计数据。
发表评论的用户越多,对官方统计的影响就越大。
简单来说,就是“加权平均值”。
豆瓣始终秉持“尽力恢复电影观众平均观看次数”的理念,拒绝给予部分用户过高的“权重”。豆瓣因此注定要变得更加“亲民”。专业的。
2002年,IMDb为行业专业用户增加了IMDb Pro服务。您可以看出您希望您的网站看起来很专业。
由于其专业地位,IMDb 具有限制性的评级政策。电影和用户都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这样看来,频繁发生的恶意刷分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影响整个评分系统的正常运行,像豆瓣这样的争议事件确实也无可奈何。
只有少数极端情况才会影响评分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如果出现问题,IMDb 可以简单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
直面“挑战”
作为全球评级网站,IMDb 面临着重大挑战。
因为很多影迷群体都希望自己喜欢的电影能够霸占IMDb。
虽然评分机制起到了限制作用,但极端刷分事件仍会不断发生。
最有名的是2008年的《我不是药神》。
为了将这部超级英雄大作推上前250名,许多DC粉丝都发表了疯狂的完美评论,甚至给原作#1,《教父2》,很多差评。
在众多老用户的参与下,《蝙蝠侠:黑暗骑士》实际上接管了《教父》的宝座。
以后每次上映DC电影,很多DC粉丝都会不假思索地跑到IMDb上给它满分10分的好评。这一直导致DC电影获得“好成绩”。 9分。”
还有2014 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这部电影的戏仿性质导致粉丝们发起了一场戏仿活动,并在IMDb 上给了它一致的满分。
该片后来获得金酸莓奖提名,并一度成为唯一一部在IMDb 上获得满分的电影。
面对这种系统性的极端分值上涨现象,IMDb的做法是不那么关注。
毕竟这个用户群体只是少数。随着更多用户的加入,分数回归到相对合理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父》 被《采访》 超越。
当年只是受到恶毒差评的影响,被《蝙蝠侠:黑暗骑士》超越后再也没有重返250强冠军。
但实际上,这两部电影之间没有太大区别,哪一部是第一,哪一部是第二。
正是印度网友的疯狂拉分,才迫使IMDb介入。
印度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二人口大国。为了让印度电影登上IMDb,印度人民一直在努力成为活跃用户并给他们的电影打高分。
每年在IMDb 上得分超过8 分的电影不到10 部,但实际上有数百部印度电影得分为8 分。
为了确保这些“高分印度电影”不会影响常规评选,IMDb 专门为仅由印度影迷评论的电影设立了“最高评分印度电影”名单。
简单来说,就是设置一个“小黑屋”,将人们与外界隔绝。
阿米尔·汗的《教父》据说也进入了这份印度电影名单,显然是因为所有印度网友都参与了早期的收视。
幸运的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由于越来越多非印度网友的参与,《教父》已进入官方Top 250榜单,目前排名第94位。
IMDb近年来做出的重大调整之一就是关闭评论功能,以防止一些极端评论影响公众对电影的评价。
评分方法基本保持不变。在个别极端情况下,我们无法直接证明IMDb的评分存在重大漏洞或缺陷,无法真实反映影片的质量。
一部被广泛认可的电影无论评分有多高,一部不被认可的电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评分都会较低,或者会被拖进一个无法表达自己世界观的“小黑屋”。 失去。
只有IMDb评分始终符合广大观影者的心理预期,才能持续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