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5的成功试制,迈出了新中国制造飞机的第一步。1951年4月17日,新中国航空工业在的烽火中诞生。8月,重工业部提出“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并在6天内得到了毛的批示。
初教5的原型机雅克-18,是一款串列双座初级教练机,该机构造简单,操纵容易,重量较轻,可在土跑道上起降,是我国在当时一穷二白条件下发展国产飞机事业最合适的敲门砖。雅克-18是中国早期从苏联进口的主要教练机,到1954年共进口256架。1950年7月,苏联同意将雅克-18及发动机制造权转让给中国。在时任南昌国营320厂厂长吴继周等一大批早期“航空人”的带领下,截至1952年底,已成功试制了雅克-18飞机的多个关键部件,包括机翼翼尖、襟翼、各种作动筒和锁钩、水平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尾轮等共27项。这些为初教5教练机的试制做好了准备。
1954年2月,全套飞机图纸全部到达南昌国营320厂。经比对核实,厂里在修理飞机过程中自己测绘的40%的图纸可以用,所以第一架飞机60%的图纸采用的是苏联图纸。经过近2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对全机3653份图纸进行了逐项仔细比对,并重新描绘1067份图纸。
1954年4月,初教5的试制工作正式展开。中国第一代航空人充分发扬了“大干一百天,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精神,仅仅用了90多天就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1954年5月初,01架飞机(试验用)的全部部件完成;5月12日,全机静力试验取得成功;6月18日,中翼、副翼、机身及主起落架等14个部件57种设计情况的静力试验陆续完成,全部达到设计要求;6月21日,02架飞机的部件相继完成,经过总装、调试;6月30日,第一架装配好的飞机进入试飞站,开始了试飞前的准备。
总装过程中,用土办法解决了起落架收放时贴合面达不到要求的技术关键问题,保证了总装工作的进度。随着飞机总装的完成,紧张严格的试飞工作也随之展开,以张阿舟为代表的工程师们在学*苏联技术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独立完成了飞机的静力试验,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局面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用金色的大字镌刻在1954年7月3日这一天。17时15分,首架飞机在对外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试飞。飞机场上,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登上自制的初教5飞机,加速滑行,腾空而起,直冲蓝天。人们欢呼,拥抱……
飞机着陆后,飞行员兴奋地说:“机件性能良好,试飞一切顺利。”
接下来的一周,飞机又进行了14个架次的飞行,飞行时间13小时16分钟,完成了规定的全部试飞科目。1954年7月20日,国家试飞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雅克-18型飞机性能符合苏联资料及技术条件要求,可作为空军航校教练机之用,可以进行成批生产。8月26日,军委予以批准。这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进度提前了14个月。
7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我国自制飞机成功》的新闻,轰动了全世界。举世沸腾的背后,是因为这型飞机成功首飞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自身。
8月1日,毛亲笔签署了给南昌国营320厂职工的嘉勉信。毛的嘉勉信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的生产热情,当年就生产了10架。1955年向交付了60架,到1958年共生产交付379架,为培养、训练新中国早期飞行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教5的首飞成功是逐梦航空路上的重要节点,众多参与初教5研制的前辈们来到南航后,将航空报国的精神根植在南航,影响了一代代南航学子。今天,初教5迎来了70周岁生日,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的代表性缩影,它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向强的历史,犹如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新中国首架飞机诞生在哪儿?这里还有中国航空的多个“第一”
你可能想不到,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在江西南昌。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首飞。新中国不能生产飞机的历史就此终结。
从新中国自制的第一架飞机开始
江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实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飞翔梦”
一起了解江西航空产业的发展
↓↓↓
视频加载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在南昌东南角一片荒芜之地,七座机棚、一座八角亭厂房、一幢库房、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还有一个飞机指挥塔台。仅仅133天,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成功首飞。
以初教5为起点,江西的航空工业又先后创造了多个“第一”:
- 初教6,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初级教练机
- 强5,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
- K8,中国第一架对外转让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中级教练机
- L15“猎鹰”,中国第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级教练机
教练机上有上万颗铆钉、上万根线路,差之一毫、失之千里。70多年来,在一批批青年航空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技术,为高级教练机学员毕业后进入战斗参与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猎鹰”L15高级教练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如今的江西,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也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重要组装基地和生产试飞中心,同时还是轻中型无人直升机、物流无人机等低空航空器的产业中心之一。而各地也正在将地域特色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塑造出互补共进的低空领域发展新态势。
作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江西有着厚实通用航空制造基础先天优势。如今,江西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向天空要GDP”,创造更多“新可能”。这几天,全国第二所以“飞行”命名的高校,江西飞行学院迎来了首批新生,江西正在为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江西也是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之一,现在,一批发动机、无人机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正在江西“抢滩登陆”,一条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链正在这里加速构建。
用户评论
我还记得小时候学*这段历史的时候!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果然是要问问历史书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2%9D%E5%A6%82">冯如</a> 这个名字我印象挺深刻的,厉害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第一架飞机竟然是他创造的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真是个开拓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知识点平时真的要多记牢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佩服他那些年的梦想和勇气。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总是由很多平凡人用他们的奋斗书写出来!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人的贡献应该被更多人记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冯如这样的人物,都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航空技术的发展很有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去找资料了解一下冯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简直是惊人的成就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的故事真让人敬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也体现在科学技术的领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想去了解他设计飞机的经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这些历史上的贡献,激励自己!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第一架飞机的故事应该被广为传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