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湖北高中课改总登陆平台-湖北高中课改网登录官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有记载,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兴国州中学堂在兴国城区蟠龙山儒学垴文庙内创办,由此开创了阳新一中百年办学的历史。
1912年(民国元年),因州改县,学校易名为“阳新中学校”,学制4年,注重爱国教育。
1914年阳新县旧制中学首届毕业班全体师生在儒家大成殿前合影留念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3月,学校称中正公学,校址在老爷堂(现实验小学校门前右侧);同年10月经省批准改称“湖北省阳新县立初级中学”。
1941年1月学校在燕厦乡(解放后划归通山县)复校。为救亡,始设军事教官,办学条件异常简陋。胜利后,学校迁回儒学恼至1949年解放,学校共招5届,14个班,724人。
1950年学校易名为阳新县初级中学。
1955年因在白沙新办一所中学,故改名为阳新县第一中学。
1958年秋始办高中,招三个班131人,首次成为完全中学。
1961年改名为阳新县城关中学,实行一校两址,高中部迁至桃花庵(原阳新师范现阳新高中)。
1972年春,高中部迁回,恢复完中,校名为阳新城关中学。
1978年秋,学校复称阳新县第一中学。
1989年秋,学校整体搬迁到县城东北部竹林塘湖畔阳新大道东侧。 在儒学垴原址新建以初中为主的“阳新县实验中学”( 当年秋高中停止招生)。
2017年秋,阳新新校区开始招生。新校区坐落城东教学城内,阳新一中实行“一校两区”(城东校区和老校区),着力营造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百年征程垂青史,一路风雨一路歌。阳新一中先后荣获“全国学校思想工作创新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武大优质生源基地”、“黄石市市级示范学校”、“黄石市教科研十强学校”、 “影响黄石发展100品牌”、“阳新县红旗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阳新这片红色土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清末儒学垴孤单凋弊的古月楼,到如今竹林塘湖畔现代化楼群,城东新校区。从不足百人的旧式中学堂,到拥有5000多名师生员工的现代化知名学府,昔日的荒烟蔓草地变成了现在的菁菁校园。如今的新校园,新楼靓丽,林木葱郁,花草扶疏,喷泉溅珠师生如同身如公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今天的阳新一中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扬百年老校“爱国好学,奋发自强,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精神,迈向新的百年辉煌。
老校区
城东新校区
高中生团团坐 课上自学自讲
长江全媒体记者谯玲玲 通讯员吴琪俊
从3月26日起,蔡甸区全区3500多名教师都将陆续走进汉阳一中,分批学*该校“1+1”课堂模式。何为“1+1”?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自学一节,学生自讲一节。在这所农村重点高中,探索学生“占领课堂”新模式,一直是在老师、家长的争议甚至阻挠中进行的。
老师不讲课,让学生自学自讲
走进汉阳一中高二(7)班,桌椅不是一排排,而是几张一打围,学生分小组围坐成一团。再看讲台上,一位学生正在讲解题目,老师站在下面听课。学生讲完,老师再稍做评解。
这不是展示课,而是汉阳一中的真实上课场景,该校目前在读的高一、高二所有班级所有科目都在推行这种命名为“1+1”的课堂模式。
“1+1”即1节自主学*课+1节展示交流课,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周期。每一个周期都以学生的自学开始,学生们在老师集体备课形成的“自主学*案”的引导下自学,错题和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或求救。然后再选自己最有体会的问题,在黑板上把解题思路和想法与大家分享,老师再稍做点评。
无自学不上课,老师不讲课学生讲。汉阳一中校长姚开明介绍,“1+1”课堂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不是汉阳一中的标新立异。按照全国高考新课改的部署,湖北高中新课改自2009年秋启动,要求高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汉阳一中借鉴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全国课改名校的改革实践。
2014年9月,校长姚开明将汉阳一中的课改模式正式命名为“1+1”课堂模式,首先从当时的新高一全年级推行。
没按新模式上课,100人次老师挨批
让学生在课堂上指手画脚,很多老师们不接受:到时高考出不了成绩怎么办?
学校派老师们去全国的课改先锋广东顺德罗定邦中学,参观学*,转变观念。终于,50多岁的老师胡世新在全校率先上了第一堂“1+1”课堂示范课。随后,英语老师李东方第一个天天坚持上“1+1”课堂示范课。
学校还出台了检查通报制度,每天在校内电子屏,表扬按“1+1”模式上课的老师,点名批评按老模式上课的老师。校办郭永艳统计,全年级70多名教师,100人次被通报批评过。有一次,校长走进某老师的课堂,发现没有按新模式上课,立即让该老师停课一周。
后来,老师们发现,引导学生由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真正落实了自*和预*的工作,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了,课堂顺畅了,考试结果也更好。
老师不讲课学生讲?听到消息的家长,有的给校长姚开明发短信,有的来校与校长当面交流,高一年级家长发来联名信:请不要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高考中我们的孩子输不起。
学校用成绩来回应了家长。作为蔡甸区最优质的高中,汉阳一中一本上线率长期居于20%-30%之间,2013年一本上线率25%。而目前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在最近一次的武汉市全市重点中学联考中,70%以上的在读高二学生过模拟一本线,60%以上的在读高一学生过模拟一本线。
学生:新教学模式下更开朗自信
“突然要将18年来都面对黑板的座位调整成小组‘团团坐’样式,突然老师们从课堂的绝对主角拉向幕后,突然要把*惯默默倾听的我推向考验能力的讲台……这一切的转变曾让我感到恐惧,我真想回到传统课堂。”高二(1)班王晨曦说,就在她困惑迷茫的同时,却看到不少同学对于新模式如鱼得水,乐于在课堂上一展风采;经过课上的反复锻炼,再羞涩的同学也能勇敢展示自己,她决心改变对“1+1”课堂模式的抗拒和怀疑。
“一年多的训练使我受益匪浅,我感觉我比以前开朗、自信多了。”来自农村的高二(10)班学生李旭昶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老师在讲台上忙着讲,学生忙着记笔记,“新教学模式给了我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课前我自主预*,为课堂上的学*活动打基础;课堂上我参加小组展示;课后我通过导练案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步的课堂推进使我学得更主动更坚实。”
化学老师郑永艳说,该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农村,这种课堂给了每个学生上台讲课、交流和展示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孩子们都能落落大方地上台展示自我。
姚开明校长说,要让更多的人上大学上好大学,必须放弃传统课堂只关注少数、部分学生的做法,平等面对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升学对象。
汉阳一中的学生们不再排排坐,而是围坐一团,自主学*,自主交流 通讯员吴晓斌 摄
武汉这所高中教师挨批百余次,还有人被停课 ! 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师不讲课学生自学自讲。宏观上看,这种课改探索对学生发展是有益的;但当你真的是一名教师或家长,诸多现实与无奈可能让你根本无法接受这种改变。武汉的这所中学就尝试了,进行的顺利吗?如果您家孩子的学校这样改,您接受的了吗?
作者:长江记者谯玲玲 通讯员吴琪俊
学生们不再面对黑板,团团坐小组讨论学*。通讯员吴晓斌 摄
长江记者走进汉阳一中高二(7)班,桌椅不是一排排,而是几张一打围,学生分小组围坐成一团团。再看讲台上,一位学生正在讲解题目,老师站在下面听课。学生讲完,老师再稍做评解。
这不是展示课,而是汉阳一中的真实上课场景,该校目前在读的高一高二所有班级所有科目都在推行这种命名为“1+1”的课堂模式。
何为“1+1”?
简单的说就是:学生自学一节,学生自讲一节,是一种学生“占领课堂”的新模式。
1节自主学*课+1节展示交流课,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周期。每一个周期都以学生的自学开始,学生们在老师集体备课形成的“自主学*案”的引导下自学,错题和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或求救。然后再选自己最有体会的问题,在黑板上把解题思路和想法与大家分享,老师再稍做点评。
某校专门设置的“课改班” 资料图
这不是汉阳一中的标新立异。按照全国高考新课改的布署,湖北高中新课改自2009年秋启动,要求高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汉阳一中借鉴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全国课改名校的改革实践。
2014年9月,校长姚开明将汉阳一中的课改模式正式命名为“1+1”课堂模式,首先从当时的新高一全年级推行。“‘1+1’课堂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愿改?通报批评见!
学校派老师们去全国的课改先锋广东顺德罗定邦中学,参观学*,转变观念。50多岁的老师胡世新在全校率先上了第一堂“1+1”课堂示范课。随后,英语老师李东方第一个天天坚持上“1+1”课堂示范课。
汉阳一中 资料图
学校还出台了检查通报制度,每天在校内电子屏,表扬按“1+1”模式上课的老师,点名批评按老模式上课的老师。校办郭永艳统计,全校170多名教师,100人次被通报批评过。有一次,校长走进某老师的课堂,发现没有按新模式上课,立即让该老师停课一周。
家长不支持?用成绩说话!
老师不讲课学生讲,学生自己都不会怎么讲?这样高考不出成绩怎么办?
听到消息的家长,有的给校长姚开明发短信,有的来校与校长当面交流,高一年级家长发来联名信:请不要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高考中我们的孩子输不起。
网络配图
学校用成绩来回应了家长。作为蔡甸区最优质的高中,汉阳一中一本上线率长期只有20%-30%左右,2013年一本上线率25%。而目前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在最近一次的全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中,70%以上的在读高二学生过模拟一本线,60%以上的在读高一学生过模拟一本线。
学生很迷茫?历练见效果!
“突然要将年来都面对黑板的座位调整成小组‘团团坐’样式,突然老师们从课堂的绝对主角拉向幕后,突然要把*惯默默倾听的我推向考验能力的讲台……这一切的转变曾让我感到恐惧,我真想回到传统课堂。”高二(1)班王晨曦说道。
很多学生都像王晨曦一样困惑迷茫。但看到不少同学对于新模式如鱼得水、乐于在课堂上一展风采时,看到经过课上的反复锻炼,再羞涩的同学也能勇敢展示自己时,不少学生也决心改变对“1+1”课堂模式的抗拒和怀疑。
课改网络配图
“一年多的训练使我受益匪浅,我感觉我比以前开朗、自信多了。”来自农村的高二(10)班学生李旭昶说道。
化学老师郑永艳说,该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农村,这种课堂给了每个学生上台讲课、交流、和展示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孩子们都能落落大方地上台展示自我。
姚开明校长说,要让更多的人上大学上好大学,必须放弃传统课堂只关注少数、部分学生的做法,平等面对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升学对象。
链接:他们这样课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知识点掌握: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等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
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昌乐二中某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资料图
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任务和要求。
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挖掘其潜能。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学生观察板演与自己的比较、找错,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引导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
洋思中学某课堂上,学生在板演。 资料图
关于湖北高中课改总登陆平台-湖北高中课改网登录官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用户评论
湖北高中课改网终于上线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能直接在手机上查看课程资料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平台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容易使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课改,对学生和老师都很有帮助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新平台的课程安排会怎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总是找课程资料很麻烦,现在省心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平台是不是包括所有湖北高中都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看到新闻说课改网可以分享资源,挺不错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平台的互动功能能够更强大一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知道这平台还有哪些特色的功能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平台的功能看起来蛮全面的,值得体验一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不用再跑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平台会更加方便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上传到平台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北高中课改网是湖北省教育发展的进步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教师来说,这平台可以提供更多教学支持和帮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平台会成为湖北中学生学*的新辅助工具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方便学生查阅资料,也为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学*情况的途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课改网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它的发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对湖北高中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平台能够定期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资料的时效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