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知行合一强本领,奋发有为助振兴,厦大管院MTA“移动课堂”走进灌口镇

头条共创 2024-08-11

台海网12月13日讯(记者 李立宇 通讯员 徐晓慧)12月10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移动课堂”走进集美区灌口镇。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的王宝恒教授带领2022级旅游管理硕士班(MTA)50名师生,深入灌口田头村、双岭村、古樾山庄等案例地,让课堂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之中,探寻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将其间的新模式、新业态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并为灌口镇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进而更好地实现产学融合、产教融合。

“当今世界存在完美的服务吗”“服务质量改进工作是一种规划、运动,抑或权宜之计”……当天上午的课程在王宝恒教授的提问中拉开了序幕。王宝恒教授围绕“服务质量内涵、差距模型”“改进服务质量的维度、服务质量的测评、控制”“服务补救的原则、方法、时机”等方面,结合生动实际案例,在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深入浅出地讲述本堂课的主题——“服务质量控制”。

“《服务管理》这门课包括五个模块,今天讲的是课程的第三个部分。”授课之余,王宝恒教授简要介绍了这次组织的“移动课堂”。“今天这堂课要讲授的内容较为抽象,但对提升服务企业竞争力又很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了‘移动课堂’的教学形式。我的这门课曾组织过多次移动课堂,带领学生走进那些有代表性、有服务特色的企业、部门或地区,让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对企业展开相对全面、深入地调研与分析,通过将抽象的服务理论具像化,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这次我们把移动课堂选在这家休闲农庄,因为它有较为完整的产品结构、十多年的服务运营经验,是当地的代表性企业。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是当下我国旅游发展的热土,也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把乡村旅游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全面系统调研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尚存的问题,不仅能加深课程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结合,而且能让学生对乡村旅游形成更全面地认识,有助于他们未来对乡村旅游做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灌口镇乡村旅游发展定位是什么?灌口镇乡村旅游用地流转情况是否顺畅?灌口镇乡村旅游人才是否短缺?灌口镇乡村旅游以国企投资为主,还是民间资本为主……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按照预先确定的调研方案,分组展开了涵盖内容丰富的调研活动,实地观察、访谈,找寻答案。同学们深入双岭村、田头村,走进先后获评省、市、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古樾山庄,展开实地走访调研,并与灌口镇党委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多位领导、村庄两委,以及古樾山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以乡村旅游企业及乡村产业为切入点,深入了解灌口镇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通过切身感受灌口镇乡村振兴及乡村旅游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同学们了解了灌口镇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之一,在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通过整合资源、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灌口镇不仅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双龙潭、美丽乡村田头村等景点,还在持续提升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质量。此外,同学们还了解到从镇里到乡村,再到具体企业,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本次“移动课堂”的尾声,同学们就《古樾山庄绩效管理现状及提升优化研究》、《古樾山庄有形展示调研》,以及《集美区灌口镇乡村旅游发展与对策建议》等多个调研结果,进行了积极的汇报交流。同学们发言不仅内容丰富,引人思考,而且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如针对古樾山庄绩效管理现状,提出“建立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重新进行工作分析和职责划分”“从传统的等级制思维转向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的思维”“加强消费者反馈的重视程度”等提升建议;针对灌口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从产、地、人、钱四大方面,提出“强化区域顶层设计,成立灌口镇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平台”“丰富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美食经济”“构建乡村人才结构模型,重点吸引年轻人返乡,增强乡村的造血功能”“借助村庄规划修编,盘活低效用地,探索‘点状供地’等破解旅游项目用地瓶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实现项目有效融资”等优化建议……

通过本次“移动课堂”,同学们充分将课堂知识与灌口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进行学术互动,提升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深化了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同时也对灌口镇未来几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正如师生们所说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灌口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灌口镇乡村旅游将不断发展壮大,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休憩场所,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机会,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发展模板”。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