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甘肃选调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3 广东高考复读生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2023年江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淡化批次简介:
所谓淡化批次,就是高考志愿不再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学生可以任意填写各校各专业的志愿顺序。
谈松华解释说,因为北大清华不是所有专业都是顶尖专业,有的学校也许不是第一批次院校,但它的某个专业非常出色。
如果淡化批次,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填志愿,即使某校不是一批院校,学生也可以把它列为第一志愿,这种方式利于大学的专业建设,一些学校的好专业可以选到好学生。配合批次淡化,可能会实行一档多投,学生可以向多所高校多次投档,双向选择录取。
刘利民说,过去由于经费不足,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曾经出过诸如“学校没有桌椅,学生自带桌椅上学”这样的“洋相”。
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成为教育部工作的重点,未来三年要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90%接受教育。
甘肃选调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3
其他信息:
甘肃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开始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截止时间为11月25日进行。报名工作分为“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和“专项资格审查”三个阶段。“网上报名”环节定于11月1日至10日进行,“现场确认”和“专项资格审查”两个环节由各市(州)于2022年11月10日后自行安排。 甘肃高考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户籍或学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甘肃省户籍的考生,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甘肃(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62),且户籍从未办理过外省迁移手续。 (2)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户籍迁入我省时间须达到三年以上(含三年),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且考生本人具有我省高中阶段连续三年学籍(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并实际就读。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按照《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甘教厅〔2012〕216号)执行。进城(乡镇,下同)务工人员须在报考地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具有我省高中连续三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 (4)中职生可参加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中职升学考试或普通高考。 ①中职阶段学籍在甘肃省内普通中专(含中师)、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并实际就读的应往届毕业生可按同等学力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也可报名参加2021年中职升学考试,中职升学考试按专业类别分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工业类、土木水利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教育与文化艺术类等8类。 ②具有我省户籍(即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在甘肃且未迁转)的非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学籍的中职应往届毕业生,不得参加中职升学考试,但可按同等学力参加普通高考。 ③非我省户籍但具有我省学籍且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的中职生,可报考中职升学考试或按同等学力报考普通高考。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6.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三)不允许考生跨省重复报名,教育部将对跨省重复报名考生进行核查、清理,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甘肃高考报名要求 (一)考生报名时须提供二代身份证。报名期间确实无法及时办理正式身份证的考生,可到户籍地派出所开具带数码打印照片的户籍证明参加报名,考试时必须使用正式身份证。港、澳、台籍考生、外国侨民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考生,应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证件,在居住地办理相关手续。 (二)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原则上由毕业学校到学籍所在县(区)考试招生机构集体办理。 (三)普通高中往届生、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社会青年及现役军人等到户籍所在县(区)考试招生机构或指定报名点办理。 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和社会青年等报名参加高考的,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必须常住户籍在甘肃,同时,本人初次户口登记在甘肃且无省外迁移轨迹,由户籍所在县(区)考试招生机构受理其报名申请。 报名资格审查由市(州)、县(区)考试招生部门负责。报名前本人出具同等学力书面说明,户籍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初中毕业(肄业)满三年(截至2021年7月)可以认定为同等学力。 (四)随外出务工的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在外省就读,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常住户籍在甘肃的,且本人初次户口登记在甘肃,报名者持相关人员户籍、就读省份高中阶段学籍等材料,可申请在户籍所在县(区)报名参加高考。 (五)非我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籍所在地的县(区)考试招生机构办理。往届随迁子女考生报名时,上一年资格审核有效,须持复读学校出具的在我省实际复读的有效证明到学籍地县(区)考试招生机构报考。在外省复读的随迁子女考生不得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
2010年广东高考复读生
介绍一个案例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个“X”变三个“X”
“从明年高考的变动看,对复读生并不是太有利。”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历史老师廖耀良说,“现在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已经按照明年高考的要求在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对综合科目中的每一个科目都很重视;而已经高三毕业的学生,对原来综合科目中非X科的学习都非常浅,可以说只是学了皮毛,高考明年考文/理综合,对学生的要求会更高,难度也会增大。”
89中高三老师万博认为,明年的形势对复读生很不利,“以前学生可以只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一个科目作为X科,然后一门心思地攻克这一科。高考改革后,学生要学三门,除了原来的选修科,另外两门的难度会加大,而且三门都要学好,才能保证总分,有偏科的话就会对总分不利。”广州市第七中学副校长谢小萍表示,现在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了综合科目的一部分选修,而原来高三的学生对于非X科只学了必修,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差距。
小周本来成绩不错,但是今年高考时英语考砸了,成绩比模考少了50多分,从一本掉到二本。“我肯定要复读,我觉得自己有实力读一本,不想去二本的学校。”小周说,“我知道明年高考和今年不同,但对我影响不大。我是选修化学的,物理和生物也不错,只是再学深一点,没什么问题。”对此,周爸爸也很支持,“现在社会上还是看重学历,读一本的学校怎么也比二本强,而且孩子只是一次失误,没有理由不让他复读。”
2
首年综合科难度或不大
相对于高中老师的谨慎,复读机构则对学生复读前景抱乐观态度,高山文化培训学校副校长表示,“从广东省公布的政策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对复读生有利。第一,对复读生没有水平测试的要求,他们的报考也不会受到水平测试结果的限制;第二,从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难度上看,综合科的难度和现在X科的难度一样,必修内容占90%,选修内容占10%。对于复读生来说,除去原来所选的X科,他们只需要补上另外两科中10%的选修内容。”华兴文化培训学校校长彭清平则表示,“复读生比应届生多复习了一年,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会比应届生强。”
一些复读机构则表示,将利用加大综合科目课时等方式,为复读生补上缺的课程。比如,有机构将为报名复读的学生开设为期3周的暑期班,用来补X科外的另两个科目。有机构则把小综合科的课时量,由原来的每周4节增加到每周6节。
3
偏科学生复读不利
华附廖老师虽然觉得总体情况对复读不利,但他也表示,要不要复读具体还要看学生情况,如果学生确实考得不理想,把复读作为一次提升的机会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综合科目中有特别偏科的学生,比如原来选修历史的学生,政治或地理比较弱,要复读的话,就要慎重。”
卓越教育高四学校的校长唐俊京表示,以下几类学生如果用心复读,就能取得较大进步。“一种是考试失误的考生,这类考生平时成绩不错,基础也扎实,但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第二种是高一、高二没有好好学,高考了才醒悟过来的考生,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上升空间,也想给自己一个机会;第三种是虽然勤奋,但学习方法不对头的考生;还有一种是头脑聪明,但贪玩不好学的考生。”
彭校长提醒说,“考生一旦选择复读,就应该认识到,自己第一次高考的失败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是在自己身上,想要下次成功,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比如,改变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改变不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改变对人对事的看法等,这个过程一定会令自己不舒服,但决定复读了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甘肃选调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3 广东高考复读生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