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了云南高考520分理科能上什么好大学2022(附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2022云南高考520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有哪些好大学适合云南520分左右的理科生志愿填报?今天新高考网为考生家长们挑选一些录取率最高的大学(优先推荐本省公办院校),也是最好的大学,欢迎选择参考!
一:云南高考520分左右能上什么好大学
2022年云南考生理科520分能报考的院校一共1519所,排在前10名值得推荐的有: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昆明理工大学(预科)、大理大学(预科)、重庆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厦门医学院。
1.2022云南理科52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内排名)
名次 | 院校名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批次 | 录取概率 | 院校排名 |
---|---|---|---|---|---|
1 | 云南财经大学 | 520 / 38316 | 一本 | 冲 | 221 |
2 | 云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 520 / 38316 | 一本 | 冲 | 221 |
3 | 云南民族大学(预科) | 482 / 61031 | 二本 | 保 | 135 |
4 | 昆明理工大学(预科) | 481 / 61735 | 二本 | 保 | 57 |
5 | 大理大学(预科) | 480 / 62402 | 二本 | 保 | 289 |
查看云南理科520分可上院校(1519所)完整数据请进入:/zhiyuan/ |
2.2022云南理科52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外排名)
名次 | 院校名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批次 | 录取概率 | 院校排名 |
---|---|---|---|---|---|
1 | 重庆理工大学 | 530 / 33025 | 二本 | 冲 | 203 |
2 | 湖南农业大学 | 526 / 35079 | 一本 | 冲 | 114 |
3 | 湖北经济学院 | 513 / 42168 | 二本 | 冲 | 234 |
4 | 西安工程大学 | 512 / 42736 | 二本 | 冲 | 239 |
5 | 厦门医学院 | 504 / 47360 | 二本 | 稳 | 504 |
6 | 渤海大学 | 503 / 47945 | 二本 | 稳 | 284 |
7 | 四川文理学院 | 501 / 49167 | 二本 | 稳 | 465 |
8 | 沈阳工业大学 | 495 / 52779 | 二本 | 稳 | 172 |
9 | 湖北工程学院 | 492 / 54603 | 二本 | 稳 | 379 |
10 | 长春工业大学 | 482 / 61031 | 二本 | 保 | 224 |
查看云南理科520分可上院校(1519所)完整数据请进入:/zhiyuan/ |
温馨提示: 以上“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52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参考的是2021年及往年的招生和录取数据,由于各个大学专业录取分数不一样,数据比较复杂, 只列出了部分院校,2022年的考生可前往“ ”系统进行更准确的查询。
二:云南520分理科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1979年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并于次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95年被云南省*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9年合并云南省财贸学校,2019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教育部公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等级,2019年成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2019年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云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云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1979年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并于次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95年被云南省*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9年合并云南省财贸学校,2019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教育部公布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等级,2019年成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2019年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云南民族大学(预科)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19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协调发展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