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胡同的名字,有很多故事。今天整理一组有意思的胡同名字。这个是“百花深处”。名字很美,其实是很杂乱的小巷。相传明万历年间,有一对夫妇在此购买空地,种青菜为生。渐渐有了钱,就在园中种植各种花木,布置景观,使这块菜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园。所以就有了百花深处的名称。

这个叫“抄手胡同”。这名字是讲胡同的形状,从这个口进去,转来转去,又从离入口不远的地方转了回来,像人的两只手抄在一起,故名“抄手胡同”。

这个是“拐棒胡同”。胡同东西向,西端向北拐去,形态上像一个拐杖,所以称做“拐棒胡同”。这个胡同此前经历过整治修缮,现在有些高端的建筑。

这是“大羊宜宾胡同”。这个名字看起来很奇怪,可是你念一下“大羊尾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就是谐音来的胡同名字。

这是“干面胡同”。此胡同东边连着禄米仓胡同,那是明清贮存官粮的地方。运粮车从胡同里穿来穿去,面粉时或遗撒,于是这胡同就叫”干面胡同“了。

这是宣武的头发胡同。头发胡同,顾名思义,是说胡同很细小。但实际上胡同比想像的要宽些。

这是“笤帚胡同”。据传胡同里原有好几家是卖笤帚的。

这是“东不压桥胡同”。这也是个挺奇特的名字。东不压桥与皇城及北海后门的西压桥有关。西压桥那里的皇城城墙从桥上而过,故曰“压”。东不压桥一带的皇城与桥留有一段距离,故曰“不压”。

这胡同标牌上写着呢,叫天仙胡同。这名字有点像“百花深处”,听起来挺美,实际上照样破旧不堪。原来是胡同里有座天仙庵,所以得名。

这是“黑芝麻胡同”。一般猜来,那这胡同里原来肯定有一家卖黑芝麻比较出名的吧,其实不然。原来,胡同内有一个姓何的,专门糊纸马为生,开有一“七巧斋”作坊,“何纸马”远近闻名,只是后来“何纸马”渐渐谐音化,就成了黑芝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