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口诀,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首先,皮亚杰的主要观点为:人类主要通过动作来获取知识,通过动作来感知外界并且动作是思维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在人类的儿童时期,喜欢抓取身边的物体,并且放在手中不断的摆弄。这一动作并不是无意义的,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动作来认识这些物体。
不仅是在儿童时期,我们人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感知周围环境、认知物体的时候,因为自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对同一件事情或者物体会形成不同的、独特的认知结构,皮亚杰将其命名为图式。好比不同的人看一朵带刺的玫瑰,在消极的人眼里,这是一朵带着尖锐的刺并且充满危险的玫瑰,而在积极地人眼里这是一朵带这刺但是美丽并且充满诱惑的玫瑰。那么对于同一朵玫瑰,这些人形成的不同的认知结构,就是图式。
此外,皮亚杰还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并且它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最终都是要适应这个环境的。那么在适应环境之后,就是就是这个人本身与这个环境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其中,注意两个词,适应又分为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词经常会在客观题里进行考察。同化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变,知识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接受新的刺激时,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接纳新的刺激。举个例子,但我们去动物园的时候,看到了鸟这种生物,我们将鸟定义为“有羽毛、会飞、长着喙”,那么这个认知结构就是鸟的图式。从动物园出来之后,在路上见到了燕子,发现燕子的特征是“有羽毛、会飞、长着喙”,这个认知结构符合我们对于鸟的定义,因此就把燕子归类为一种鸟。这叫做同化,因为我们对于鸟的图式并没有改变就归纳进来了燕子这种生物。接下来,在回家看动物世界的时候,看到了鸵鸟这种动物,总结鸵鸟的特点为“有羽毛、不会飞、长着喙”,并不符合我们原先对于鸟的定义。但是鸵鸟也是一种鸟,因此,为了能够将鸵鸟归纳进鸟的结构里,我们改变了对于鸟的认知。鸟是“有羽毛、会飞或者不会飞、长着喙”。通过改变了鸟的图式而归纳进来了鸵鸟的定义,这叫做顺应。当遇到这个知识点的题目的时候,注意寻找二者最本质的区别为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所以人的认知发展就是不断的去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在不断的建构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发展。
接下来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一部分,重点记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名称,年龄以及主要特征,要做到一一对应。主要以客观题备考。在四阶段中的第一个感知运动阶段,所对应的群体为两岁以下的儿童,这一阶段儿童主要特征重点记忆两个。第一是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第二是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第一条很好理解,因这一时期的儿童多动,喜欢摸抓东西。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知外界的环境。第二点要注意,客体的 “永恒性”,在我们跟孩子玩的一个游戏中可以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当我们把孩子的眼睛遮起来,他看不到妈妈的时候,就会嚎啕大哭,即使妈妈就站在他的面前。是因为孩子一旦看不到妈妈了就会认为妈妈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不会再出现了。所以他会哭,因为0-9个月左右的孩子没有客体的永恒性。当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再去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孩子会拨开大人的手掌,看手掌后面站着的妈妈。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客体的永恒性,知道妈妈并没有消失,只是看不到了。
在前运算阶段,重点把握前四个特征。首先是第一个“万物有灵论”,这里灵的意思是指2-7岁的孩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比如说这一阶段的小女孩的洋娃娃掉了,她就会哭,因为她认为洋娃娃会觉得疼。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里主要是有一个“三山实验”需要进行记忆。这个三山实验是做了一个三座山的模型,放在一个孩子面前,同时在孩子的对面放一个娃娃。给孩子展示在不同角度拍的这个模型的照片,要求孩子找出娃娃看到的模型是哪一张照片,孩子会选择自己看到的那一张。看待事情是以自己的角度为中心的。在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里面,注意有一个量杯实验,是把高矮胖瘦不同的三个被子里倒入相同水量的水,孩子会认为高瘦的杯子里的水多。思维不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
接下来在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7-11岁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主要特征为形成了守恒观念,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比如在学*数学的算术时候,对于10+5这种简单的问题可以不借助教具或者小木棍来进行运算,但是对于较复杂的运算就必须借助工具来进行思考。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形式运算阶段,具备一个成人的认知水平,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和归纳、演绎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那么在记忆这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有一个口诀,由于每个阶段的年龄差额为“2、5、4、5”,因此可以念成谐音的“爱我是我”。方便考生记忆年龄。对于影响认知发展的四个因素简单把握以下就可以了。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部分,理解两个教育价值即可。
整个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教育部分,经常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进行考察。所以在学*完这一部分知识点之后,要多学会主动的寻找相关案例以及生活现象。多积累才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更多皮亚杰教育理论课访问师说论坛http://bbs.zgjsks.com/
儿童的各阶段认知发展(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瑞土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认知(或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机制,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图式: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不改变原有认知)
同化: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的图式中去(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儿童的认知就是通过平衡一不平衡一平 衡循环的过程,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算阶段(0—2岁)
婴儿有以下几个特征
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依靠动作探索世界)
2.客体永恒性(小白象实验)(儿童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是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3.练*(反复动作)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早期信号功能(不能很好的掌握概括性和一般性)
2.万物有灵论(泛灵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3.自我中心意识(三山实验)
自我中心语言分三类
- 重复
- 独白
- 集体独白
4.不可逆(思维不可逆)
5.刻板性
6.不守恒性(物体)
7.集中化
8.象征(以物带物)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去自我中心(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 守恒性,可逆性
- 去集中化(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 具体逻辑推理
- 分类(类包含,整体与部分关系)
- 序列化(排序,进行逆推性思维)
- 规则
(四)形势运算阶段(11—16岁)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个主题好新奇!我一直想知道儿童大脑是怎么发展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一下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阶段是重点学*的呢?会不会有比较有趣的讲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口诀能把复杂的知识点总结得更易懂吗?期待看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学过皮亚杰,现在想回顾一下当时的学*内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阶段对不同年龄的人都会适用吗?感觉很有趣的样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孩子刚开始幼儿园,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发展哪方面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哪个阶段的孩子思维模式变化最大,很想知道!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小时候好像没学过这些理论,现在看来真是挺重要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一下皮亚杰的理论,可以或许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每个人的认知发展速度都相同呢?很有意思呀!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口诀方便记忆,以后可以用来教育我的小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要了解一下不同阶段的孩子应该如何进行引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皮亚杰的理论听起来很复杂,希望有更深入的讲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这四个阶段之间有什么连接或者过渡的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了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不会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的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或建议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真是非常复杂和 fascinating!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四个阶段的口诀能让我们更轻松地记住各个阶段的特点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理论有没有被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