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教育部认可!全国“最高水平”大赛,华理四进决赛、三次获一等奖!

头条共创 2024-08-08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举行。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马新玲指导的作品《智能农田管家》获得全国一等奖,作品《智豆行者——基于物联传感的豆类全周期植保车》获得全国二等奖;吴清、陈欣指导的作品《世代“蔬”香——多功能蔬菜培育机》、作品《“葱茏岁月”大葱多功能播种养护收获车》获得全国二等奖;郭慧指导的作品《韭香满径——一体化韭菜收获机》获全国三等奖。这是华理学子自2004年首届国赛参赛以来第四次闯入决赛、第三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机械类最顶级的赛事,属于教育部确认的全国大学生九大A类学科竞赛之一,是代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大赛。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0所高校的5600支队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达十万余人。

获奖项目具体信息如下:

全国一等奖项目:智能农田管家

项目成员:施方野、吴龙奇、王琛、钟茂林、叶浩天

指导老师:马新玲

全国二等奖项目:

世代“蔬”香——多功能蔬菜培育机

项目成员:蔡子龙、赵佳瑶、谭昕、唐宇杰、郭鑫

指导老师:吴清、陈欣

智豆行者——基于物联传感的豆类全周期植保车

项目成员:马玉鑫、莫日根、王艺成、陈荣、李文博

指导老师:马新玲

“葱茏岁月”大葱多功能播种养护收获车

项目成员:余观青、李万发、董潇杰、陈俊祥

指导老师:陈欣、吴清

全国三等奖项目:韭香满径——一体化韭菜收获机

项目成员:巩志鹏、盛可俊、蒋欣希、高子涵、石锦宇

指导老师:郭慧

华理学子能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得益于学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深厚的学科积淀和扎实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前身是建校时三大系之一的化工机械系,2004年更名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首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该专业中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依托强劲的专业实力,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始终努力奋进,硕果累累。学院围绕“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重点突破、支撑国家发展、引领科技未来”综合性人才。此外,机械实验教学中心大力建设开放型创新实践基地,降低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门槛,持续拓展创新覆盖面,鼓励学生跨学科组建科创团队,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和指导教师团队等多方位支持。

近年来,学院涌现了荣获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特等奖、被《人民日报》点赞的2018级本科生张钰炯;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在机械创新大赛、过程装备大赛、“互联网+”等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2021级本科生张译月;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积极参与国家级“大创”等4个科研项目以及多项科创竞赛的2023届本科毕业生褚世旋等优秀人才。

同时,在“慧勒科技杯”第十三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中,学院选送的16件学生作品获得6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在“智在飞翔”·2023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暨RoboMaster2023-2024机甲大师高校人工智能挑战赛中,学院遥遥领先团队获线上赛一等奖、全国赛一等奖……一批批机动青年以奋发有为、拼搏向上的创新热情,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着华理学子的昂扬姿态。

创新创业,青年当有为。相信未来在华理机械动力与工程学院这片热土上,会有更多科创人才涌现,在更大舞台上摘金夺银,逐梦青春。下一步,华东理工大学也将继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城市发展中,让创新创业项目在厚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华理人的青春贡献。


关注“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官网、官微,华东理工招生官微,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官网、官微,机动小齿轮官微,创梦华理官微等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