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水务工程(水务工程好找工作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水务工程(水务工程好找工作吗)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魏弘毅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调水工程——论证半个世纪,21世纪初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长达2899公里。
这就是总称之为“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福祉”的南水北调工程。
统计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53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世界最大调水工程问世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北缺南丰”问题的超级工程,缘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1952年,毛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从宏伟构想提出,到2002年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动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工作历经半个世纪,最后形成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规模最大的泵站群、超大型渡槽、大口径输水隧洞……数十万建设者持续奋战,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2013年11月和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建成通水。东线从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之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入渠自流抵达北京、天津,向沿线豫、冀、津、京供水。
作为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在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1.85亿人直接受益
“以前的水苦咸,现在的南水甘甜。”来到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地采访,记者时常听到当地百姓为南水叫好。
黑龙港流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苦咸、高氟。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支撑地方实施生活水源置换,助力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通水将近10年,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沿线从‘有水吃’向‘吃好水’转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禹说。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为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河南省10余个省辖市用上南水。南水已由原来规划的补充水源跃升为多个城市的重要水源,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同时,南水北调工程有力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袁其田表示,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助力沿线50多条河流生态复苏,永定河、滹沱河、大清河等实现全线贯通。华北地区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连续3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近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输水隧洞8号平洞施工现场,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开始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承担引水隧洞主体工程掘进任务。
孙志禹表示,2022年7月开工的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至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安乐河口,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工程建成后将联通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2021年5月14日,总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3年5月发布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水网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西线工程、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高质量建设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加快实施防洪安全风险隐患处理,加快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农村供水改造任务提前完成
新建水源井、消毒净化设施升级改造,山村建起标准化供水站……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本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农村供水改造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21个山村的供水条件得到改善。下一步,将按照《北京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方案”)任务要求,继续推进山区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任务,计划明年年底前完成300处山村供水站标准化改造。据悉,按照“发展方案”,2025年底前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五环以内、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村庄全部接入城市公共供水。
在平谷区镇罗营镇桃园村,村民张树清在家中的花园房内惬意地晒着太阳、煮着茶,打开水笼头,哗哗的流水声显示着压力十足。“你看这水流多冲,之前动不动就时断时续的,尤其是旱季,接一壶水得耐着性子。”张树清说,现在不仅水流冲了,水质还变好了,“烧完水也没啥水垢了,之前可不行。”桃园村用水的变化得宜于本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山村供水改造任务,“今年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的是完成20个山村的农村供水设施改造任务,而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21个,算是提前、超额完成了。” 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三级科员费晓轩介绍说,改造优先解决山区村庄存在水质波动和水源不稳定的供水问题,主要通过新建水源井、消毒净化设施升级改造等方式,改善山区村庄供水条件。在桃园村口,原来所有设备挤在一间房里破破烂烂的供水站,已经升级改造成“两个套间”,一间是泵房,一间是消毒设备间,崭新的饮用水消毒设备,实现了消毒剂的变量添加,“原来都是定量投放,余氯指标无法保障。现在通过智慧化改造,可以根据水量的多少来控制消毒剂的精准投放,让村民们喝上更加优质放心的水。同时,水泵等设施也进行更新,供水保障进一步提升。”费晓轩表示。
据费晓轩介绍,按照“发展方案”,到2025年,本市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300处山区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不断提高山区供水保障能力,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市区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已下达专项资金超一亿元,目前全市约三分之一的项目已开工建设,并计划年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工作,在确保任务如期完成。300处山村主要分布在平谷、密云、怀柔等生态涵养区。
按照“发展方案”,本市将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加强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力争到2025年底,初步形成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格局。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五环以内、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村庄全部接入城市公共供水。全市规模化供水工程(千吨万人)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7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基本实现县域统管,智慧供水平台数据汇聚率达到100%。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上,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供水厂和乡镇公共供水厂至村庄配水管网建设,重点聚焦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通州区等12个区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发展新区,新建(改建)供水管线196公里,做到能联网尽联网、能扩网尽扩网、能并网尽并网。通过“城带村”“镇带村”的方式,将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33个行政村,其他农村地区100个行政村纳入公共供水覆盖范围。
同时,大力推动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对城乡公共供水短期无法延伸覆盖的地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对现有农村供水设施合理布局,加大乡镇公共供水厂和输配水管网建设力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丨南水北调的世纪答卷——世界最大调水工程改变中国供水格局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题:南水北调的世纪答卷——世界最大调水工程改变中国供水格局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魏弘毅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调水工程——论证半个世纪,21世纪初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长达2899公里。
这就是总称之为“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福祉”的南水北调工程。
统计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53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世界最大调水工程问世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北缺南丰”问题的超级工程,缘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1952年,毛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从宏伟构想提出,到2002年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动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工作历经半个世纪,最后形成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规模最大的泵站群、超大型渡槽、大口径输水隧洞……数十万建设者持续奋战,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2013年11月和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建成通水。东线从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之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入渠自流抵达北京、天津,向沿线豫、冀、津、京供水。
作为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在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1.85亿人直接受益
“以前的水苦咸,现在的南水甘甜。”来到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地采访,记者时常听到当地百姓为南水叫好。
黑龙港流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苦咸、高氟。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支撑地方实施生活水源置换,助力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通水将近10年,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沿线从‘有水吃’向‘吃好水’转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禹说。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为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河南省10余个省辖市用上南水。南水已由原来规划的补充水源跃升为多个城市的重要水源,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同时,南水北调工程有力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袁其田表示,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助力沿线50多条河流生态复苏,永定河、滹沱河、大清河等实现全线贯通。华北地区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连续3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近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输水隧洞8号平洞施工现场,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开始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承担引水隧洞主体工程掘进任务。
孙志禹表示,2022年7月开工的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至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安乐河口,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工程建成后将联通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2021年5月14日,总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3年5月发布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关于水务工程(水务工程好找工作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我想做水利工程,就是担心就业不好哎,这篇文章应该介绍一下水务工程现在是种热门行业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水务工程的同学,你们毕业找工作顺利吗?真想知道这个职业前景怎么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里有人从事水务工程,说做起来很累但也很有成就感,想了解一下这行工作的挑战跟回报都有些什么?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水务工程需求肯定很大吧?这个行业未来几年会发展好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处理相关的工作感觉很有意义,我想找资料学*一下这个领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说水务工程的薪资待遇不错,是真的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水务工程的不同方向,哪个更有发展前景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同学想读水务工程专业,我想问问这需要多大的数学基础?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学*水务工程的入门资料推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水务工程工作环境应该比较辛苦吧?真的会像文章里说的那样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水务工程相关的证书有什么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未来有哪些新的技术和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家乡最近正在进行一些水利建设项目,我想要去相关公司工作,这篇文章能给我带来一些帮助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水务工程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水务工程的不同职业发展路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水域生态修复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想更深入了解一下相关工作内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务工程和环境科学有什么关系?会不会有重合的工作方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问有没有哪些高校的水务工程专业比较出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水务工程相关的实践体验机会有哪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