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线: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这一段话,有三大重点值得2019届、2020届家长和考生密切关注。
为了招收到最优质、最适合的学生,也为了保证录取的圆满完成,90%的高校在调取时,都会超出计划数来超额调阅,这时候实际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
一般一所学校的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某院校计划招100个人,就会调取120份考生档案,之后按照筛选退掉后面多余的20个人档案。
例如:
一本大学A理工类计划招收30人,而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
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到A高校,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A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
这入档的36名考生,经学校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投档比例”比你主观填错志愿更可怕。因为,它是省招办根据招生计划、高考成绩、当地政策等因素,硬性规定的录取规则之一。也就是说,每年总会有部分考生因为这个“投档比例”被退档,无缘大学或降于下一个批次录取。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提醒:
一般我们会建议考生填报投档比例为1:1~1:1.05之间的高校,这样退档比例小。不过,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投档比例的招生方式有其灵活性,规定是表面的一套,私下的操作是另一套的。
学校招生不会无缘无故,退掉一个分数达到要求,健康状况良好,又填了服从调剂的人。就算你是120%里面的那靠后的20%,也会在最后录取你。毕竟,生源就是财源,人家不会放弃一个赚钱的机会的。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考生和家长私下也可以打电话询问招生办,人家会跟你明说。
很多家长和考生会把“投档线”当做“录取分数线”,因为这两种线都可以代表着进入某所大学的资格线。其实,要细分的话,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两条线的差别。
再来重温一下这两条线的定义:
录取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投档线: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最相同的地方,就是两者都是“最低分数线”。
不同点在于一个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另一个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就拿我们在第一点中例举的例子来说,一本A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
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这其中被录取的30人中,排名第30位的考生的分数即为录取分数线。
所以,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明白投档线是进入院校的重要资格线,而录取分数线才是最终决定考生是否被院校录取的生死线。
每年在5月份、6月份的时候,有不少的机构或高考平台会独家发布“某某高校的投档线”来吸引家长和考生的目光,获取流量。
在这里,慎重告诫2019届、2020届考生“投档线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之后,自然形成的一条最低分数线,故而,只要院校投档或录取过程没有完成,投档线都将不会率先出现”。就好像,风过后,沙漠才会现出一条条有规律的纹路。
所以,2019届、2020的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投档线预测,最好的方法还是参照前5年的院校投档线,并求取平均值,这样才能估算出一个今年合理的投档线数值。
不过,投档线还受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当年专业冷热度等因素影响,部分院校投档线会有较大幅度波动,还请谨慎参考。
投档分数线与录取分数线的差别
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是有差别的。如果考生仅仅达到投档分数线的话,是不一定保证会被高校录取的。而录取分数线则是高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是高校根据投档人数和报考人数确定的,各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尽相同。
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一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就是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投档线是省考试院按照大学的投档比例(平行志愿一般是1:1或1:1.05,非平行志愿一般不超过1:1.2)向大学投档考生的最低分,一般录取分数线等于或高于投档线;专业录取线是大学各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一所大学有几个招生专业就有几个专业录取线,其中的一个也就是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其他的均比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用户评论
我也是这个疑惑啊!考完试总感觉这两个概念很混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很少有人解释这两种线的区别,今天正好看到这个标题想了解一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说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关系很大,想知道具体怎么影响毕业生就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申请到理想学校,肯定要比别人分数高一点吧?所以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很关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区别挺重要的,感觉很多人都知道录取分数线,但是投档线好像不太有人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准备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这两个线的具体含义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投档线可能和专业的选择有关系吧?毕竟不同专业的录取要求应该不一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想知道分数怎么申请到某个大学的话,是不是要看这两条线的标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解释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差异,这样我就能更好地规划未来学*之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听别人说过投档线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性格和能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俩线都很有影响力啊!感觉是填志愿的时候必备知识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要多关注这些关于分数线的资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体系的工作原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可以问问老师或学长姐,他们肯定更清楚这两个线的区别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区别应该很复杂吧!希望能有一个详细的讲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标题之后,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深度,期待文章能深入浅出地介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想知道这两个线的具体含义,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解决我的疑惑,让我对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有更清晰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了解好这两条线非常重要,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文章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