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型组织理论重点复习资料(行政组织理论)

网络型组织理论重点复习资料(行政组织理论)

第五章 网络型组织理论

01 网络型组织的源起

网络型组织概念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逐渐占据组织研究的核心地位。科斯的《论生产的制度结构》有网络组织思想的萌芽。并认可位于市场和科层制这两种典型的制度安排之间还有其他组织形态的存在。理查德森从互补性活动的角度为网络组织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正式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最为接近网络组织概念的是奥利弗·威廉姆森。在 1979 年发表于《法律经济学杂志》的论文中指出,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性高低程度不同,与其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当三个变量处于较低水平时,市场调节是有效的调节手段,当三个变量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则会替代市场组织。

02 网络型组织产生的深层根源

1.时代背景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非理性、不确定性特征;

2.传统模式弊端:科层制组织日益显现的弊端;

3.信息技术发展:为网络型组织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

4.企业实践基础: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①内部管理扁平化;②发展增值伙伴关系);

5.学科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

具体而言,主要有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的六种理论:

①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亚当·斯密将分工分为三种: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上就是企业网络型组织的理论依据所在。

②交易成本经济学。交易成本概念最早由科斯提出,将企业的边界定在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管理成本相等的地方,而企业的扩张与缩小则完全取决于交易成本的节约。

③资源外取理论。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不仅可以使每个企业获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源,而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强化了自身的优势,这便是资源外取的核心思想。

④共同管理经济理论。企业网络型组织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拟化。

⑤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以产业的竞争分析为基础。波特提出三种一般战略,全面成本领导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点战略。

⑥团队生产理论。企业的实质不是雇主与雇员的长期合约,而是团队生产。

03 网络型组织的含义

究竟什么是网络型组织,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学者对网络型组织的界定

理查德·达夫特将典型组织分为人、群体部门、组织、跨组织集合或社区四个分析层次。

(二)国内学者对网络型组织的界定

一种基于共同目标或价值取向的合作竞争型的准市场组织,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以独立个体或群体为结点,以彼此之间复杂多样的经济联接为线路形成互相依赖、动态灵活的分工协作系统,网络型组织中的企业行为由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决定,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互补关系。

网络型组织的特点归纳如下:网络型组织是企业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形成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信息技术在网络型组织中至关重要;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能够达到价值和能力的互补;网络结点及其联结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具有动态开放性、创新性和边界模糊性;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目标;自学习性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源泉;信任与协调是其运行的基本保障;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网络型组织是超越了法人实体的多边联系。

01 网络型组织的构成要素

网络型构成要素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

有形要素有:①网络结点(基本要件和前提);②信息技术平台(技术支撑和硬件保障,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③其他有形资源。

无形要素:①网络战略目标(网络型组织形成、运作、发展和进化的指南);②管理运行机制(调节器);③网络组织文化(精神支柱和无形保障);④其他无形资源(润滑剂的作用)

02 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有效治理机制的核心);

2.简单灵活且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软硬结合的新型协调方式);

3.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是介于自动调节和强制调节之间;

4.重视隐含契约在网络型组织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隐含契约包含四个主要因素:限制进入、共同文化、信任与声誉)。

01 网络型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

一、产生背景

1.第三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是网络型组织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2.协同政府(布莱尔)的出现为政府网络化组织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3.数字化革命的到来为网络化行政组织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4.公民选择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是网络化政府组织模式产生的外部需求。

二、网络型政府组织的含义

网络型组织组织是指一种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公共服务体现公民选择权和自主权,具有高公私合作和高网络管理能力的组织模式。

02 网络型政府组织的类型

一、按政府参与程度分类

1.服务合同式(参与度最高);2.供应链式;主要用于国防和运输领域等;3.专门类型式(临时性);4.渠道性伙伴关系式;5.联结交换台式;6.信息传播式。

二、按集成者由谁担任分类

1.政府作为集成者的网络型组织(最传统的网络型组织模式);

2.网络内部组织成员作为集成者的网络组织(主要成员或主要承包商);

3.第三方组织作为集成者的网络型组织(不直接提供参与提供服务)。

第三方组织作为集成者的组织模式所具备的优势:首先,它使得政府官员们能够更加关注政策、成效、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不是执着于一些具体操作的细节问题;其次,第三方组织往往拥有着更专业的知识、管理工具和关系网络,这一点与第二种组织模式是相类似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第三 方集成模式会比以网络内部成员作为集成者的组织模式更加合适:第一,因为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若出现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更容易地开除、置换合作伙伴;其自身也更容易退出。第二,网络集成者的工资可以设定在与网络组织成员不同的标准上,这样就有利于网络集成者在不针对自身的情况下强化规则和惩罚力度。

第三方组织作为集成者的模式也是有其不利的方面:其一,它会在政府与终极的客户之间多一个层级,使得服务链条更长;其二,由于政府依赖第三方组织的集成与管理技能,因此,在制度知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总而言之,不管选择由谁作为集成者的网络型组织模式,都会具有其优势和风险,政府应该充分考虑所处的环境,认真衡量各种利弊因素后来决定选用的模式。

03 网络型政府组织的优势

1.专门性;2 创新性;3.迅捷性与灵活性;4.扩大影响力。

04 网络型政府组织的挑战

1.达成一致目标的挑战;2.提供适度监督的挑战;3.防止沟通失败的挑战;4.进行充分协调的挑战;5.克服数据不足的挑战;6.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挑战;7.维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挑战(网络型组织模式成功的关键)。

05 构建网络型政府组织的措施

1.确定使命与战略;战略要围绕政府的公共价值来明确组织的核心任务,并按照所期望的成果来调整网络设计。

2.启动战略;政府官员在启动战略的时候,可以采取的包括资金(最简单也可能是最无效的资源)、召集能力、人力和技术资源以及政府权威在内的资源。

3.选择参与者;当为网络选择网络参与者即合作伙伴的时候,要严格根据特定的标准来评估其价值观和文化兼容性、经营能力和声誉以及亲近顾客的能力等。

4.确定正确的组织模式。确定正确的组织模式:需要考虑到网络型组织的两种分类方法。

①政府需要怎样的参与模式;②选择谁作为网络集成者。无论选择怎样的政府参与程度,也不管集成者是谁,应该指出的是政府都必须在网络型组织中保持积极的参与以及保留一定的监督职责。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能够在网络的启动和持续管理过程中都得到体现,以使政府核心价值观不被网络中其他合作伙伴所扭曲。

中国自考网:本站所有历年真题和视频资料,持续更新到最新的,如发现不是最新,联系客服即可。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网络型组织理论重点复习资料(行政组织理论)

中国自考网-百万考生与你同行

会员介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