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成人自考

被踢出双一流的三所大学-我国双一流大学名单

2024-11-18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被踢出双一流的三所大学-我国双一流大学名单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被踢出双一流的三所大学-我国双一流大学名单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7月23日,湘潭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公示》,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经学院申报、学校组织专业设置评议专家审议、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同意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拟申报新专业:运动训练(040202K)

拟撤销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14T)、数字出版(050307T)、药学(10070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2)、酒店管理(120902)、广播电视学(050302)、翻译(050261)

预备案专业:电子信息材料(080421T)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

这所“双一流”高校,撤销了31个专业

日前,四川大学教务处将2024年度本科专业调整情况进行公示。因同时撤销31个专业,这一举措引发关注。

根据披露,该校拟撤销的专业涵盖了理工科、文科、艺术类学科等多个门类,如音乐学、表演、动画、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生物技术、材料物理等等。

多位教育专家向记者表示,四川大学裁撤专业的动作之大罕见,但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全国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趋势的一部分。

据公开资料,同一时间段内,还有三所“双一流”高校也相继公示了2024年的专业设置调整计划。如东北林业大学拟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天津工业大学拟撤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多个本科专业。宁波大学拟撤销城乡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

“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高校‘砍’专业,其实是过去大量‘增’的必然结果。”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秀娣向记者表示,这里涉及一个本质问题:高校设置专业需遵循的依据和规则有哪些?眼下,高校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或大众就业期望,又要坚守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应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过半曾是“热门”专业

四川大学是本科生招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根据其官网披露,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

近日,四川大学教务处公示了2024年的年度本科专业调整情况。

公示中称,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3〕5号)要求,经学院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校务会通过,2024年该校拟申报新专业1个,预备案专业5个,撤销专业31个。

撤销的专业具体如下: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生物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保密管理、工业设计、网络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风景园林、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纺织工程、冶金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安全。

与此同时,该校仅拟申报一个新专业,即生物质技术与工程。拟预备案专业则有五个,包括中国古典学、智能信息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记者介绍,撤销名单中的31个专业,过半是曾经的“热门”专业,包括广播电视学、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工业设计等,还有如今的土木工程专业。

在他看来,四川大学此次大规模撤销专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开设本专业的院校过多,供过于求而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而需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撤销,如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

另一方面,四川大学今年拟撤销的一些专业,事实上并不是直接撤销而不再招生了,而是为了适应大学“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创新,或因为AI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新一波学科交叉的兴起下,进行专业合并重组为新的专业(类)进行大类招生了。

“如当下拟预备案专业——‘智能建筑’类专业往往包含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风景园林’等专业。这样的改变的确会使得部分家长和学生简单认为某某专业被撤销了,不再招生了,会存在这样的误区。”梁挺福说。

据校方资料,此次拟撤销专业中,保密管理、应用物理学等多个专业此前已停招。

记者注意到,根据该校官网介绍,四川大学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中心,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现覆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131个本科招生专业和35个学院。”

也就是说,即使撤销了31个专业,四川大学的本科专业数量依旧保持在百个以上。

高校进入“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

据《四川》报道,和原来按照专业招生的情况不同,今年四川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记者注意到,就在上个月,四川大学教务处还发布了对于《四川大学关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解读。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不是按照具体的专业进行招生,而是将相近的学科门类,或是同一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来招生。按照通常的做法,大一入学时不分专业,大二以后再决定专业方向。

据四川大学招生办公室副廖爱民介绍,今年四川大学的招生政策有多个亮点。“与2023年的77个招生单元相比,今年缩减至41个招生单元,基本上每个学院设置一个招生单元,将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数个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录取。

记者注意到,同一时间段,还有三所“双一流”高校公示了2024年专业设置调整的消息。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院2024年拟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

根据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官网的信息,该校2024年拟撤销本科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源与照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

宁波大学2024年拟撤销城乡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

这一系列专业撤销并非偶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国高校进入了“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

据熊丙奇介绍,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年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近年来,本科专业布点被撤销的数量也逐年增加,2019年仅有367个,而到了2022年,共有925个本科专业布点被撤销,2023年撤销的专业布点数进一步增加到1670个,新增补点则达到1673个。另外,共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这是具体落实此前的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改革,加大优化调整力度。”他表示。

记者注意到,2023年4月,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多个专业成为撤销榜单的“常客”。据媒体统计,在2015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共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专业的内涵建设是关键

“专业被撤销主要是市场需求变化、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等因素导致的,不意味着这些专业所对应的人才不重要。能被批准开设的专业都有其存在的社会性和合理性,被撤销也不等于所有的高校此专业都要撤销。”梁挺福认为,需要理性、客观、辩证看待“冷热”大学专业和被撤销的大学专业。

熊丙奇则指出,在优化调整专业时,应转变追逐热门的专业观。

据熊丙奇观察,高校新增专业,仍大多为舆论关注的“热门专业”。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是顺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高校不顾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一哄而上举办这些热门专业,就会出现在有的学校这些专业办学质量缺乏保障,以及由于同一类专业招生规模大,社会需求跟不上而出现‘热门变冷门’的问题。”熊丙奇说。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秀娣则提到,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高校“砍”专业,其实是过去大量“增”的必然结果。

“这里就涉及一个本质问题,高校设置专业需遵循的依据和规则有哪些?眼下,高校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或大众就业期望,又要坚守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樊秀娣说。她认为,应避免在撤过去的“热门专业”和上新的“热门专业”之间循环。

受师资等教学配置的影响,大学专业的调整通常采取渐变,而不是突变。

樊秀娣表示,业内流行一句话:教育改革的深处是课程,课程改革的深处是教师,教师改革的深处是教材。

“高校不大动几下专业名称,似乎不足以体现紧跟社会发展对人才新要求的步伐。然而,高校究竟应该怎样改造老专业,上马新专业,仅从专业名称的调整上很难反映,或者说,专业名称的调整还远不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实实在在把专业的内涵建设搞上去才是关键。”樊秀娣说。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这所“双一流”高校,撤销了31个专业

日前,四川大学教务处将2024年度本科专业调整情况进行公示。因同时撤销31个专业,这一举措引发关注。

根据披露,该校拟撤销的专业涵盖了理工科、文科、艺术类学科等多个门类,如音乐学、表演、动画、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生物技术、材料物理等等。

多位教育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四川大学裁撤专业的动作之大罕见,但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全国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趋势的一部分。

据公开资料,同一时间段内,还有三所“双一流”高校也相继公示了2024年的专业设置调整计划。如东北林业大学拟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天津工业大学拟撤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多个本科专业。宁波大学拟撤销城乡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

“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高校‘砍’专业,其实是过去大量‘增’的必然结果。”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秀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里涉及一个本质问题:高校设置专业需遵循的依据和规则有哪些?眼下,高校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或大众就业期望,又要坚守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应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图/图虫创意

过半曾是“热门”专业

四川大学是本科生招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根据其官网披露,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

近日,四川大学教务处公示了2024年的年度本科专业调整情况。

公示中称,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3〕5号)要求,经学院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校务会通过,2024年该校拟申报新专业1个,预备案专业5个,撤销专业31个。

撤销的专业具体如下: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生物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保密管理、工业设计、网络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风景园林、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纺织工程、冶金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安全。

与此同时,该校仅拟申报一个新专业,即生物质技术与工程。拟预备案专业则有五个,包括中国古典学、智能信息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撤销名单中的31个专业,过半是曾经的“热门”专业,包括广播电视学、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工业设计等,还有如今的土木工程专业。

在他看来,四川大学此次大规模撤销专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开设本专业的院校过多,供过于求而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而需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撤销,如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

另一方面,四川大学今年拟撤销的一些专业,事实上并不是直接撤销而不再招生了,而是为了适应大学“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创新,或因为AI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新一波学科交叉的兴起下,进行专业合并重组为新的专业(类)进行大类招生了。

“如当下拟预备案专业——‘智能建筑’类专业往往包含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风景园林’等专业。这样的改变的确会使得部分家长和学生简单认为某某专业被撤销了,不再招生了,会存在这样的误区。”梁挺福说。

据校方资料,此次拟撤销专业中,保密管理、应用物理学等多个专业此前已停招。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根据该校官网介绍,四川大学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中心,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现覆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131个本科招生专业和35个学院。”

也就是说,即使撤销了31个专业,四川大学的本科专业数量依旧保持在百个以上。

高校进入“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

据《四川》报道,和原来按照专业招生的情况不同,今年四川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就在上个月,四川大学教务处还发布了对于《四川大学关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解读。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不是按照具体的专业进行招生,而是将相近的学科门类,或是同一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来招生。按照通常的做法,大一入学时不分专业,大二以后再决定专业方向。

据四川大学招生办公室副廖爱民介绍,今年四川大学的招生政策有多个亮点。“与2023年的77个招生单元相比,今年缩减至41个招生单元,基本上每个学院设置一个招生单元,将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数个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录取。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同一时间段,还有三所“双一流”高校公示了2024年专业设置调整的消息。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院2024年拟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

根据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官网的信息,该校2024年拟撤销本科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源与照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

宁波大学2024年拟撤销城乡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

这一系列专业撤销并非偶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国高校进入了“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

据熊丙奇介绍,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年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近年来,本科专业布点被撤销的数量也逐年增加,2019年仅有367个,而到了2022年,共有925个本科专业布点被撤销,2023年撤销的专业布点数进一步增加到1670个,新增补点则达到1673个。另外,共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这是具体落实此前的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改革,加大优化调整力度。”他表示。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2023年4月,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多个专业成为撤销榜单的“常客”。据媒体统计,在2015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共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专业的内涵建设是关键

“专业被撤销主要是市场需求变化、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等因素导致的,不意味着这些专业所对应的人才不重要。能被批准开设的专业都有其存在的社会性和合理性,被撤销也不等于所有的高校此专业都要撤销。”梁挺福认为,需要理性、客观、辩证看待“冷热”大学专业和被撤销的大学专业。

熊丙奇则指出,在优化调整专业时,应转变追逐热门的专业观。

据熊丙奇观察,高校新增专业,仍大多为舆论关注的“热门专业”。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是顺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高校不顾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一哄而上举办这些热门专业,就会出现在有的学校这些专业办学质量缺乏保障,以及由于同一类专业招生规模大,社会需求跟不上而出现‘热门变冷门’的问题。”熊丙奇说。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秀娣则提到,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高校“砍”专业,其实是过去大量“增”的必然结果。

“这里就涉及一个本质问题,高校设置专业需遵循的依据和规则有哪些?眼下,高校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或大众就业期望,又要坚守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樊秀娣说。她认为,应避免在撤过去的“热门专业”和上新的“热门专业”之间循环。

受师资等教学配置的影响,大学专业的调整通常采取渐变,而不是突变。

樊秀娣表示,业内流行一句话:教育改革的深处是课程,课程改革的深处是教师,教师改革的深处是教材。

“高校不大动几下专业名称,似乎不足以体现紧跟社会发展对人才新要求的步伐。然而,高校究竟应该怎样改造老专业,上马新专业,仅从专业名称的调整上很难反映,或者说,专业名称的调整还远不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实实在在把专业的内涵建设搞上去才是关键。”樊秀娣说。

用户评论

玩味

这消息多少让人意外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以前听说这3所大学排名挺高的,看来情况比我想象的复杂多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双一流标准提高了?感觉对高校评价越来越严格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想知道具体哪些方面导致这些大学被剔除在外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这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应该是个比较大的影响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希望这3所大学能够积极应对,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以后申请这些大学的学生肯定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双一流大学的名录好像每年都会更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这种排名制度真的公平吗?感觉还是有待商榷的地方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这3所大学虽然不再是双一流,但肯定还有很多优点值得关注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一定很大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希望这些学校能够在更宽泛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瑾澜

这说明中国高校发展的竞争性越来越强了,也是好事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对于没入选双一流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很多其他的好大学学*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不知道被剔除的这些学校将来会不会重新进入双一流名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还是希望能对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评价吧,不要只看成绩排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

这3所大学的学生肯定也挺难受的,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希望这些学校能从这次教训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这种新闻对教育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

  • 被踢出双一流的三所大学-我国双一流大学名单

    被踢出双一流的三所大学-我国双一流大学名单

    7月23日,湘潭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公示》,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经学院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辽宁高考分数查询—辽宁高考分数查询一分一段

    辽宁高考分数查询—辽宁高考分数查询一分一段

    接下来就是非常重要的填报志愿!刚刚,高考填报志愿的“神器”来了!▼用好这个表格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决定了你能去哪所大学学习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是“一分一段表”?它显示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高考考哪些科目,高考分为哪几科

    高考考哪些科目,高考分为哪几科

    试卷统一高考科目(语数外)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高考模式湖北省新高考采取“3+1+2”模式,满分750分。“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高考网上咨询周—上海招考热线

    高考网上咨询周—上海招考热线

    活动期间,平台将提供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两种方式。文字问答咨询时间为9点至17点,鼓励高校积极采用视频直播方式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各高校将加强线上招生宣传,为考生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黄冈人事;2024湖北事业编最新招聘

    黄冈人事;2024湖北事业编最新招聘

    刘婷,女,汉族,湖北武穴人,1980年4月出生,研究生学历,1998年12月参加工作,2000年6月加入中国。曾任武穴市刊江办事处副科级助理,武穴市刊江办事处副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赤峰人事人才网—赤峰人才

    赤峰人事人才网—赤峰人才

    本次共选聘63人,其中,初中语文5人、初中数学3人、初中英语3人、初中2人、初中历史1人、初中体育2人、初中音乐1人、初中美术1人、小学语文18人、小学数学11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靖江教育资源网、靖江教育资源网登录入口

    靖江教育资源网、靖江教育资源网登录入口

    新投用的10所学校中,有幼儿园5所、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涵盖了农村薄弱学校、城区老旧学校、住宅小区配建学校等类型。这10所学校总建筑面积达11.388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高考分数查询网址(高考网成绩查询登录)

    高考分数查询网址(高考网成绩查询登录)

    1.网站查询。【】河南省教育厅网站(http://jyt.henan.gov.cn/)、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aeea.cn)、河南招生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高考成绩23日起陆续放榜;高考成绩23日起陆续放榜怎么办

    高考成绩23日起陆续放榜;高考成绩23日起陆续放榜怎么办

    受影响,今年的全国高考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的全国高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全国设考点7000余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
  •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务员考试网【黑龙江公务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务员考试网【黑龙江公务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招考报名将在3月18日开始,今年省考报名时间3月18日至3月22日,报考的人一定要注意报名时间,不要错过了报名时间。考生可通过黑龙江省人

    来源:中国自考网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