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真的没了!精兵简政,收回事业编,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本已漾起涟漪的湖水投下石块,水花四溅,人们惊呼:怎么来的这么突然?都哪些事业单位被“收编”了?
似乎迫切地想知道:“事转企”的事业单位是不是自己正在从事的行业?换句话说就是我的事业编会不会被收回了?我的铁饭碗会不会变成瓷饭碗了?经过几天发酵之后,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名单来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细细地品一品,看看是什么味道?
这也许不仅仅是山东省从上到下逐步推进“事转企”的标杆,很可能是其他省市“事转企”的重要参考标准。跟这79个部门单位息息相关的个人,此时此刻会不会瑟瑟发抖呢?
从表中我们似乎看到的多数都是“躺平”单位,这些单位居然还有事业编?本以为他们早已经是私企了,诸如招待所、宾馆、酒店之类的。原来他们还是事业单位,享受国家财政的优厚待遇。
然而,山东“事转企”的热度还没有消退,天津的一则重磅消息搅乱了一潭湖水!这回是真的对教师的“铁饭碗”下手了,而且是说干就干,8月1日起执行!
教师编制不再是“一聘定终身”,铁饭碗的时代彻底终结了。取而代之的将是瓷饭碗,端不好很容易就被打碎了。
教师队伍中设立三年考核期,三年考核期结束时要进行多方位评比!评比合格的继续聘用,评比不合格的或者评比分低的直接淘汰,或者等待下次评比合格后继续上岗!
福建省已经试点了多年的“取消教师编制”,试行“参聘制”。但没想到天津的改革步子这么大!直接开始试行了,就问老师们慌不慌?
其实从多角度来分析,取消教师编制是大势所趋,甚至说是势在必行!因为取消教师编制,好处多多。
取消教师编制,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取消教师编制后,教师能够更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这有助于教师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能力和发展需求来规划职业生涯。
这种灵活性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优秀的教师能够流向更需要他们的地方,这是从教师的职业选择性来说的。
取消教师编制也可以促使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加注重教师的实际能力和教学成果,而非仅仅依赖于编制身份来评价教师。葱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抵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种以能力和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这是从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选择性来说的。
增强双向选择性,彻底解决目前学校教师存在的“躺平”现象。“学生难管、家长难缠、教师躺平”现象在学校中有抬头的趋势。为什么教师可以躺平呢?因为有编制,躺平了学校也没办法。
取消教师编制以后,全员为聘任制,对不称职的教师可以随时解聘。心不系教育、爱不洒向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下岗。
我们有些省市最好的中小学都是民办学校,为什么他们的教育质量这么好?管理严格是一方面,教师工作积极性是重要的一环。为什么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么高?甚至是“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和教师编制是不是有直接关系?
取消教师编制,可以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取消教师编制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教师数量,确保每个班级、每个学科都能得到足够的教学资源。这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更合理分配,为更多的年轻教师提供就业机会。
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当下,需要大力推进小班化教学,但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老师。需要大力推进多样化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样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无法提供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才能型教师。
取消教师编制后,教师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来。这种竞争压力将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现在不是缺老师,而是老师过剩。再过几年,老师将严重过剩。学校规模将不断缩小,教师队伍将面临尴尬的境地,老教师退不下来,年轻的教育力量又补充不进去,这对教育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2016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786万;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723万;2018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523万;2019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465万;2020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202万;2021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062万;2022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956万;2023年我国新出生人口约为900万;2024年我国新出生人口预计为700万左右。
不到10年时间,出生人口减少了约一半。那么学校的数量呢?所需要的老师数量呢?都会大幅度的减少。目前这么庞大的教师队伍都吃财政饭是不是不现实的呢?
取消教师编制,可以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这么多年来,校外培训机构经历了多次的大起大落,但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因为有市场在。这不仅仅国内教育是这样,国外教育也是这样的。
校外培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到校外培训机构再吃点;“消化不好”的学生可以到校外培训机构再消化消化;想学点专业特长、掌握点专业技术、培养点兴趣爱好的都可以去培训机构学习。
学校里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到培训机构都可以得到补充,这不是很好的互补作用吗?
但现在的学科培训机构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一切向“钱”看。我市做的规模比较大的高中学科培训机构主要请的都是市重点中学退休的教师,有的教师已经有70岁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了。还有的退休教师在退休前已经不再学校上课了,摇身一变就成了培训机构的骨干教师了?诸如此类的师资力量怎么能保证教学质量呢?
暑假期间,退休教师忙的要命,而在职教师闲的要命。想想这个事是不是很滑稽?正当年的骨干教师不敢明目张胆地去培训机构上课,因为不允许呀!一旦要是被抓到违规了,可能编制就没了。
如果取消了教师的编制呢?你有能力你就去培训机构兼课吧。有精力的教师、有时间的教师,为什么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培训机构贡献自己的才能呢?这不是双赢的事情吗?当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强大了,教育质量不就稳步提升了吗?
没有必要堵着学校教师不让他到培训机构去教课吧?有网友说取消教师编制可以有了管理老师的法宝了,因为一旦发现老师去培训机构上课,现在因为你没有编制了,可以马上开除你了。我并不这样认为,感觉没必要这样约束有能力的老师。
你有能力,你可以在学校里干得好,培训机构干得也好。否则你不是被学校开除了,就是被培训机构开除了。我们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这样的结果不就是能者上吗?
过去很多人不赞同老师到培训机构上课的一个理由是担心老师“课上不讲课后讲”,现在不需要担心了,如果你课上不讲就没有成绩,可能就面临着下岗。所以说,我们可能会看到学校、培训机构齐头并进的良好场面。
取消教师编制是大势所趋,不知道你是否赞同?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