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教育招生-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教育招生-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文/广州全媒体记者林霞虹、王婧 图/广州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中山大学:
大一新生在康乐园集中培养
2021年中山大学计划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30人,按历史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生物科学类、计算机类、临床医学类、海洋科学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临床医学(八年制)、护理学、音乐表演等招生专业(类),进行大类招生。
中大招生办透露,大类招生后,每个专业录取人数相应增加,考生选择面更宽,“撞车”概率更低,更加容易报考。
今年大一新生将集中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康乐园)学*生活。大一末根据学生意愿,结合高考和学业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再到相应的院系进行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
招生总规模6950人,新增3个本科招生专业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招生总规模是6950人,比去年增加250人。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招生专业,均设在广州国际校区。
华工同一学院内相近专业组成一个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相同。以计算机类为例,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等三个专业。目前,华工有20个专业类。
2021年华工在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5地开展“631”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招生专业为广州国际校区8个新工科专业,招生规模400人。
暨南大学:
在广东分15个专业组招生
暨南大学2021年面向31地招生计划4860人,与去年持平。各地计划均与2020年持平,其中投放广东省计划略有增长。
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四个专业计划维持往年规模280人,面向招生的省份为:广东、安徽、福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山东、陕西、四川。
广东招生方面,暨南大学按照“学科门类”为分组基本原则将2021年在广东省招生的本科专业分组方案确定为15 个专业组,分物理类、历史类两个大类,其中物理类9个专业组,历史类6个专业组。
华南师范大学:
本科计划招生7130人
今年,华师本科计划招生7130人,其中师范类专业招2630人,非师范类专业招4500人,比去年略有增长。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有石牌、大学城、南海和汕尾四个校区,不同的专业分布在对应的校区。
据悉,2021年该校师范专业计划在广东招生1968人,非师范专业计划在广东招生3888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
计划招生2870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19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招生计划为2870人,面向29地招生,其中广东省普通类计划1878人,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专项计划215人,地方专项计划60人;外省普通类计划643人;其他类共74人。在广东省,该校本科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
广东工业大学:
揭阳校区首次招生
广东工业大学今年列入招生的本科专业有81个,其中,有32个本科专业单列招生,其余49个本科专业编成15个大类进行招生,招生专业(类)一共47个。招生专业覆盖工、理、经、管、文、法、艺7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专业占比 60.5% 。
今年,广工的本科招生总计划为10200名,涵盖有普通类、艺术类、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等8种招生类别。
从广东省计划来看,物理类计划7759名,除应用化学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以外,其他物理类专业只要求选考物理;历史类计划613名,全部专业都只要求选考历史;另外,还有艺术类计划385名,对考生的文化课选考科目不作要求。
今年,广工揭阳校区开始首年招生,总计划为700名。
广州大学:
成绩优异者免试转专业
广大今年将面向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科招生计划数为7580人,其中广东招生计划为6600人;招生专业为71个。
今年,广州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招生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广州大学师范类专业放在本科批录取,专业均标注师范方向。
“今年,广州大学新增了对2021级高分考生及第一学期学业成绩优异学生免试任选转专业的举措。”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表示,在以往“转出无门槛、转入有条件”的基本实施办法基础上,2021级高分考生及第一学期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将有更多免试任选转专业的机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多数专业首选物理历史均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计划招生总数5200名,较2020年增加100名。其中,广东普高招生计划达4185名,包括:历史类1835名,物理类2251名,艺术类99名。
今年该校新增希伯来语专业。此外,英语(师范)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的招生批次从提前批调整到本科批。
广东等实行“3+1+2”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今年开始按新高考模式录取,在这些省份,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的首选科目都是物理历史均可,再选科目不限。
广东财经大学:
新建3个学院,新增3个专业
广东财经大学今年计划招生8200人,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其中,广东省内计划招生7356人(含历史类2341人,物理类4441人,艺术类544人,地方专项30人)。今年广财大设置11个院校专业组。新增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供应链管理3个招生专业;新建智能财会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人力资源学院3 个学院。
该校今年的专业录取原则从以往的“志愿优先”调整为“分数优先”。学校表示,考生在填报学校专业志愿时,在填报好兜底专业志愿的前提下,可大胆填报心仪的专业,包括热门专业,建议普通历史类排名22000以内、普通物理类排名70000以内的考生可大胆冲报。
汕头大学:
新增4个热门专业
据悉,2021年汕头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数为3600人,较2020年增加500人;其中广东省计划2867人,省外计划692人,高水平运动队计划5人,预留计划36人。
今年,汕头大学还新增国际新闻与传播、生物医学科学、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等4个热门招生专业。国际新闻与传播主要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招生;生物医学科学、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主要在广东、河南、湖南和四川招生。另外,今年新增在上海市、辽宁省、海南省招生,主要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法学等优势特色专业。
汕头大学2021级全体本科新生也将100%获得学费全额奖励金。
招生宣传,各显神通?
■关键词:招生宣传
据媒体报道,随着高考结束、成绩逐渐公布,全国各大高校进入招生季,也例行发出了“欢迎报考xx大学”的招生文章和视频。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各校使出浑身解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坚守文化品格,不盲从不浮华
好的招生宣介可说是大学一次最佳的“广告时段”,需要大学精准诠释学校的风格特质,传递理念、启发思考、引发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招生宣介事关大学形象和大学文化、事关大学传递给公众和青年学子怎样的价值理念。行胜于言,将纸面上的文字转化为行为操守,需要大学坚守文化品格、大学精神和大学功能,不盲从、不浮华。通过招生季、录取季对大学理念的弘扬,高校应当带给更多年轻人为未来努力拼搏的原动力,激励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与精神是大学最好的口碑。近几年,国内多所高校纷纷精心制作招生宣传片,传递“每一声心跳,每呼吸一秒,去找寻自己的骄傲”“大学不是梦想的终点,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总有一种力量,让你不惧来路、不忘归途”等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厚重而不失活泼,收获好的口碑和传播效果。而如果放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考量,一年365天中,大学认真办学、精心育人、扎实科研、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每一时刻,又何尝不都是最好的招生宣传。用扎实的办学实践、用丰硕的办学成果为大学精神做最好的注脚、为大学功能做最厚重的描摹,是最有力量的宣介。
对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通过对大学氛围的提前熟悉,有助于自己早日做好大学生涯规划,顺利迈入大学学*新阶段。大学是人生学*和成长的关键阶段。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交能力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把这些任务规划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自己赢得更好未来,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收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把大学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赵婀娜,原载《》,有删节)
中国青年报:招生宣传不能只求文案漂亮
当前,部分高校的招生压力增大是事实,在招生时能够以更被“新生代”所接受的风格展现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特色,也是一种恰当的自我营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报考什么学校,最终是由个人分数、专业偏好、学校的学科能力以及城市等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不太可能仅仅根据招生广告就选择一所学校。另外,仅就创意来说,一些形式和表达其实也在不断被模仿,很多不乏有被“玩坏”的观感,其真实的传播效应和创造性也未必那么强。
这并不是说在招生上不需要努力和创新。一定程度上说,这些由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所“贡献”的招生文案,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表达。他们在帮助自己的大学在舆论场中寻找存在感的同时,也在展示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形象。这类在毕业季竞相出炉的招生海报、影像,既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既面向高考生,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延伸。比如,当前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的另类“花名”,尽管这其中充满着调侃乃至“自黑”,却是学生对于母校认同感、归属感的体现,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母校只有自己才能骂”。
大学招生中,在校学生、毕业校友的声音和自我表达被放大,也直接展示出大学和中小学的差别。一所大学的形象不再只是校方的单线条叙事,每个学生对学校的真实观感,也是大学形象构建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于此背景下看待一些大学生或者毕业校友的另类招生文案,大学管理者更应该有所触动。
进一步说,校方的包容心态,更需要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学生的“发言权”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另类招生文案一个方面。另外,高校自我宣传和学生花式营销中所展现出的“优越感”,也应该让新生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总之,大学的“好”,学生对学校的“好感”,不能只是在招生场景中“昙花一现”,仅仅体现在话语的包装上。
所以,面对每年招生季上演的大学另类招生创意比拼大战,既不必从所谓品位高低的维度作机械评价,也不宜过于拔高其创造性。褪去特定语境下的表演色彩,大学生日常自我表达和创新能力,才更值得关注。
(作者朱昌俊,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长城网:“花式”招生 宣传创意可以有
随着当前人们使用媒介和阅读*惯的改变,高校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很大程度上属于顺时代潮流而行。在此背景下,高校的“花式”招生宣传不仅没有不妥,甚至还可以更加个性化、开放化。
通过比较当前高校官微的创意招生广告,会发现大多数高校都过于强调校园环境、硬件配备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软件方面如学科优势、强势专业、名师校友等介绍得比较少。然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在“花式”招生广告中,不妨多在自家软件方面有所偏重。
回归到报志愿上,考生报与不报,或许并不取决于学校的“花式”招生宣传,但高校官微放低姿态,活泼有趣贴地气的宣传文风却实实在在地圈了一波粉。懵懂的小清新也好,曾经的老学长也罢,一边是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一边是对大学生活的回忆,无论是憧憬还是回忆,这份美好都凝结在其中。与此同时,期待高校官微在招生宣传中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方法,与时俱进,做出更多有益有趣的探索。
(作者任凯,原载长城网,有删节)
OK,关于教育招生-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想报名考试需要哪儿查啊,官網没看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个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信息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网站能更容易操作一点,我有点不会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今年的考试时间和内容,应该在哪里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网更新慢吗?最近有没有新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方便啊!不用再去实体店询问信息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站界面看起来不错啊,很现代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官方能提供更多的学*资料和考试资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这次考试的报名条件,在哪能查看到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网能不能多一些用户指导视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注册官网账号需要提交什么信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站客服真的能及时回复问题吗?我有点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考试院官网也能提供线上模拟考试的功能。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网址什么时候才更新最新的考试信息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不用到处搜资料了,官方网站真是太方便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报名流程和费用需要去哪里查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网有没有提供一些历年的考试真题可以参考一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考试院能加强对网站的安全防护措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能不能把常见问题解答放在更显眼的地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