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请家长朋友们收藏起来。小学生必知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二)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我们总结了“因数与倍数”的一些知识要点。今天我们继续看看剩下的一些。
1. 奇数和偶数
自然数按照能否被2整除来划分:奇数和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奇数。即个位数为1、3、5、7、9。 偶数:能被2 整除的数称为偶数(0 也是偶数),即个位数为1 的数。为0、2、4、6或8。最小奇数为1,最小偶数为0.2。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1)奇数不能同时为偶数;两个连续的整数必须是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任意多个偶数之和都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之差为偶数;偶数与奇数之差是奇数; (4)除2之外的所有正偶数都是合数; (5)相邻偶数的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 奇数3、5、7、9。 (8) 奇数 奇数=奇数;素数素数=合数。练习一下。
3.素数和合数
只有1 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数称为素数(或素数)。质数只有2 个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 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则该数称为合数。合数至少有3 个因数。 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根据因数的多少,非零自然数分为1、素数和合数。 4.素数和合数的特点
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两个连续的素数是2和3。每个合数都可以通过几个素数相乘得到,并且素数相乘一定会得到一个合数。 20以内有8个质数(2、3、5、7、11、13、17、19)。 100以内有25个质数:2, 3, 5, 7, 11, 13, 17, 19, 23 ,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100. 求2、3、5、7、11、13…的倍数内的素数和合数的技巧,如果是,则为合数,如果不是,则为素数。实践
用户评论
这个标题好吸引人啊!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数学成绩一般般,正好可以看看这篇博文,希望能帮到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小孩就爱玩游戏,经常问我要买新手柄。我就告诉他数字也要有规律,看一看“因数和倍数”,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买新游戏比购买新的数字游戏控制器更有意义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基础很重要,虽然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但是这些数学概念有时候还是会用到,比如计算折扣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倍数的知识。这篇博客分享的内容很有帮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学生应该学多点实践性的知识啊,比如编程、绘画这些更实用一些,为什么要学这么枯燥的理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把概念解释得很通俗易懂,我的孩子都理解了 “因数和倍数” 的含义。数学真的很有逻辑性,我越来越佩服小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好假啊,感觉又是夸夸其谈的广告文一样,家长朋友不要上当受骗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学数学课本就已经教了“因数和倍数”,这篇文章有什么稀罕可取的吗?真是太无聊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现在还小,很多知识都记不住,这些概念他学习起来也一定很枯燥。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潜力,给他提供更多元的学习机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儿子很喜欢玩积木,我们可以利用积木来教他“因数和倍数”,让他在玩乐中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学习会更有趣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学生学数学确实要注重基础的打牢,比如“因数和倍数” 这些概念是以后学习数学的关键,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多做练习,巩固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快乐星球》,里面有个角色会用数字来解决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点来吸引孩子学习“因数和倍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说法太笼统了,“因数和倍数”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要知道的知识,这篇文章作者也太片面了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好油腻啊!都是用来骗人的家长博文吧?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商品来宣传这些东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太多了,应该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比如体育、音乐、美术等,而不是让他们对着书本学习 “因数和倍数”。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学阶段就是建立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家长不应该把学习变成负担。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等方法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关于“因数和倍数” 的知识,这样会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学生应该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应用来学习“因数和倍数”,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