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2)同化
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3)顺应
顺应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4)平衡
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的平衡过程。
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特征:
① 物体恒存(客体永恒性)
②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③ 主体和客体的分化
④ 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
① 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 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 认识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④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① 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② 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③ 去自我中心;
④ 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大小)
(4)形式运算阶段(11 、12岁以上)
① 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 假设——演绎推理
③ 抽象逻辑思维
④ 可逆与补偿
⑤ 思维的灵活性
皮亚杰理论: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链接:)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间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又细分为反射、*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手段与目标的协调、新手段的发现、顿悟这六个小阶段。
例如,在反射阶段,儿童没有任何外界环境的概念,世界是一组动画片;在后天的最初适应与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开始寻找他刚刚抓握而被移开的物体;在第三阶段–中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对消失时间较长的心爱物体进行寻找;在第四阶段–中级图式的协调与应用阶段,儿童能够移动遮盖消失物体的屏幕;在第五阶段–第三级循环反应和通过主动试验发现新方法阶段,儿童对消失物体的寻找依据物体位置的移动,这在以前是不行的;在第六阶段–通过心理组合创造新方法阶段,儿童能运用各种联合动作来寻找物体。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约在7-11岁时,处于具体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知识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推论。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的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篮球中时更大些。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只能联系具体事物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思维的内容和形式尚未分离。
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
儿童在12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算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互换。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在历年的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考试的核心考点,主要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核心、本质、以及对心理结构的理解。考查的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单题。因此,对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需要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来实现的。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本质和原因。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无论是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2.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1)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2)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这些图式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同化:把新经验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够引起图式的改变和创新,类似于量变。
顺应:改变已有的图式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类似于质变。
平衡:同化与适应导致的平衡,是机体暂时达到的平衡。平衡既是心理发展的因素,也是心理发展的结构。
练*题:
(一)单选题
1.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本质是( )。
A.学* B.模仿 C.强化 D.适应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选项,学*指的是由于经验而导致的行为或思维上持久性的改变。学*并不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本质,故A选项错误。
B选项,班杜拉的观察学*理论强调儿童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学*的。与题干不符,故B选项错误。
C选项,斯金纳的强化论提出儿童的学*行为是由强化*得的,而皮亚杰认为人类认知发展的本质是适应。故C选项错误。
D选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个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过程。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迅速成熟起来。故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ABC选项与题干不符,故选D选项。
2.皮亚杰认为,( )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A.命题 B.概念 C.图式 D.表象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心理结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心理结构有: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A选项,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命题网络,或称为语义网络。知识的理解越深,所形成的联系就越多,命题网络就越复杂。与题干不符。
B选项,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与题干不符。
C选项,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这些图式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皮亚杰认为图式是认知发展心理结构的核心。
D选项,表象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情景相类似的心理图像,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做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是人们保存情景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题干不符。
综上所述,ABD选项与题干不符,故选C选项。
(二)多选题:
1.皮亚杰认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技能包括(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1.【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A选项,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这些图式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它不属于适应的结构范畴。
B选项,同化是指把新经验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够引起图式的改变和创新,类似于量变。属于适应的结构范畴。
C选项,顺应是指改变已有的图式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类似于质变。属于适应的结构范畴。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用户评论
太棒了!我一直对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很感兴趣,这个理论很有启发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机会学*一下皮亚杰的理论了!我想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是怎么思考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他的理论解释了很多我小时候的思想要,原来那时候我是处于Sensorimotor阶段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文章写的真好,很清楚易懂。<br>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一下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和学*方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一位老师,这篇文章对我的教学理念很有帮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了解一下如何运用皮亚杰的理论来引导孩子的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同阶段对应的认知特点真的很有趣!让我更加好奇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分析文章太棒了!让我对皮亚杰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计划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我一位从事幼教的朋友, 她的工作很有可能用到这个理论。<br>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试试用他们的认知阶段来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教育方法都基于皮亚杰的理论,看来它的影响力很大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我能多学一点关于儿童发展的心理学知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孩子学*新事物的方式感到好奇,这个理论可以给我一些答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教育活动。<br>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个理论很实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要进一步研究皮亚杰的著作,深入理解他的理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了皮亚杰的理论后,我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