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计划”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2021年,中山大学继续开展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让更多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得到中山大学优质的本科教育,共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学校相关政策有了若干“新变化”。
关键词:四大举措,圆梦中大
今年,中山大学国家专项共计招生560名,覆盖22个省(区、市),高校专项210名,覆盖28个省(区、市),总名额较往年有所增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取消远程面试,根据生源情况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考生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今年,中山大学将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入校一年后再进行专业分流。所有大一新生第一年将在“三大中国大学最美景观”之一的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生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中大新生感受康乐园的文化传统,体味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蕴。
南校园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是中山大学庄严的承诺。学校建立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获得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入学前即可获得新生补助,通过“绿色通道”缓交学费、住宿费。目前,学校共有300余项资助项目。2017-2020年,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在校期间人均总资助额度约2.51万元。
中山大学资助项目示意图
为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深造,每名深造的本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可获得5000元至25000元金额不等的奖学金。
学校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学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为选择赴基层就业的学生发放奖励金,同时实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取消面试、增加计划、集中培养、奖学助力”。2021年,中山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四大举措将助力更多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圆梦中大。
关键词:区位优势,专业前沿
2021年,中山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为理工类,分别为生物医学工程类(深圳,生医工实验班)、海洋科学类(珠海,大海洋实验班)。
点击下方链接,浏览“生医工实验班、大海洋实验班”专项计划大类介绍。
专项计划大类介绍:生医工实验班、大海洋实验班
2021年,中山大学护理学专业面向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总计划为60名,包含7个省。
点击下方链接,浏览“护理学”专项计划专业介绍。
专项计划专业介绍:护理学(广州)卓越人才计划
中山大学有着“三校区五校园”的格局,分别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核心城市,广州(南校园、东校园、北校园)、珠海、深圳。就读于其中的中大人,便和这三座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城市一样,有着无限可能。
关键词:未来之路,星辰璀璨
近年来,一大批农村学生通过国家、高校专项计划踏进中山大学校门。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在梦想的指引下,他们确定了人生的方向,为光辉未来勇敢拼搏。
他们学习成绩优异,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学金等;他们勇闯科研丛林,荣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国家级奖项、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银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M奖等。
在中山大学的求知路上,他们勤奋笃学、成绩斐然,他们心怀感激、励志向上。在本科学习期间,他们几乎都有参加社会公益实践的经历,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
他们中间有人加入献血小站、有人担任基层防疫志愿者,投身抗“疫”行动、有人参加义教类活动,将知识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有人深入山区,在田间地头了解乡村发展和扶贫的具体情况。
“学在中大,追求卓越”,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在中山大学这片沃土上成长成才。学有所成后,他们又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烙印在心底,从大湾区奔赴祖国各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如今,中山大学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引擎,欢迎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的学子来大湾区,学习前沿专业,赢得大未来!
欢迎关注"中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山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中大招生,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山大学校友会,中大青年,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育导报,央广网,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