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限高校应届毕业生【限高校应届毕业生是指哪些人】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紧接着,近日上海又官宣“取消应届生身份”。
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一利好应该怎样解读?接下来Vicky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01
上海:毕业两年归来仍是应届生
10月初上海市人社局发布重磅消息,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在《通知》中明确指出:
上海事业单位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应向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开展校园招聘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校招岗位向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图源网络,侵删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国企岗位的条件放宽,毕业两年内均可报名。甚至,即使你有社保缴纳经历,甚至两年内工作过,都可以算作“应届生”。这一新规发布,无疑对留学生回国就业带来了诸多利好。
02
更新“应届生身份”政策的城市和企业
新规发出后立马上了热搜,由于此新规仅针对上海地区,很多评论都是在着急:上海太超前了,其他地区能不能搞快点啊!
图源网络,侵删
不过搜索一番后才发现,原来“应届生身份取消”的新规已经遍布了各个省市——
山东省
今年7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发布通知:各类事业单位在发布招聘计划时,可明确“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
图 | 山东省人社厅通知
贵州省
同月,贵州省同样发布通知:报考我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年度(具体以落款时间为准)内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可按当年度高校毕业生报考。
图 | 贵州省新规
广西省
广西人社厅发布通知:在发布招聘计划时,明确“高校毕业生”包括近2年内毕业、未落实过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即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签订就业协议、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湖南省
湖南省人社厅在6月印发《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即落款年度3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图 | 湖南省新规
浙江省
浙江省发布的《202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中显示:2022年、2023年毕业生可报考身份要求为2024年应届毕业生的职位,但2022年、2023年普通高校硕士以上毕业生不能享受2024年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放宽年龄政策。
图 | 浙江人力资源网站
其实早在去年7月,福建省人社厅率先表示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招考中,上年度毕业生具有工作经历以及社保缴交记录的,可报考应届生岗位。
不过各省份对应届生身份的调整范围有所不同,例如,湖南、广西、山东仅在事业单位中有相关表述,福建、贵州的范围则扩大到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
此外,应届生身份的认定年限标准在各省也有差异。贵州、山东未对择业期内毕业生作规定;福建、广西、湖南则将年限放宽至1-3年不等。
而且除了内的工作机会,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2025届校招要求上,也放宽了应届生毕业年限。
腾讯
腾讯2025校园招聘对象的毕业时间放宽至2024年1月-2025年12月,中国(内地)以毕业证为准,中国及海外地区以学位证为准。
图 | 腾讯校园招聘放宽应届生毕业年限
阿里淘天集团
阿里的淘天集团2025届校招招募顶尖人才T-Star的对象条件,也放宽到2023年11月-2025年10月期间毕业的毕业生。
图 | 淘天集团校招放宽毕业年限
因此,不论你回国是要考公考编,还是参加秋招,还是要花些时间去查看一下对应岗位的应届生时间要求,以免错过时机。
03
海归应届生身份,大有“钱”途
海归这么关注应届生身份,除了会影响找工作,还关乎着国内各类人才政策。
教育部发布的《蓝皮书》显示,国内近年来为留学生颁布的补贴和落户政策,已成为留学应届生回国的第一大原因!
图源网络,侵删
各城市每年的人才政策都会更新,力度也是一次比一次大:
深圳:今年重启市级补贴,应届留学生可领1.5-3万RMB不等;
杭州:开启金梧桐人才计划,QS TOP100院校的应届硕士每月可领2k补贴;
上海:宝山区、虹口区都开启住房补贴申请,应届留学生每月可领1k-2k不等;
南京:本科留学回国人员每人每月生活补贴600元,硕士800元,博士2000元,累计不超过36个月;
北京:应届留学生通过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评审的,提供10万元企业开办费。
最重要的是,这些补贴都是实打实的,大部分都是现!金!直!款!
图 | 各城市人才政策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隐藏福利都在等着应届留学生回国领取!就业、创业、买车、证书…补贴类型简直数不胜数。
不过国内落户政策随时会变,补贴流程繁琐,易错每个城市福利政策不同……广大留学生还是要时刻多关注政策的变化,希望大家顺利毕业的同时也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2025国考近六分之一职位限本科,研究生学历受冷落?
2025国考近六分之一职位限本科,研究生学历受冷落?
2024年大学毕业生高达1179万,面对就业压力,不少本科生选择了考研。本来以为考上研究生,毕业后会有更高的平台,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想不到的是,2025年国考却打破了不少人的认知。
原来,随着2025年国考职位数的发布,不少网友发现,硕士学历其实并不占特别大的优势。
2025年国考共计20810个职位,其中仅限本科学历的职位高达3252个,占到了总职位数的近六分之一。从招录人数来看,总人数39721,仅限本科学历的共计招5213人,这个比例也是相当大的。而仅限硕士招录的岗位只有565个,招考人数也只有959人。与仅限本科学历相比,差距很大。
有网友说:仅限本科学历,那研究生毕业的考生,也可以以第一学历——本科报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仅限本科学历,也就是最高学历是本科,而研究生的本科学历是第一学历,而不是最高学历。再者,考上研究生的,就不再属于本科应届毕业生,因此是不符合条件的。
在2025年国考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位数共计13866个,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职位数911个,这些职位数,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都有机会。这样一对比,硕士学历确实在国考中,不占优势。
有网友对此疑惑不解:为何那么多职位要仅限本科学历,难道研究生毕业干不了?还是研究生学历受冷落?其实,并非如此。
仅限本科学历的职位数多,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人尽其才
国考是人才的选拔,也要为人才找到合适的岗位。2025年国考将继续充实和稳定基层力量,招录的3.9万多名公务员中,将有2.75万个计划被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县级以下职位主要集中在一线基层岗位。
一线基层岗位对学历要求无须过高,本科学历足够。因此,仅限本科学历,是人尽其才,避免人才浪费的一种表现。
研究生毕业重在搞科研,做学术,做基层工作,本科毕业生足够。
其次:专业要求
2025年国考,许多岗位招录的专业属于本科专业,研究生没有该专业,达不到要求。
第三:稳定性
基层岗位比较辛苦,对于高学历毕业生而言,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更高的追求,即使暂时投身基层岗位,也未必会沉得下心,努力工作。这就像铁路系统招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更有优势,而本科生、硕士生就少很多。
还有一点就是硕士进到新单位,待遇都是副科级。但是,单位又没有那么多职位。而本科学历则不同,入职为一级科员。
2025年国考职位一出,不少网友哗然,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准备考研的学子来说,对考研的意义就产生了怀疑。其实,大可不必。2025年国考,仅限本科学历职位增多,说明国家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硕士毕业生理应有更好的岗位,更大的用武之地。
为了保就业,国家放松应届生限制大跨了一步
原创 马江博
终于步子越来越大了。
打破应届生标准,这次是一线标杆城市上海在行动。
最近,上海市发布《关于优化调整高校毕业生参加本市招考(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
1)上海辖区内的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应届生的认定标准要放宽到2年以内。
2)不再对高校毕业生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是否缴纳过社保作出严格限制。
这便是直接回应当下高校生就业难的问题。
应届生不仅是代表当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更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认定,有了应届生的身份,就意味着有了许多绑定的隐性福利:
1、比如现在年轻人热衷考公考编,但2024国考中,应届生岗位占65%,很多岗位也只对应届生开放,如果不是应届生的话,考公考编的选择余地将非常有限。
2、比如很多城市的落户上,应届生也有专属绿色通道,东部很多沿海城市就明确提出来,博士应届生,各研究所、各高校硕士应届生,清北复交等高校本科应届生均可以直接落户。
3、比如对企业来说,招聘应届生可以得到地方的人才补贴、稳岗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大量“ 实惠“,所以也会更加倾向招聘应届生。
但我们的应届生认定,在过去的几十年,只局限于当年度毕业的高校生,很多毕业生做了一两年的工作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想要再去考公考编,就没有了应届生身份。
而且就算你是当年毕业的,只要有过工作经历、有缴纳过社保,也会自动失去应届生的身份。
在当下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都会去选择考公考编,但正因为应届生认定严苛,绑定的好处太多,让年轻人不敢轻易失去,反倒成了枷锁。
很多年轻人为了考公考编,为了保住应届生身份又不敢工作,导致经济压力巨大,宁愿在家里备考一两年,靠着父母的供养活下去,也不敢轻易去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或者先工作后备考。
好听点称之为慢就业,但其实就是年轻人的容错试错成本太高,年轻人不敢轻易地去尝试、去冒险,只能把希望全部压在一击即中、考公上岸之上。
这其实就是制度造成的人才资源的错配:就业市场以最快速度招聘“完美”的当年应届生为目的,而非以最大程度吸收整体待业学子为目标。
对应届生身份的过度圈定,是全社会的一种年轻崇拜。不仅是毕业生自身的负担,更是整个社会就业的拖累和资源错配。
所以,自今年以来,各省市都开始逐步放松对“应届生身份”的标准认定。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相继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
像山东宣布不再将“是否缴纳社保”作为应届生认定标准,湖南将应届生认定年限从毕业2年内放宽至3年内。
但更普遍都情况,仍是一种“放宽了,但又没完全放宽”的状态。
比如山东、湖南、广西等地,只有事业单位的招聘适用于放宽后的新应届生认定标准,大多数的央国企、社会企业甚至机关仍沿用旧例。
比如北京,将应届生认定年限从1年放宽为2年,但对社保缴纳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毕业生必须是初次就业,不能有缴纳社保的记录。
所以上海的这次新政改革的步子足够大,不仅要求放宽了认定年限,还一体要求辖区内的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全面遵守新的应届生认定标准。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也是四大一线城市之首,这样的态度足够有诚意,也足具标杆性和风向标意义。
文章分享结束,限高校应届毕业生【限高校应届毕业生是指哪些人】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这政策到底面向哪批学生,还是需要详细说明一下,毕竟大学也很多种类型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只知道自己上的是一本,应该是符合条件吧?就怕后面还有其他限制条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是只针对某个类型的高校毕业生,那是不是会对我们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刚开始看标题我还以为是所有高校的毕业生都能参加,结果是有些限定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看来我可能不太适合申请这个政策吧,毕竟我不是限高校的毕业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一直没注意到什么限高校生的概念,现在看着都觉得有点模糊,希望有更详细解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问这个政策针对哪些专业?是所有专业的均适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应该公开一下哪些学校被归类为限高校,这样人才就不会措手不及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次限高校毕业生可以真正能切实帮助到需要的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很多政策都提到“限高校”,但这具体指的是什么一直没明确了解过。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越来越多的政策针对不同的学经历,感觉未来就业压力会更大一些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个政策还挺好奇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了解更多细节信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一下,那些不是限高校毕业生的学生还有没有其他就业方面的帮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只针对某些大学的学生,是不是会带来人才的分布不均的问题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政策对后续的教育发展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更多地关注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不是仅仅强调特定类型的学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越来越复杂了,现在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确实不容易。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可能需要更仔细地在选学校的时候考虑这些政策的影响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政策能够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就业的作用,而不是纯粹的行政规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