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考十年:变化时刻在发生,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2009年,上海中考最受关注的自主招生/预审(预录取)/推荐自荐正式开始。到现在已经10年了(2019年是第11年)。
10年来,上海中考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小智为大家整理了10年中考关键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考10年参加考试人数变化
历年参加中考人数
2009年94,000人
2010 92,400 人
2011年87,300人
2012年84,800人
2013年80,600人
2014年77,800人
2015年79,000人
2016年75,100人
2017 年74,000 人
2018年70,300人
2019 76,100 人
近10年上海市参加中考学生人数变化
考试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个别年份略有波动。
出生人数的减少、完全中学和十二年制学校的增加、国际学校的增加以及可以直接升入高中或选择出国的学生的增加是主要原因影响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
10年中考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变化
近10年上海中考最低控制分数线变化
每年每批次中考最低控制分数的升降与当年中考试卷的难度直接相关,并且与参加考试的人数基本呈正相关那一年。可以看到,近十年来,每批中考最低控制分数线也呈现出偶尔波动和整体下降的趋势。
中考10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
2009年:学习在海里游泳
2010:黑板上的回忆
2011:安静的提醒
2012年:感到幸福
2013年:今天,我想说出我的想法
2014:这里也有乐趣
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过
2016: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2017:就这样,种下一颗种子
2018年:真的不容易
中考作文题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是分数线最高的一道题(60分,语文满分150分),还因为它有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更能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
每年的中考作文题都不同,各有特点,整体呈现呈现出从“小自我”到“大自我”的转变,从以叙事、描述为主到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转变。表达方式,从外部客观事件的叙述到心理刻画、内心情感的表达,趋势是从“表达”走向“思考”。
中考10年各科出题思路的变化
2009年
汉语:稳中求变,彰显人性
数学:反映新思想并做出适当区分
英语:淡化语法,强化应用
理化:注重实践、引导创新
2010年
汉语:学用结合、教考和谐
数学:注重双基,体现新理念
语料丰富,注重创新
物理:紧跟课程标准,稳定创新
化学:体现特征、测试能力
2011年
汉语:落实基本要求,注重整体感知
数学:注重双基础、合理难度、体现新思想
本文图片内容是:保持特色突出亮点
物理:紧扣课程标准,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稳中求进
化学:按照课程标准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引导减负
2012年
语文:注重基础考试,注重思维培养
数学:注重双基表现,适当区分新思想
本文图片内容是:注重脉络、反映时代、注重经验、鼓励开放
物理:立足基础、贴近生活、稳中求新、注重方法
化学:兼顾基础能力,注重学科理念,科技与人文融合,体现学科价值
2013年
中文:注重稳定性,注重能力测试
数学:注重基础、体现新意、适当区分
本文图片内容是:与时俱进注重引导
物理:立足课程、贴近生活
化学:强调基本能力,体现学科价值
2014年
中文:新增“综合应用”,聚焦现实生活,彰显地域文化
数学:注重基础考试,适当考虑区别,注重知识应用。
中文: 精选语言材料鼓励学生想象并逆向课堂教学
物理:立足课本和生活,注重探索“过程与方法”
化学:注重学习过程,重视实验考核,联系生活实际
2015年
汉语:稳定与微调,传承与变化
数学:注重基础考试,适当考虑区别
英语:各种测试题,重点关注语言使用
物理:取材贴近生活,注重考试过程
化学:检验学科思维,展示学科内涵
2016年
中文:坚持特色、稳中求进、追求多元化
数学:注重基础、注重应用、综合适度
本文图片内容是:注重务实、激发思维、育人
物理:贯彻课程标准,体现应用,注重思考
化学:立足课程标准,源于生活,双核并重
2017年
语文:触动时代脉搏,凸显学科特色
数学:注重基础、注重素养、适度综合
立足标准、突出务实、激活思维、注重育人
物理:立足标准、贴近生活、强调过程、注重思考
化学:欣赏化学之美,体现学科价值
2018年
汉语:延续传统特色,融入时代气息
数学:突出基础、注重过程、重视素养
本文图片内容是:抓住基本内容创造真实情境
物理:体现发展理念,重视思维过程的考察
化学:注重实验技能并联系社会生活
观察近十年的中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中考题目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注重考生的素质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越来越注重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到高中已经到了从基础学习到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的过渡阶段。因此,无论是从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是适应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中招生考试都不会仅仅认定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还应尽力提供考生的发展潜力和智力倾向的信息(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主要承担这部分功能)。
近10年来上海中考的变化揭示了以下信息:
1、随着高考接力棒的变化,中考的多元化、灵活性不可避免。
考试将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重复训练的内容,增加实践性、跨学科、综合应用的内容,并进行逆向指导,减少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出题数量,突出能力导向。
2. 变化一直在发生。近10年来中考的种种变化,都体现在新中考的新要求上。
“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学科素养、思维、综合素质、创新、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注重过程……”近10年的中考其实都反复强调过这些能力和要求,而2018年出台的新中考政策和2019年出台的新中考配套政策,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考试都有明确的要求。
(点击此处查看)
我们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变化,提前为孩子的生活做好了规划,有的人是改革政策公布后才意识到的。
用户评论
十年了,感觉变化挺大的,中考越来越难了,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十年,见证了教育的变化,希望未来的教育更加公平公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希望这些变化能真正帮助学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变化总是有的,但不变的是学习的意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年中考,十年磨一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考出好成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改革,压力更大,但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年中考,感慨万千,希望孩子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机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变化很多,但初心不变,那就是为了更好的教育。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年了,中考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变化很多,但不变的是学生们的努力和拼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中考改革能更加人性化,减轻学生负担。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年中考,见证了社会的进步,也见证了教育的发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改革,希望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越来越难了,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十年,见证了孩子们成长,也见证了社会发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中考改革能真正为孩子们减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年中考,希望孩子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的进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