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排面!北航这44位本科生毕业,5位院士、总师集体送祝福!

头条共创 2024-08-08

电磁,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真实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

大到恒星演化抛洒出的巨量辐射,小到进电梯后手机突然变弱的信号;远到宇宙深处,近到我们身边,都有电磁的身影。

目前,世界各国围绕着电磁频谱、电磁环境效应和电磁安全等领域,都设计了中长远的发展规划,不断突出在电磁领域的优势地位,并且将其列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电磁学相关专业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电磁环境

长期以来,在电磁领域的人才培养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持续探索创新,取得了耀眼成绩。

6月2日上午,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首届“电磁安全实验班”200291班毕业授旗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费爱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坚、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碧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邓怡,计划财务部、教务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和电磁专业师生代表等出席典礼,共同见证44名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2020级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踏上新的旅途。

毕业授旗仪式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曹先彬主持,他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院人才培养的院士、总师和领导、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完成学业的2020级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授旗仪式上,苏东林擎起象征电磁魂精神的旗帜,将它依次传递给20级电磁班的每一位同学。这面旗帜凝聚着前辈电磁人的奋斗历程与精神传承,凝聚着北航对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期许。同学们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坚定接过旗帜,大声报出名字,骄傲挥旗致意,庄重传递交接。最后一名同学将旗帜交给了下一届21级电磁班的学生代表,

象征电磁魂精神将在一届又一届学生中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地弘扬下去。

为表达对各位院士、总师传道受业、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20级毕业班的同学为他们制作了一份独特的纪念品,赠与了费爱国、刘永坚、苏东林、江碧涛、王晓云。各位院士、总师也寄语各位毕业生,希望电磁班的同学们在电磁强国的道路上矢志不渝走下去,不负期待,回报国家。

随后,邓怡、计划财务部部长吴瑞林、教务部部长钱政、学生工作部部长宋晓东、校团委**刘洋、学院党委**徐亚军为毕业生们颁发毕业纪念品,希望同学们牢记身在电磁班的成长奋斗经历,珍藏这份美好青春回忆。

现场,毕业生们上台合唱《电磁魂之歌》,用青春昂扬的歌声表达了投身国防,赓续电磁魂精神的决心。

在仪式的最后,各位嘉宾与毕业生共同分享象征着美好祝福的毕业蛋糕。

200291班是由苏东林院士督导,多位院士、总师助力培养的电磁领域人才储备军。班级践行北航为空天报国、电磁强国事业培养杰出人才的使命担当,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北航的悉心栽培——

学校“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为国家紧缺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汇集了一支年轻、专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大部分教师有发达国家留学经历或型号研制经验,每年招收硕博研究生60余人。2021年,苏东林院士领衔的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日常学习中,苏东林院士亲自督导,深度参与到班级的思政引领、专业教学中,用“电磁魂”滋润每一位学子的心灵。每周一次的《电磁兼容技术前沿》课程,学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行业领军人物,根植爱国主义情怀,聚焦空天前沿方向。今年,已是该课程开设的第三年,课程再度升级,共邀请院士、总工、教授高达12位,大咖们准备的内容也紧扣当下国际前沿热点及国内重大急需,精彩程度更上一层楼。

依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学子积极参与科研课堂,研究学习电磁安全、射频电路设计、空间电磁场扫描、电磁计算等多种类涉及国防紧需的相关项目课题,科技创新覆盖率达100%。同时,班级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依托国内首个“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在暑假生产实习中接受电磁领域权威专家的授课,并组织参观航天院所,立下“将科研成果写在一线”的誓言,志在开拓创新,磨砺电磁利剑。

如果你也有志于此,欢迎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接过电磁强国的接力棒,携手志同道合的伙伴,书写下电磁强国的崭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航招生

素材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