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是我校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共建课程,也是我校思政课示范课程,是设计艺术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校级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项目。
此次展览以“古韵新貌”为主题,旨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手法相结合,打造既有传统文化韵味又有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展览以课程思想和海丝文化精神为主题,展出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全体学生的200余套作品。这些作品巧妙结合北海当地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2023“北海有里”特色旅游产品大赛、2023“广西有里”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2023完美世界文创大赛、涠洲岛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主题,同时从海丝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文创产品。
范会忠**宣布设计艺术学院2021年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作品展开幕
开幕式上,陶里阳副校长在致辞中赞扬了同学们对设计的热爱与坚持,对筹备此次展览的老师们表示敬意与感谢。他表示:“这次展览是同学们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同学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责任。希望设计艺术学院师生能以此为契机,继续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大力弘扬设计‘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真正让艺术融入生活,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地方文化弘扬,真正实现艺术的人文价值与社会内涵的有机统一。”
陶李阳副校长致辞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主讲教师吴慧霞对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本次展览的主题、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育、校企合作、课赛结合等方面做了总结。她表示,“古韵新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展既是学生创意与技艺的结晶,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更是一次特殊思维与融合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主讲教师吴慧霞发言
学生代表龙逸秀在发言中表达了同学们对文化传承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她表示未来会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让文化设计之美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学生代表龙逸轩发言
开幕式后,在场的学校领导、师生及企业嘉宾共同参观了展览,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参观结束后,与会嘉宾与教授、师生就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展“古韵新貌——探寻文化设计之美”举行了研讨会,研讨会由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建强主持。
研讨会上,李林平院长简要介绍了设计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创产品建设情况。随后,与会嘉宾纷纷发言,肯定了学生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北海文创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会议就文创市场现状、企业用人需求等进行了探讨。校企合作对接行业优秀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创新发展学科内容、创造转化的有利手段。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更加贴近现实社会的设计现状,推动设计艺术学院进一步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文创校企合作等工作。
研讨会上,与会教授就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作品展示方式、课程建设方向、发展趋势、未来前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纷纷表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要结合地域传统文化、品牌文化,充分发挥学院设计专业师生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对接学院资源与企业、市场,加强课程创意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繁荣。与会师生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中的感悟和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交流,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学校与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为同学们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同时也是对同学们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肯定与鼓励,让同学们更加坚定未来在文化创意领域继续探索、砥砺前行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众多同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秀的作品,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在成都外国语学院,因热爱而闪光的故事
本文关键词/ 爱情
【全文 3471字 26张图片 阅读时间约10分钟】
每当我们面对成绩或奖项的排名时
这种自我怀疑是不可避免的
“我不是最好的,我也不完美……”
然而大学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它让我们发现并发展我们的激情
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
找到自己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
今天我们将镜头聚焦
成都外国语大学的一群“爱好者”
让我们看看他们因热情而闪耀的故事
传统古韵,演绎生活百态
我的奶奶是昆曲演员,从小就沉浸在奶奶唱的昆曲声中,对戏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进入大学后,我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地学习昆曲和京剧,并尝试独立完成人物化妆。每周,我在训练室练习三四次,每次练习长达五个多小时。从唱腔到身姿,从表情到动作,我都力求精准。
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类演出,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城市大学招待会、学院汉语才艺大赛等活动中,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呈现给大家。如今,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其中,我演绎最多的角色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我演过她几百遍,每一次演出都像是与她进行心灵对话,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角色的内涵和情感。
虽然每一次化妆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当我站在舞台上,感受到聚光灯和观众期盼的目光时,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大三的时候,我有幸在成都川剧团实习,跟随团队首席化妆师深入学习戏曲化妆。每周末,我都会随团队去天府艺术公园演出。因此,我经常和来学习的留学生取得联系,给他们讲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每当看到他们眼里充满好奇和对中国戏曲的热爱,我都感到无比自豪。目前,我从事海外流媒体运营工作,未来我想创建一个个人账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 何木雄与美国、丹麦留学生分享歌剧知识
还有化妆
在T台上闪耀,自信闪耀
我一直都很喜欢舞台。高二的时候,我参加了选美比赛。我惊讶地发现,在T台上比在舞台上更自在、更快乐。从那时起,我开始看超模走秀的视频,研究她们的T台表演。
大一时我加入了学生艺术团模特队(现更名为模特礼仪队),参加学校校园模特大赛并夺得冠军,让我有了成为一名职业模特的信心。大二时我担任模特队队长,经常和搭档、队友们一起学习形体、走秀、编排节目。暑假时我在模特培训机构报了十几门课程,系统学习了平拍、走秀技巧。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战,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走秀风格。在2021IMC上海国际模特大赛总决赛“国际T台”获得亚军后,我与公司签约,成为一名职业模特。模特工作分为拍摄和走秀。 至今已参与过VOGUE、CHIC等杂志的拍摄,参加过Gaia、Maxmara等品牌的时装秀,以及上海时装周、北京时装周等多场品牌秀等50余场走秀。
做模特很辛苦,但也很快乐。不但锻炼出了强大的内心和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自信,工作中的审美也提升了,学会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感恩自己先天的身材比例优势,也为自己敢于克服挫折的勇气感到自豪。希望未来能成为更好的模特。
∆魏丹在上海时装周的时装秀和杂志拍摄
汗水铸就灵魂,成就更好的自己
大学前两年因为打篮球受伤无法运动,体重增加了40斤,成了210斤的胖子。我下定决心要健身。刚开始健身效果并不理想,转折点出现在疫情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结合私教课和网上的健身知识,控制饮食,调整作息,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成功瘦了40斤。看到健身前后的巨大变化,我体会到了健身的真正意义——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功减肥后,我更加坚定了要健身的决心。回到学校后,我报名参加了CBBA高级健身教练证书培训课程。在准备期间,我不仅坚持每天做2小时左右的力量、有氧或体能训练,还系统地学习了基础解剖、力量训练和营养知识,以及身体不同部位的训练方法和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最后,我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合格的健身教练。现在,我每周至少做5-6次力量或体能训练,每次约1小时,每天都和学生一起训练。当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答学生关于健身的问题,或者看到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达到健身目标时,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健身不仅让我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为人生开辟了一条新路。目前我的目标是拥有更明显的肌肉线条。未来希望在健身教练行业达到顶尖水平,在高水平的健美比赛中展现更好的自己。
∆ 马浩熙健身训练前后及110公斤卧推训练
精心筹备 打造梦想舞台
大一的时候,作为学生艺术团声乐团的成员,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舞台设计,了解到了灯光、音响对舞台内容表达的影响。从此,舞台策划师的梦想在我心里萌芽,并一天天变得强烈起来。
大三那年,我光荣地担任了学生艺术团团长,我和搭档负责策划艺术团的专场演出《梦想旅行》。我提出了以整个剧本为线索串联不同演出的想法,但演员水平、舞台限制、技术限制以及短短两周的筹备时间,让这场演出充满了挑战。我和搭档把这次机会当成了一次历练。我们每天都去观澜厅学习灯光、音响的操作技巧,向我们的指导老师龚逸凡请教剧本和美术方面的知识。我也经常到校外视察各种演唱会、舞台剧的设备布置,思考它们的设计理念和所达到的效果。经过无数次的剧本修改和周末的排练,这场演出的灯光、音响和演出配合得天衣无缝,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我发现舞台策划带给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这次经历坚定了我的职业方向,广泛打探会展行业各类信息,积极投递简历参加面试,最终进入会展行业实习。初入职场,经验很少,只能从基础的执行工作做起。熬夜加班、紧急出差、反复打磨方案,已经成为我工作的常态。工作虽然辛苦,但我满怀热情与期待。目前,我已参与并完成了第十四届中国泡菜国际博览会、首届金熊猫奖、2023现代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等项目。我会继续前行,追逐梦想。
∆ 孙奥林出席中国质量(成都)大会
中国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等活动
旋律激昂,奏响青春乐章
初中时,我因为 Justin Bieber 和 Ed Sheeran 的音乐而爱上了欧美流行音乐,并因此开始学习吉他。高中时,Oasis、GreenDay 等摇滚乐队成为我的新偶像,我向往他们自由的表达方式,并受他们的影响,与另外四位音乐人组建了人生中第一支乐队,并在高中期间参与了许多文化艺术活动。
大一的时候,我怀着组乐队的想法加入了学校吉他社。我以吉他手的身份和学长歌手张天纬一起组建了乐队,并招募了贝斯手海洋、电吉他手杨恭、鼓手赖斯龙加入。我们给乐队取名为“随便”,象征着我们追求自由、无所畏惧。在乐队的日子里,我们在三角排练室练习合奏,在路灯下谈论生活,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如今,我们能熟练弹奏《香槟超新星》、《数星星》、《一起来》等十余首歌曲,每一次合奏都让我们的默契和团结更上一层楼。
“音乐就是我的生命”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从初中到大学,音乐一直陪伴着我,我深切感受到音乐带给我的快乐和成长。我会继续和我的乐队一起前行,用音乐传递情感,表达自我,追寻属于我们的自由和激情。
∆刘旭琳与乐队排练
并在都江堰大学学生乐团联谊演出
镜头下的美好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我从小就对摄影充满好奇和兴趣,经常热衷于用老手机拍摄花草、食物等,记录生活中的细节。后来市场上出现了智能手机和专业相机,像素的飞跃让我对摄影更加热爱。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媒体融合中心微信运营团队摄影部,买了人生中第一台专业相机。刚开始对相机一无所知,就通过网络和向学长请教等方式学习摄影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摄影,提高技术。
辅修语言专业的日常学习很忙碌,摄影是我最好的放松方式。每当有空闲时间,我就会拿起相机记录眼中的校园,总觉得拍不够;外出闲逛时,我用相机记录所见所闻;做志愿者活动时,积极拍照,为社区做宣传;外出旅游时,为游客拍纪念照。至今为止,我的相机按下快门20919次,拍摄了8000多张比较不错的照片。大内存的平板电脑和U盘也存储了我从小到大拍摄的所有照片。在反复的拍摄中,我对相机越来越得心应手,摄影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在官方微博上提供了大量《美亚德之风终于吹起来》《和银杏一起拍大片》《抓住每一个日落》等18个摄影专题的照片,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摄影如今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每一张照片都能勾起我对当时场景和心情的回忆,我会继续用相机记录下更多美好和感动的瞬间,让每一刻都成为永恒的回忆。
∆ 葛荣贵拍摄学校运动会及作品
无论是在学术上努力成为最好的
或者充分参与学生组织、文体活动、志愿服务
我们值得拥有安慰和骄傲
请发掘你的潜在闪光点
请永远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不要害怕尝试新事物,不要害怕困难和挑战
坚持与汗水
你可以保持热情去山海
下一集