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专业代码是多少

北京教育考试院 2024-10-05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专业代码是多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开设专业
  •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院校简介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开设专业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开设专业

院校名专业名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经济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法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学前教育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体育教育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英语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商务英语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历史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物理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应用物理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化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能源化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地理科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生物科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心理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环境科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财务管理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音乐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舞蹈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戏剧影视文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美术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书法学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院校简介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院校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山西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师范类独立学院。建院20年来,学院依托山西师范大学智力支持、资源扶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已发展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文化传播基地。

学院位于有“华夏文明之源,炎黄子孙之根”之称的临汾市尧都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8116人,设有16个系、36个本科专业。所设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基本建成了以文理学科为主体,教师教育学科为特色,应用学科为增长点,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培并举。为提升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省内三所工科院校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教授24位,从省内外兄弟院校引进博士学位高层次人才10名,逐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共548人,其中自有教师254人,退休返聘教师10人,山西师范大学派遣教师284人(全时教师127人,*教师157人)。

学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考研率、就业率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学院生源稳定,连续多年招生投档线远远高出省控线,第一志愿均一次性投满招足,深受广大考生的欢迎。近三年来,文史类投档线平均超出山西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0余分;理工类投档线平均超出山西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0余分。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国立木浦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与国内兄弟院校的校际交流日益频繁,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逐步深入。2017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被授予山西省园林单位;2019年获批“山西省第二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院众创空间获批省、市两级众创空间;202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兵棋推演大赛华北赛区团体组织奖;2021年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协办单位。学院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根据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转设的要求和山西省委“三个调整优化”战略部署,学院拟转设为省属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高校,转设后新学校核定办学规模12000人。学院紧抓转设契机,主动把握机遇,20219月起,学院已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总投资约33亿元,占地面积共1208亩,总建筑面积44万㎡,校园环境优美,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日常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目前新校区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建筑约23万㎡,可满足8000余名师生正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新校园,新环境,新气象,学院将不断提升办学能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促进学院健康发展,为学院顺利转设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

新的时代承载新使命,骄人的业绩催生新起点。学院将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腾飞,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