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的是LOG公式。当然,我们不是教你怎么做,而是在专业数码摄影领域有这样的拍摄模式。在讲LOG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图片。
图中三角形内的颜色是您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通常看到的颜色范围,这称为REC709 模式。简单理解,所见即所得,你在相机屏幕上看到什么颜色,你的最终胶片就会是什么颜色。唯一记录的信息是可见信息。如果稍后想要增加黑暗区域的亮度,图像中将会出现很多噪点。
相机的工作原理是CCD 感应外部光线并将该光线转换为RGB 颜色信息,以伽玛曲线表示。 REC709曲线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看到REC709的曲线非常陡峭。后期调整空间不大。至于蓝线,您可能需要阅读高中课本来了解什么是对数。您会注意到上图中的蓝色曲线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看起来与LOG 曲线非常相似。
那么LOG的图像表示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从一张照片说起:
我发现以LOG 模式拍摄的图像非常灰暗且平坦。从图中可以看出,LOG 曲线非常线性,但分布范围很广。它的优点是它记录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细节,并且具有很高的容差,因此您可以在以后轻松调整颜色。
总之,以LOG模式拍摄的灰片最终的胶片质量将会得到显着的提高。
那么LOG有什么缺点呢?
现在很多主流相机厂商都有自己专用的LOG,比如索尼的S-log、Canonlog等。但由于相机价格不同,很多低端相机上的LOG模式仍然是入门级的。例如,在索尼A7S2 的LOG 模式下,灵敏度从1600 开始。设置这么高的感光度必然会产生噪点,所以拍摄时需要仔细检查显示屏,如果噪点太高,那么拍摄LOG就没有意义了。对于低端机型来说,可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应该轻易尝试LOG模式。我曾经使用FS7K的LOG模式以高帧率拍摄慢动作,但在进行色彩校正时,暗部区域出现了很多噪点。然而,由于我的达芬奇是普通版,我无法降低噪音,结果噪音非常大。太丢脸了。
如果你想用中低端机器拍出大片的样子,并且想在后期拍摄时留出更多的调色空间,用RAW格式拍摄照片,大家都会有感觉。 RAW格式可以比JPG格式记录更好的颜色信息,即通常所说的原始图像。目前高端机型可以将视频图像转换为序列帧并以RAW格式拍摄视频,可以达到与LOG相同的效果。较低的型号中,BMD全套和佳能5D破解系列可以拍摄RAW格式的视频。要记住的一件事是编辑软件无法识别RAW 序列文件。使用前必须通过DaVinci转码为代理文件。另一件事是RAW序列帧消耗大量内存。即使1分钟的素材有4-5GB,你仍然需要考虑硬盘的成本。
也就是说,在短视频行业,早期谁都可以用REC709模式进行拍摄。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影视团队,我们主要是创作内容。还有,我平时看电视的时候,也不觉得画质差,REC709就够用了。即使到了后期大家都发展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有了大电影的专项资金,大家也必须要学习最基本的LOG和RAW,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层楼,需要深入的了解。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在留言区留言或者关注我的头条号“港片阿星”。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关视频制作的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