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尴尬!本科院校居然“0投档”,降15分仍无人问津:“高攀”不起

头条共创 2024-08-12



听说点赞关注的人都能心想事成哦!想要财运广进,就从关注我开始吧!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这通往命运之门的“入场券”,价格也水涨船高,让不少人心生感慨,上海一所高校就因为高昂的学费和“遇冷”的招生情况,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调侃:“对不起,这‘命运的门槛有点高我跨不过去!”

这年头,上个大学怎么还和“贫穷”挂上钩了?这事儿还得从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说起,都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志愿填报,还真是一门学问,这不,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高校因为爆满的招生情况乐开了花,而有的高校,却因为无人问津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上海一所名叫“兴伟学院”的本科院校,这所学校究竟做了什么,让考生们纷纷“绕道而行”?说起来,原因也不复杂总结起来就俩字:贵、冷!

先说这“贵”,在大家印象中,高校学费虽然年年涨,但也还算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这兴伟学院,愣是把学费玩出了新高度,一年学费将近15万,这还不算住宿费、生活费,四年下来没有个小一百万根本下不来!

这价格,都够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了,难怪网友们纷纷表示“高攀不起”,毕竟,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供孩子上大学已经是不小的负担,这动辄百万的花费,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

再说这“冷”,一所本科院校,怎么就“冷”了呢?这还得从学校的专业设置说起,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专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前景,而兴伟学院,偏偏就设置了两个“不那么热门”的专业:英语和国际商务

这两个专业,在AI浪潮的冲击下,昔日的光环逐渐褪去,成了不少考生眼中的“鸡肋”,就业前景不明朗,成了考生们“绕道而行”的主要原因,毕竟,谁也不想花了大价钱,却换来一个“毕业即失业”的未来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两个专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还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好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把不少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拒之门外,而那些英语水平不错的学生又有多少会选择这所学费高昂、专业“遇冷”的学校呢?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滑铁卢”般的场景:在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兴伟学院的招生计划,居然无人问津!没有一个学生填报这所学校,这对于一所本科院校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尴尬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兴伟学院不得已使出了“杀手锏”——降分录取,在第二轮志愿征集环节中,他们将录取分数线整整下调了15分,比一本线还低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报考人数依然寥寥无几,这也不禁让人反思,高昂的学费,真的能换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美好的未来吗?专业的选择,又该如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才能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兴伟学院的遭遇,在网络上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这年头,没点家底都不敢上大学了!”还有人调侃道:“这是‘贵族学校吧我们普通家庭高攀不起!”

的确,对于很多工薪家庭来说,一年十几万的学费,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即使省吃俭用,也未必能承担得起,更何况,大学毕业后,还要面临就业、买房、结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高昂的教育成本,无疑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学费才几千块钱一年,现在怎么涨了这么多?”一位网友感慨道,“这教育成本越来越高真是让人压力山大啊!”

也有网友对兴伟学院的专业设置提出了质疑:“英语和国际商务,这两个专业现在就业都不太好学校怎么还收这么贵的学费?”

的确,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冲击下,传统的英语和国际商务专业,已经不再是“香饽饽”,不少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薪资低等问题

“我有个朋友,就是学国际商务的,毕业后找了好久的工作,最后还是去了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工资也不高,”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现在这个专业,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也有人为兴伟学院辩护:“人家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一流,收费高一点也是正常的”

不可否认,兴伟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确实投入了不少,但问题是,高昂的学费真的能换来高质量的教育和美好的未来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觉得,选择大学和专业,最重要的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一位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也有网友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了兴伟学院招生遇冷的原因:“现在很多大学,都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就业前景”

“我觉得,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理论研究,”一位网友建议道

兴伟学院的遭遇,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思考,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高昂的学费,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的,而不是只为少数富裕家庭服务的,”一位网友呼吁道,“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的确,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让更多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兴伟学院的招生“遇冷”,也给其他高校敲响了警钟,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高校不能只顾着“躺着赚钱”,更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我觉得,高校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排名和经济效益,”一位网友建议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的确,对于高校来说,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让我们回到网友们的那句调侃:“这年头,没点家底都不敢上大学了!”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教育成本高企的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才能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更多孩子能够上得起学、上好学?如何才能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教育真正成为通往幸福人生的阶梯,而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倡导正能量,无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