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新东方考研—新东方考研在线官网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新东方考研—新东方考研在线官网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据悉,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有两大亮点。首先,由一本增至三本,内容更加丰富详实。其中重新编排的《考纲篇》汇集了过去几年的考研真题解析,从各科目考情分析到备考策略,为考生提供详细指导;《考研志》则通过全国26个城市考研成功学子的经验和心得分享,解答考研学子最关心的话题,并给予其精神的鼓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东方首次联合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分析,发布《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从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用户洞察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四个层面对中国考研培训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洞察。该报告历时94天完成,调研样本覆盖全国25个城市,力图呈现中国考研行业的真实图景,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更加客观权威的数据参考。
易观分析总裁刘怡表示,考研人数的逐年攀升,是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切换引发人才需求变化,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灵活用工”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体和组织的关系发生变化,简历上的“硬通货”背书愈发重要,而研究生学历就是其中之一。
政策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扩大且结构不断优化,带来了更多机会,2020年招生突破100万人,其中专业硕士招生占比超60%。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的提升和研究生学历的薪资优势,也令研究生学历备受追捧。易观分析预测,在上述因素驱动下,未来研究生报考人数还将继续保持增长。
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考研人群特性、院校选择有哪些新趋势?考生的需求有哪些变化?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结合白皮书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近年来考研人群有两个特征值得关注。一是往届生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往届生占研究生报名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9.1%,部分院校往届生报考比例约六成,而往届生群体普遍缺乏学*资源与备考环境,另外,重点院校研究生推免比例居高不下,导致以重点院校为目标的考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二是“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占比分别为48%、78%、63%,这部分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辅导,更需要系统的规划和方向指引。
21至24岁的青年是考研大军的绝对主力
随着在线学*方式融入新生代学生人群,学*场景正在发生改变,而进一步改变了学生的备考*惯。易观认为该模式能够融合线上线下教培优势,形成完整的备考链路,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学*效果。据此判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为考研培训行业主流。
《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还显示,21至24岁的青年是考研大军的绝对主力,随着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考研主体,学生考研需求更加复杂多元,从以上课接受辅导为主,变为包括院校信息、试题、复*方法甚至心理辅导在内的综合务,信息接收与获取方式也呈现个性化趋势。
许顺康表示,为满足考研群体不断变化的需求,近年来,新东方深耕一站式服务与OMO模式,通过产品与模式的升级,不断提升考研培训的体验和效果。目前新东方考研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线上线下产品体系:通过考研无忧计划、考研集训营、考研全科课程等产品矩阵,以及“新东方考研APP”、\”新东方在线APP\”等在线工具,搭建起一站式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体验。据悉,2020年新东方考研服务学员数量超40万人次,位居行业头部地位。
除考研外,新东方的教学与服务已覆盖四六级、托福、雅思、GRE、GMAT等国内外升学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财会考试等职业考试,针对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多元化学*需求,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新东方已在27个城市建立118个大学生学*与发展中心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与发展需求,新东方整合优质资源,在2020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学*与发展中心,在提供升学、求职类教学服务的同时,更关注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不仅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测评、丰富的实*产品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提高未来的职业竞争力,更通过公益活动、主题讲座,引领大学生在学好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受益一生的精神和品质。
目前,新东方已在全国27个城市建立了118个大学生学*与发展中心。未来,新东方大学生学*与发展中心将坚持践行新东方“终身学*、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的核心教育理念,继续完善教学产品和教学模式,助力大学生成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具备全球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彭小菲
新东方发布考研年度报告,2022年考研报录比预计达3.8:1
讯(记者吴苹苹)七成以上的考生选择报考同或更高的院校,39%的学生认为自己备考时缺少有效的学*指导,2022年考研报录比预计达到3.8:1……4月9日,新东方发布《23考研年度报告》并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学*与发展白皮书》。
发布会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艾瑞研究院院长金乃丽等分享了自己对大学生学*与发展趋势的看法及观点,并解读了上述报告和白皮书的内容,为学生备考提供参考。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发表演讲。 新东方供图
大学生升学意愿强烈、重视高含金量证书
金乃丽具体解读了《2022中国大学生学*与发展白皮书》的内容。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50%,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4.4%。
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背后,中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就业竞争不断加剧。202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根据《2022中国大学生学*与发展白皮书》中关于“2007—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数据,2007年,20%的大学生选择升学或拟升学,到2019年,则有33%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
针对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升学意愿,金乃丽认为,工作起薪与学历挂钩成为大学生选择升学的驱动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除学历外,大学生也重视高含金量证书等“求职硬通货”的获取,以求在未来赢得企业更多的青睐。根据此次调研,除了校内课程,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四六级、职业资格证书、考研等课外考试,其次是参与实*兼职工作、发展爱好特长。
而升学背后的学*备考并不是简单的事。调研显示,大学生备考时,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少有效的学*指导,有33%的学生认为娱乐活动诱惑太多成为自己备考路上的阻碍。
考研报名人数创新高,2022年考研报录比预计达到3.8:1
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从2023考季考研趋势和考情分析两个方面对《23考研年度报告》进行了解读。
据该报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同比增幅21%,报考人数创新高。同时,招生人数不断增长,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56万,2021年达到117.7万,2022年预计达到120万左右。此外,报告显示,与2021年3.37:1的考研报录比相比,2022年报录比将达到3.8:1。
根据此次报告的调研,七成以上的考生选择报考同或更高的院校。李琳分析,有将近30%的同学可能会选择看似比自己本科院校低一个的学校。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李琳称,部分学生为了提升“上岸”的几率,会选择比自己本科院校低一个层级,但专业排名更靠前的学校。
“可以看出,考生整体上岸以及被录取的诉求越发显著。大家在择校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理性。”李琳说。
俞敏洪为“Z世代”大学生支招
活动现场,俞敏洪作了题为《Z世代大学生学*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发言,并为“Z世代”大学生支招。据悉,“Z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人群。
俞敏洪回顾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并笑称自己属于“K世代”。他解释称,自己在1980年考上大学,当时正处于时期,“K世代”中的“K”便代指的“开”字,意味着这一时期中国在知识领域、经济关系等都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他看来,自己大学期间,身边的同学普遍具有经济概念较弱、较缺乏个人意识、对知识有较强的追求等特点。而与此相比,“Z世代”大学生处于环境国际化、社会多元化、科技现代化、工作灵活化、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他们出生于市场经济活跃时期,对经济、财富等有更强的敏感性。同时,社会中的竞争加剧又导致这一代大学生焦虑程度更高,更看重知识的实用性。
在俞敏洪看来,“Z世代”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环境和众多的诱惑。对此,他建议大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上,但不要过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同时,与大学同学建立友谊,并想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